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交通科技
黑龙江交通科技

王银涛

月刊

1008-3383

hljjtkj1978@163.com

0451-86683434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号

黑龙江交通科技/Journal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降雨入渗条件下路基含水率空间分布

    董均贵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降雨入渗条件下路基土体含水率空间分布规律,在路基不同深度截面埋设TDR水分传感器,连续观测路基含水率变化,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对比研究实测值与仿真值的差异。研究表明,降雨入渗对路基含水率的影响存在滞后性,路基顶面最先受降雨影响。降雨前,路基含水率相对恒定;降雨入渗后,路基不同深度截面含水率都表现为先迅速增加,而后趋于稳定,最后缓慢减小。相同深度截面,挖方路基含水率波动幅度显著大于填方路基。对于挖方、填方路基,数值仿真所示含水率变化规律与实测结果较为类似,有限元分析软件可较好地预测路基含水率空间分布。

    路基降雨入滲含水率水分传感器

    凝冰路段抗滑性能衰变规律及安全速度分析

    田应元张露左琳明徐振华...
    6-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南方山区路段在冬季易出现凝冰现象,导致路面附着系数急剧降低,车辆在凝冰路面行驶时极易出现轮胎打滑、横向失稳、制动距离显著增加,交通事故频发现象。为研究凝冰路段的抗滑性能,以贵州省G321 线丹寨段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并采集该路段路面抗滑性能、行车速度等数据,通过指数衰减摩擦模型分析凝冰路面抗滑性能衰变规律,考虑路面抗滑衰变特性、超高、平曲线半径等因素对凝冰路段车辆侧向滑移机理进行了研究,并从车辆横向稳定性和停车视距两个方面分析凝冰道路安全行车速度。结果表明,凝冰路段的抗滑性能较一般路段降低约20%,安全行车速度降低至45 km/h左右,分析结果能够为凝冰路段行车安全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凝冰路面抗滑性能安全行车速度横向失稳

    S322鹿周快速路方案设计

    张立常源朝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S322 鹿周快速路改建工程的规划与实施问题,为了研究并优化其作为鹿邑县干线公路网核心组成部分的总体设计方案,依据交通规划理论、道路设计原理及交通流量预测技术,采用了交通预测模型及多方案比选等科学方法。通过对S322 鹿周快速路的功能定位进行深入剖析,明确了其在区域交通网络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需求。结合交通流量预测分析,通过对比分析,选定了最优线位;同时对道路平纵线形进行了精细化设计,以确保行车的安全与舒适;横断面型式的确定则充分考虑了未来交通流量的增长潜力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此外,针对沿线桥梁的设计,进行了详尽的多方案比选,最终给出了科学合理的桥梁设计方案。创新点在于,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了对S322 鹿周快速路改建工程的全面、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设计方案。

    交通预测平纵线形横断面

    公路路面结构及路表排水设计分析

    冯凌
    19-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公路工程的设计质量,减小路面开裂、车辙、坑槽等问题,首先以广东省道S355 线为研究对象,基于交通量OD调查计算了设计车道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判断出车道等级为重交通;其次,利用路面设计软件设计了基层厚度,对沥青层疲劳寿命、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寿命、沥青层永久变形量、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低温开裂系数等指标进行验算,并利用结构设计软件建立计算模型,计算了沥青路面的层底拉应力和沥青层永久变形量,与公路路面设计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两者误差在3。0%内。最后,从路面表面排水设计和坡面排水计算两方面分析了路表排水设计,并结合工程案例阐述了坡面容许流速、边沟流速的验算方法,验算结果均满足规范的要求,说明排水方案是可行的。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交通荷载结构设计排水边沟

    市域铁路建设前期市政配套工程设计要点分析

    张秀贤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域铁路建设对加快区域间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建设会导致区域内市政工程需进行改造。上海地区已在市域铁路配套道路工程方面摸索出了较为成熟的经验,从市域铁路建设引起的市政工程改造的设计理念、原则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分专业工程分析了市政工程改造设计的要点,并以上海市域铁路车站引起的市政工程改造为案例进行了分析。

    市域铁路市政配套工程改造设计要点

    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与控制技术

    杨洪广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其中涉及路基沉降、路面厚度不均匀、压实度和混合料级配不良,以及机械设备选择不当等几个方面。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技术,并通过海城市 2023 年汤析线维修改造大中修工程具体实例,详细展示各项控制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这些技术能够有效控制路面平整度,可以促进公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沥青路面平整度控制技术路基混合料级配

    公路平面线元组合方案

    孙岩
    33-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路平面设计影响因素多,归纳公路平面各个组成线元的限制条件,总结各线元的临界取值,结合具体工程分析线元设置方案,提出化简为繁,灵活设置线元,有效避让不利因素,提高公路行车安全性、舒适性的线元组合方案,为路线平面设计提供一种合规经济的思路。

    道路工程平面设计公路平面

    城镇化地区新增复合通道技术要点

    廖小芳曹前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交通需求猛增,大量高城镇化水平地区面临新增高速公路的问题。为集约用地,减少公路及市政交通系统对城镇发展空间的分隔,将多种运输方式集中在同一路线走廊带上的交通融合通道已成为一种集约化交通模式。以茶长高速为例,结合城区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及建设开发状态确定高速-市政复合通道走廊带,并从横断面模式、交通转换、管线迁改、交通疏解等方面对复合通道的设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远近结合、分期实施、降低全寿命周期投资的相应建议。

    快速路城镇化地区复合通道交通疏解

    公路边坡病害特征分析和处治方案

    吴信明
    43-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证公路边坡在运营期间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分析了公路边坡病害的排查程序和排查重点,以云湛高速公路沿线的上边坡和下路堤为研究对象,对沿线的边坡病害开展详细调查,发现边坡存在落石、崩塌、滑坡、坡面冲沟等病害。同时,分析了边坡病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病害特征。对于落石、崩塌病害,选用SNS主动防护网和护面墙进行防护。对于边坡坡面冲沟病害,选用M7。5 浆砌片石进行防护;对于滑坡病害,其对公路运营安全影响最大,提出用预应力锚索框架梁进行处治,并建立计算模型,计算了边坡在不同预应力锚索布置间距下的稳定系数,发现锚索布置间距为2。0m时边坡稳定系数最大,加固效果最佳,这说明预应力锚索加固滑坡方案是可行的。

    公路边坡病害排查分布特征破坏特征稳定系数

    成都至南充入城高速公路30m跨度钢混叠合梁的检测与评价

    周杰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桥梁面临着车流量大、重载车辆多、车速快等挑战,对高速公路桥梁的结构安全及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速公路桥梁的日常检测分析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以成都至南充入城高速公路30m跨度钢混叠合梁桥为研究对象,对桥梁技术状况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分级,建立桥梁劣化特征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桥梁的技术状况等级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依据大隶属度原则,得出该桥梁的技术状况等级为Ⅱ级,仅需进行简单加固维修即可实现正常安全使用。

    高速公路桥梁钢混叠合梁模糊综合评价法技术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