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社会科学
黑龙江社会科学

那晓波

双月刊

1007-4937

hljss90@163.com

0451-86217867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联发街62号

黑龙江社会科学/Journal Heilongjiang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和原则性、学术性、时代性的办刊方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实验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研究

    李洪丽于冰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提质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高校将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作为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的重点任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成为改革实践的焦点.本文以黑龙江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团队一流课程建设和实验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实践为例,分析和研究将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实验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学模式、实施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相关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一流专业一流课程混合式教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

    从理论到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的五个维度

    陈学军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研究着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实践两方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理论方面,剖析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实践(即应用)方面,以黑龙江省为例,从创意内容生产、创意品牌塑造、创意宣传促销、创意人才培养等四个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生成路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文化产业黑龙江省

    场域视角下元宇宙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研究

    赵莉莉高杨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作为Web3.0 演进的重要方向将对人类社会秩序带来深刻影响.梳理场域视角下元宇宙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理论逻辑,媒介影响和数字技术发展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场域"转移,从物质真实到数字建构,文化事项转化为符号语言,数字跃迁带来物理场派生至数字场衍生出智能场,成为新空间的文化景观和虚拟物.明晰场域视角下元宇宙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现实可能,元宇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了数字孪生、现实映射、虚拟现实、虚实融合等技术逻辑和开放式编辑的内容逻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技术创新驱动下与场景应用深度融合,提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的多维策略,通过开放式场景设计、交互式场景交流、可视化场景再现、智能化场景传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场景+"的数字化传承研究,从而进一步探索非遗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创新发展路径.

    场域理论元宇宙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辽代尼僧善诫、了洙母子事迹考

    周峰田亦阳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几乎全民信仰佛教的辽代,善诫、了洙作为母子先后出家的情况也较为少见.以往的辽史及辽代佛教研究者虽然对此二人多曾寓目、关注过,但二人系母子关系则未能揭橥.母子二人作为辽代显贵汉人家族之一刘六符家族的成员,延续了其家族笃信佛教的历史.善诫是辽代贵族女性出家的典范,了洙由儒入佛,且多有著述,堪称辽代少见的儒僧.

    辽代佛教善诫了洙刘六符家族

    金朝为中国古史谱系中重要成员的一个侧面印证——读《金代封爵制度研究》

    高福顺
    11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孙红梅教授《金代封爵制度研究》,是学界第一部研究金代封爵制度的专著.孙著围绕封国之号、国号王、郡王及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之汉制封爵等内容展开讨论,借助文献、实物、碑刻等多种材料,运用考证、分析、推测等多种方法,从而形成关于具体问题的历史叙事,其视角、其立意均有独到之处.孙著所得出的"金朝以北方民族立国,其封爵制度既有对唐宋制度的继承,也有对辽朝爵制的部分因袭,同时有所发展和创新"的新认知、新结论,恰好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金朝是中国古史谱系中的重要成员.

    封爵制度五等爵《金代封爵制度研究》古史谱系

    经济掠夺与文化入侵:伪满洲国赛马业研究

    祁金聪子
    127-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是古今战争中重要的军事资源,既可用于运输又可用于作战.为满足日本侵华战争的需要,伪满洲国的赛马业成为马政的组成部分,日本的赛马法规被强行移植到中国,伪满赛马业的经营也基本被日本人所控制.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伪满赛马法规也经历多次修改,赛马业经营的目标也从军事需要转为经济掠夺.日本战败前,伪满的赛马收入已经不能支撑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其他马政建设.日本战败后,赛马业在中国东北迅速消亡,而马匹资源也难以恢复.日本将赛马业引入中国东北,并不适合中国东北的社会状况,其经济掠夺和文化入侵属性都十分明显.

    伪满洲国马政赛马业赛马法文化入侵

    从海南岛"防疫"看日军细菌战"输送—反哺"模式的构建

    金士成李鹏莹韩宇航
    136-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1939 年,日军占领了中国的海南岛.当年 2-7 月间,海南岛定安县发生了鼠疫.对此,日军迅速采取措施,成立了"防疫委员会",并在 731 部队核心成员江口丰洁的亲自指导下,成功地控制了鼠疫疫情.731 部队部队长石井四郎高度认可此次"防疫"行动,并认识到了鼠疫菌作为细菌武器的巨大潜力;江口丰洁圆满完成"防疫"任务,也验证了日军细菌战体系中"输送—反哺"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自 1940 年起,731部队正式将鼠疫细菌武器作为中国战场最常用的细菌武器,鼠疫细菌战随之也大规模展开了.

    海南岛鼠疫731部队鼠疫细菌战

    Abstracts

    144页

    人物介绍

    封2页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5年重点选题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