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乔红光

季刊

1671-1262

0451-55576725

150090

哈尔滨市南岗区长江路396-2号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HEILONGJIANGSHENG SHEHUIZHUYI XUEYUAN XUEBAO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与"第二个结合"的内蕴契合

    方传龙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党际关系学说在中国的创新性应用和发展,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以民为本,崇尚和合理念、求同存异,注重兼容并蓄、和谐共存思想的赓续与传承,凝结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追求,奠定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思想基础,蕴含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方法论。对"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与新型政党制度之间的内蕴关联进行深刻的理论阐释,有助于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发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和效能。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个结合"

    继承弘扬民进优良传统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张显友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必须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通过回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历程,重温民进"三个坚持"优良传统,引导民进会员不断坚定多党合作政治认同,不忘多党合作初心。在新征程上,从坚持党的领导,夯实政治交接思想根基;坚持以人为本,激发组织发展活力;服务中心大局,提升履职尽责质效;加强作风建设,培养过硬人才队伍;强化制度建设,持续提升自身建设等方面探索弘扬民进优良传统的有效路径,进一步发挥多党合作制度效能。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民进优良传统

    市县(区)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发挥作用的调查思考

    王艳茹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立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是中央从顶层设计层面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的重要举措。通过以大庆市县(区)两级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为例,指出领导小组在推动统一战线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服务中心大局、彰显担当作为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在议事能力、运行机制和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项,提出明确职责定位,发挥领导小组谋事议事作用;完善工作机制,推动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强化工作保障,确保领导小组高效运转等方面对策建议。

    基层统战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发挥作用

    关于制约基层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问题的研究——以齐齐哈尔市为例

    张志刚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是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落实的主要阵地。研究并破解基层统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以齐齐哈尔市基层统战工作为例,聚焦领导岗位稳定性弱、工作力量配备不强等问题,从县区级党委、县区级统战部门和上级统战部门三个角度查找原因,提出通过强化统战认知、提升统战能力、融入基层治理等方法路径,推动基层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基层统战工作主要问题

    论统一战线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孙宇宋红丽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统一战线汇聚各方面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通过着重分析统一战线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论述统一战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探讨统一战线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更好发挥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

    统一战线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必要性、价值及路径

    刘伟杰李锐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高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与外延,塑造大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同时,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满足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必然要求,又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现实需求,还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客观要求。通过整体融入与分散嵌入相结合、挖掘典型素材进行感染式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提升教学实效,从高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三个方面,探寻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广西社院系统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尹继承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文章基于广西社院系统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学、理论研讨会、理论研究基地等方式让社院学员入脑入心,不断深化该专题在广西社院系统的实践;如结合广西特色开发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课、示范课、主题教室、现场教学、宣教体系等,以扎实的工作成效为广西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作出贡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社院系统教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三重维度

    曾乾宇季爱民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奋斗的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关联,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共同的历史方位和奋斗目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塑造主体力量、提供综合保障,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动力。新时代新征程应积极探索多种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主旋律、打通主动脉、抓牢主阵地,以更好地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迈向新的征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式现代化三重维度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

    张想林束长霞
    51-5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逻辑,深刻理解其价值意蕴,是担当起新征程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理论前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从自觉到自信再到自强的内在生成逻辑。从价值意蕴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重大理论贡献,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实践成果,提供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经验和基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要以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担当精神,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胸怀天下,这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勇担新的文化使命的实践理路。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自信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创新路径探析

    陆紫瑶温冠男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提升文化话语权,"让传统文化走出去"已成为我国开展对外传播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战略之一。通过对我国非遗数字化传播优势的介绍,指出目前我国非遗数字化传播存在本真遗失,难以实现非遗原活生态的数字传播;传承人梯队建设不足,难以持续参与非遗数字化传播;传播媒介单一,难以实现数字化非遗的广泛传播的问题,提出加强非遗的数字采集、留存与保护;构建传承人培养体系;创新非遗的数字化传播方式及其新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