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张恩学

双月刊

1008-7966

zfbjb@sohu.com

0451-87508273 87508275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25号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Administrative Cadr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法学界专家学者,从事法学教育的广大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及法律实务界人士为读者对象。本刊自1994年创刊以来,一贯坚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开展法学研究与探索,为新人新作新观点提供舞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质量的稿件吸引人,体现理论性、实践性、前瞻性。本刊是黑龙江省目前唯一的法学学术性期刊。曾荣获“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质量进步期刊”,是《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形势下未成年犯教育改造方法创新研究——以黑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为例

    张筠颜火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成年犯身心发育不成熟,对行为后果认知有限,自我调适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也相对较低,教育改造难度较大;与此同时,未成年犯又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成功的教育改造能产生长远的社会价值,降低司法系统负担、减少社会管理成本.有效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是当前全国未成年犯教育改造工作的重点问题,更是关系发展稳定的重大事业.为使未成年犯在希望中改造,在改造中重获新生,我们应结合实际总结经验,创新未成年犯教育改造思路,为新时代未成年犯教育改造工作提供助力.

    未成年犯矫正方法再社会化

    人工智能新技术的法律挑战及应对策略

    毋建军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时代Transformer、Bert、ChatGPT、GPT-4等大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在法律实践中,已经对世界现有法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为我国的法律立法、法律体系运行、司法综合治理带来了风险和隐患.人工智能新技术为数字司法和数字检察的实践提供了新的手段和保障,但也在法律主体、法律形态、法律因果、行为归责、隐私保护、价值伦理、反向风险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法律实践出发,分析我国法律法规体系面临的新问题及挑战,应当从理论、技术、实践等多个维度对法律内在机制的变革和完善进行系统化建构.

    人工智能技术法律挑战应对策略分层形态

    生成式人工智能处理信息的法律风险应对

    宋行健
    129-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信息的收集、生成和传播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风险,体现为收集信息的深度与广度缺乏限制,用于处理信息的算法缺乏良性引导,生成结论的真实性与稳定性不足.为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处理信息的法律风险,需要根据生成式人工智能运作的各个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在训练阶段,服务提供者应履行算法管理义务,构建算法影响评估的具体标准.在运算阶段,服务提供者应在合法的范围内留存与提供信息,规范个人信息的处理过程.在生成阶段,服务提供者应承担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责任,及时处置生成结论中的违法信息.

    生成式人工智能信息法律风险算法

    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法律硕士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

    王平达王博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治队伍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专门人才,因而法治人才培养意义重大,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人才培养都必须牢牢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指导地位.作为法治人才的后备力量,法律硕士的培养模式更应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但目前,存在高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习的系统性与专业性不够强、教育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与实践性不够突出等问题.需要从顶层设计、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形式等方面精准施策,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法律硕士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特别是法治观,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提供可靠人才保障.

    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硕士人才培养依法治国

    "法治学"目标定位下模拟法庭课程设置的优化

    王博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争议问题解决与法治实践能力为落脚点的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应当成为"法治学"教育的目标所在,这一目标恰与独立化的模拟法庭课程相契合.目前,模拟法庭课程实践中出现了"表演化现象、重程序轻实体、重辩论轻调查、忽视庭前庭后工作"等问题.鉴于此,应当围绕"案例准备工作、课程中的情境设计、课程考察的核心内容、课程中的分组与角色轮换、课前准备与课后练习、考核评价与打分"等方面寻求对模拟法庭课程的进一步完善.

    新文科法治学模拟法庭课程建设

    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适应性的"五维"路径

    郭玉伟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适应性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必然要求;是帮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真经",是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的必然要求.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教师集体备课、设计差异化教案、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机制等"五维"路径来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适应性.

    立德树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适应性

    新媒体视频在纲要课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

    曲梦晨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视频,作为当代信息传播领域中的一种创新形式,已经深入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对两者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此外,它为纲要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这一新形势、新变化,应认识到新媒体视频在传播和表达方式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并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融合到纲要课教学中.在实践中则要注意遵循教学运用的基本原则,选择和制作符合纲要课内容和目标的新媒体视频,以提高纲要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进而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新媒体视频思政课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

    "立德树人"视域下"警务沟通与口才训练"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以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

    肖颖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警务沟通与口才训练"课程以教材为核心,采用讲授法,以传授口才理论为主,表述训练为辅的教学方式,结合开卷笔试的教学评价方式.近五年的教学考核,考试优秀率与良好率合计达到了91.1%,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却非常低.自《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发布后,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契机,结合学生特点与教学团队实际,探索教学方式方法、评价方式等改革路径,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效果.

    警务沟通口才训练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党的领导"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路径探究

    赵颖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是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载体,"党的领导"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在教育领域中全而坚持和贯彻党的领导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不可少的内容.对党的领导与高校思政课融合建设的成效和经验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梳理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总结工作,有助于进一步丰富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党的领导"教育高校思政课融入

    征稿启事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