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月刊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源褪黑素对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

    苑志宇赵云辉王嵩赵靖波...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褪黑素处理方式对断奶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随机将50只体重相近的3月龄多胎细毛羊公羔分为五组,即对照组(无外源褪黑素刺激)、试验1组(一次性背部皮下埋植30 mg/只褪黑素缓释颗粒)、试验2组(背部皮下埋植10 mg/只褪黑素缓释颗粒,每30 d埋植1次)、试验3组(一次性肌肉注射30 mg/只褪黑素凝胶)、试验4组(肌肉注射10 mg/只褪黑素凝胶,每30 d注射1次),每组10只,预试期10d,正试期90d.试验前(第0天)及每30 d测定体重和血液中褪黑素含量,计算日增重;试验前及结束时进行体尺指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腰角宽)的测定,分析外源褪黑素对试验羊只体重和体尺指标的影响,以及褪黑素含量与体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试验2组体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四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2组体高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试验1组和试验4组体长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试验2组胸围显著高于其他四组(P<0.05),五组试验羊只管围和腰角宽差异不显著(P>0.05);第30天时,试验4组的褪黑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四组(P<0.05);第60天时,对照组和试验3组的褪黑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第90天时,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褪黑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其中试验2组平均褪黑素含量最高,为29.23 ng/mL.褪黑素含量与多胎细毛羊体重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说明给予多胎细毛羊羔羊适量外源褪黑素可促进其生长发育,但与处理方式有关,相较之下每30 d埋植1次10 mg/只褪黑素缓释颗粒、共埋植3次的方式最好.

    褪黑素埋植方式多胎细毛羊生长发育相关性分析

    朔州地区某奶牛场中国荷斯坦青年牛繁殖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孟源呙明鹏王元王宏浩...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山西省朔州地区中国荷斯坦青年牛繁殖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及分析影响繁殖性状的非遗传因素,试验收集了山西朔州地区某奶牛场2016-2021年间1 030头中国荷斯坦青年牛产犊和配种记录,包括初配日龄、初产日龄、重复配种次数、首末配种间隔、妊娠天数、56 d不返情率繁殖性状指标数据,以及13个非遗传因素(包括出生年、出生季节、初配月龄、初配年、初配季节、配种员、同胞数、初配是否性控、配孕是否性控、产犊季节、是否早产、妊娠期、产犊月龄)数据,使用SPSS 26.0软件中的GLM程序对影响试验奶牛繁殖性状指标的非遗传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运用DMU软件AI模块中的单性状动物模型对试验奶牛繁殖性状指标进行遗传参数估计,采用DMU软件AI模块中的双性状动物模型分析试验奶牛繁殖性状指标间的遗传相关,采用SPSS 26.0软件中CORR程序分析试验奶牛繁殖性状指标间的表型相关.结果表明:初配月龄和产犊月龄对试验奶牛初配日龄、初产日龄、重复配种次数、首末配种间隔、妊娠天数、56 d不返情率繁殖性状指标均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出生年、初配年、初配季节、配种员、初配是否性控、产犊季节、是否早产、妊娠期对部分繁殖性状指标具有影响;试验奶牛初配日龄、初产日龄、重复配种次数、首末配种间隔、妊娠天数、56 d不返情率的遗传力分别为0.203 7,0.014 9,0.347 4,0.338 3,0.187 4,0.204 9;试验奶牛的初产日龄与56 d不返情率、重复配种次数呈中等遗传正相关,初配日龄与初产日龄为高遗传正相关(0.9500),且表型呈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初配日龄、重复配种次数、首末配种间隔、妊娠天数、56 d不返情率为中高遗传力性状,可以作为朔州地区中国荷斯坦青年牛早期选育性状,并且初产日龄可以通过初配日龄间接选育.

    中国荷斯坦青年牛繁殖性状非遗传因素遗传参数遗传相关

    漂浮法和离心法富集棘球绦虫卵的优化研究

    左清秋郑佳鑫王刚王小明...
    65-69,7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富集棘球绦虫卵的方法,试验探讨了漂浮法和离心法富集棘球绦虫卵时的关键试验条件的设定,在漂浮法中,比较了使用蔗糖、CaCl2、NaCl、MgSO4、ZnCl2、ZnSO4的饱和溶液作为漂浮剂时的虫卵富集率,并筛选出最佳的漂浮时间(10,20,30,40,50,60,120,180 min);在离心法中,比较了不同离心转速(1 000~12 000 r/min)和离心时间(5,10,20,30 min)下的虫卵富集率,筛选出最适的离心转速和时间组合.结果表明:漂浮法富集虫卵时,选用饱和CaCl2溶液漂浮30 min,可得到最高的虫卵富集率(42.1%);离心法富集虫卵时,使用10 000 r/min和10 min的参数组合可得到最适的虫卵富集率(62.2%).说明通过优化漂浮法和离心法的试验条件参数,可优化棘球绦虫卵的富集方法,从而提高虫卵富集率.

    棘球绦虫虫卵富集漂浮法离心法

    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及胰蛋白酶建立犬急性胰腺炎模型研究

    李美林秦瑶刘梦金娟...
    70-7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建立犬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模型,试验将10只成年健康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模型组于十二指肠小乳头处向胰胆管内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按体重0.1 mL/kg)和胰蛋白酶(按体重3 500 U/kg)混合溶液建立犬AP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24 h进行疼痛评分;并与自然发病组(收集的5只AP自然发病犬)比较,分析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术后24 h模型组出现明显的疼痛反应,疼痛评分为(13.00±5.1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2.20)分(P<0.05),自然发病组和模型组均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无食欲、精神沉郁症状,B型超声波检查结果显示胰腺体积增大、回声不均匀.自然发病组的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及血细胞比容高于参考值,其中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高于参考值.三组间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模型组和自然发病组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活性及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模型组总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自然发病组血糖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其余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模型组与自然发病组犬胰腺特异脂肪酶检测结果均显示阳性,对照组显示阴性.说明通过手术进行胰胆管逆行注射药物成功建立犬胰腺炎模型.

    急性胰腺炎胰胆管逆行注射法犬胰腺特异脂肪酶血清淀粉酶脂肪酶

    猪捷申病毒4型的分离鉴定及VP1基因序列分析

    姚彩霞王雪涛周远成骆辉...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2021年7月份四川省某猪场送检的疑似感染猪捷申病毒(Poreine teschovirus,PTV)的猪腹泻粪便样品进行鉴定,试验将送检的病料接种ST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试验、理化特性、RT-PCR进行鉴定,测序序列基于VP1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从疑似病料中分离出1株RNA病毒,ST细胞感染24 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该病毒不能凝集猪红细胞,耐酸,对氯仿及胰蛋白酶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对热敏感,二价阳离子(如Mg2+)可提高分离毒株对高温环境的抵抗力;结合RT-PCR和VP1基因比对分析可知该毒株为PTV,命名为Sichuan2021;经测定含量为1×106 75 TCID5o/mL;分离毒株Sichuan2021与PTV-4毒株位于同一分支,且与参考毒株10BJ02(JQ975417)和SHI(KJ881010)的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92.8%和92.5%.说明分离毒株 Sichuan2021 为 PTV-4.

    猪捷申病毒4型分离鉴定VP1基因序列分析系统发育树

    重组鸡α-干扰素的表达与抗病毒活性分析

    刘莉王永娟武彩红崔平福...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表达具有抗病毒活性的重组鸡α-干扰素(IFN-α),试验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的偏好性,对鸡IFN-α的成熟肽基因序列进行优化,合成后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α-ELP,经体外诱导后表达重组蛋白ELP-ChIFN-α,借助重复可逆相变循环(ITC)法进行纯化;纯化蛋白经过变性、复性处理后进行安全性评价,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在犬肾细胞(MDCK)/水疱性口炎病毒(VSV)系统中进行蛋白抗病毒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合成的重组鸡IFN-α成熟肽基因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不同浓度的重组蛋白ELP-ChIFN-α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为0;重组蛋白ELP-ChIFN-α.在MDCK/VSV系统中具有抗病毒活性,活性为1.2×106 IU/mg.说明原核表达的重组鸡IFN-α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可作为鸡的抗病毒生物药物进一步开发研究.

    α-干扰素原核表达类弹性蛋白抗病毒活性

    鸡蛔虫卵与异刺线虫卵的形态学观察

    包敏秦昊周禹彤豆慧鑫...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了解鸡蛔虫卵与异刺线虫卵形态结构的区别,试验采用全身性寄生虫学剖检法,从锦州地区农村散养的家鸡小肠和盲肠中采集鸡蛔虫和异刺线虫的成虫,各取5条雌虫,剪碎、挤压后取其虫卵.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的方法,对两种虫卵的大小和形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鸡蛔虫卵呈短椭圆形、浅灰色,形似橄榄状,长径为(77.61±3.91)μm,宽径为(44.32±3.08)μm,长径与宽径比为1.76±0.15,卵壳表面不光滑,有少量脊状突起和纵沟,有丝络样小孔;异刺线虫卵呈长椭圆形、淡灰褐色,形似枕头,长径为(66.26±3.85)μm,宽径为(37.20±2.98)μm,长径与宽径比为1.79±0.17,卵壳表面有数条纵脊,呈均匀的布纹样.说明两种虫卵在两种光学显微镜下形态很相似,扫描电镜可看到虫卵表面的细微结构,值得进一步研究.

    鸡蛔虫异刺线虫虫卵外壳形态大小

    一例犬脑膜内皮型脑膜瘤的诊治

    刘艳海董颖波李卓群
    87-9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1只雄性金毛寻回猎犬,10.6岁,四肢无力,共济失调、本体感觉减弱(左侧严重),双眼瞳孔对光反射正常.血细胞计数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血清生化指标检查结果显示,血糖含量为7.07 mmol/L(参考范围为3.30~6.10 mmol/L),轻微偏高,其他未见明显异常.心脏超声心动检查结果提示左心收缩功能减退.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提示右侧颞顶区存在T2高信号且肿块引起右侧脑室压迫和移位,使用造影剂后肿块均匀增强,且肿块边缘有清晰的"硬膜尾征",提示为轴外肿物.行颅脑切开术切除肿物,病理组织学分析该肿物为脑膜瘤(脑膜内皮型,WHO I级).术后1周未见癫痫发作,预后良好.说明脑膜瘤早期的外科干预能有效控制患犬的神经症状.

    犬脑膜瘤磁共振成像(MRI)开颅术组织病理学癫痫

    2017-2020年华北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齐海涛王利颜忠郭鑫...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调查2017-2020年华北地区规模化猪场猪流行性腹泻(PED)流行情况,试验收集来自河北、山西、内蒙古、北京、天津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18个规模化猪场的4 030份腹泻仔猪病料样品并进行RT-PCR检测,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样品S1基因部分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国内外参考毒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PED各季度都可以发生,以一季度和四季度多发.2017-2020年,样品PEDV核酸阳性率分别为20.21%、15.28%、10.88%、18.80%,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20年略有升高;猪场PEDV核酸阳性率分别为34.78%、28.00%、25.00%、22.73%,也呈逐年下降趋势.本研究测序毒株与以Vaccine CV777为代表的G I基因型毒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7.9%~91.9%;与以AJ1102为代表的GⅡ基因型毒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5.7%~99.0%.测序的31个毒株都属于GⅡ基因型毒株,其中20株为GⅡa基因亚型,8株为GⅡb基因亚型,其余3株为GⅡc基因亚型.说明2017-2020年华北地区PED发生率总体上呈逐年降低趋势,且PEDV流行毒株均为GⅡ基因型.

    猪流行性腹泻华北地区分子流行病学S1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一例法国斗牛犬咀嚼肌炎的诊断与治疗

    马裔寒石磊袁占奎张晗...
    97-9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1只11月龄的法国斗牛犬因张口困难、咀嚼肌萎缩就诊.为了对该病例进行诊治,采用体格检查、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进行确诊,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体格检查发现患犬眼球内陷,咬肌及颞肌萎缩,外力无法使颞下颌关节活动.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CT检查可见咀嚼肌变薄.综合各项检查结果、临床症状及病史调查,确诊为咀嚼肌炎.用泼尼松龙治疗6周后,患犬口腔能正常开合,萎缩的咀嚼肌逐渐丰满,停药8个月后仍未见复发.说明在临床诊疗中,可以通过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来确诊咀嚼肌炎,并通过药物有效治疗.

    咀嚼肌炎咀嚼肌药物治疗张口困难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