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月刊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生猪养殖技术效率测算方式的比较分析——基于污染物视角

    王善高沈皆希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效率是决定产出增长的关键因素,在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的背景下,提升生猪养殖技术效率意义重大,而生猪养殖技术效率提升的前提是科学准确地测算技术效率.本研究基于2004—2018年我国生猪养殖的省际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分别测算不考虑污染物、将污染物作为产出、将污染物作为投入的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并对这三种生猪养殖技术效率测算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8年,我国不考虑污染物、将污染物作为产出和将污染物作为投入的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分别为0.874,0.850和0.842,即不考虑污染物的生猪养殖技术效率明显高于将污染物作为产出和将污染物作为投入的生猪养殖技术效率,且将污染物作为产出的生猪养殖技术效率高于将污染物作为投入的生猪养殖技术效率;3种测算方式的技术效率均随着时间呈现升高趋势;不考虑污染物、将污染物作为投入的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均呈现出"中规模>小规模>大规模"的趋势,而将污染物作为产出的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呈现出"大规模>小规模>中规模"的趋势.鉴于此,笔者提出将污染物作为产出、准确测算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推进生猪规模化养殖,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生猪养殖技术进步的对策建议.

    生猪养殖技术效率污染物随机前沿分析产出距离函数

    基于智慧牧场的虚拟电子围栏关键技术及应用

    尹雄寇卫利陈岳张雨果...
    9-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精准监测牲畜丢失、被盗等定位异常情况,以便牧户更加科学地管理牲畜,研究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模式,开发了牲畜异常行为报警监控管理系统,并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中的3个牧场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通过对牲畜行为数据的采集及传输,能够实现牲畜在栏判断、异常行为报警、可视化监控等虚拟电子围栏功能;能够有效监测牲畜的行为活动,牲畜在栏判断准确率达到100%,异常行为报警准确率达到100%,活动数据采集及时,可视化分析直观.说明应用该系统能够使畜牧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智慧牧场虚拟电子围栏在栏判断异常行为报警可视化监控

    绿色食品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策略选择的演化博弈分析与仿真

    赵莉邸嘉禹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绿色食品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策略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造支付矩阵及演化博弈模型,并运用Matlab软件对演化模型进行数值仿真试验,对绿色食品技术合作创新策略选择进行演化博弈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食品企业合作策略受双方共同进行"开放式创新"策略的成本(I)和产出(R)、一方独自进行"开放式创新"策略的成本(C)和产出(E)及双方合作效益分配比例(k)的影响.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I越高,双方选择"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合作模式的可能性越高;I越低,双方选择"封闭式创新,封闭式创新"合作模式的可能性越高.R越高,双方选择"封闭式创新,封闭式创新"合作模式的可能性越高;R越低,双方选择"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合作模式的可能性越高.C越高,企业选择"封闭式创新"策略的可能性越高;C越低,企业选择"开放式创新"策略的可能性越高.E越高,企业选择"开放式创新"策略的可能性越高;E越低,企业选择"封闭式创新"策略的可能性越高.当k取值为0.5时,双方选择"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合作模式的可能性最高.鉴于此,对绿色食品企业提出关注行业技术创新现状,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积极运用外部资源,灵活与相关机构进行合作;合理进行要素投入评估与效益分配,提高合作积极性的对策建议.

    绿色食品企业技术创新合作策略演化博弈数值仿真试验

    黑龙江省两所农业高校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梁亚文安增龙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是促进畜牧兽医类企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为缓解畜牧兽医类企业与农业高校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之间的供需矛盾,本研究对黑龙江省两所代表性农业高校(东北农业大学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到畜牧兽医类企业就业情况或意愿及对畜牧兽医类企业的印象评价,并分析兽医类专业学生到畜牧兽医类企业就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高校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整体到畜牧兽医类企业就业的比例或意愿不高,且对畜牧兽医类企业的印象不佳;已在畜牧兽医类企业就业或愿意毕业后到畜牧兽医类企业就业的男性学生比例高于女性学生,研究生比例高于本科生,党员学生比例较低;农村籍学生占绝大多数,父母学历水平主要集中在初中、高中(含高职、中专);所在地就业政策、企业规模和企业文化对学生到畜牧兽医类企业就业的影响较大,而企业性质对学生到畜牧兽医类企业就业的影响较小.鉴于此,笔者从政府、畜牧兽医类企业和农业高校3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即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提供政策支持;畜牧兽医类企业加强与农业高校合作、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农业高校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农业高校畜牧兽医类专业畜牧兽医类企业就业影响因素

    鱼类高迁移率族蛋白B的免疫学功能研究进展

    张杰张彩云赵贤亮李趁...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迁移率族蛋白B(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HMGB)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细胞核内的非组蛋白染色质结合蛋白,目前发现鱼类HMGB家族包含HMGB1、HMGB2及HMGB33个亚型,作为细胞因子通过调节DNA复制、转录、重组及修复来介导感染、损伤和炎症反应,在鱼类抵御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袭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鱼类HMGB家族成员的结构特征及其免疫学功能研究进展,以期为鱼类HMGBs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参考.

    高迁移率族蛋白B鱼类免疫学功能抗细菌抗病毒

    益生菌对家禽肠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刘文沛万晓莉胥蕾
    29-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家禽饲养过程中,肠道健康是影响经济收益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国内外研究学者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改善家禽肠道健康很有研究价值.益生菌作为一种活性微生物能够调节肠道平衡,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和动物的健康调控中,其可通过提高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含量、改善黏膜结构等作用来提高胃肠道健康水平并增强免疫功能.本文主要综述了家禽生产中常用的益生菌种类和功能,益生菌对肠道微生物、肠道免疫功能、肠道形态结构及肠炎的影响,以及益生菌不同应用方式对家禽肠道健康的影响,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能够为益生菌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家禽益生菌肠道微生物免疫功能肠道形态肠炎应用方式

    紫外线调控动物皮肤生理状态的研究进展

    李颖宋峰苏德其其格AKONYANI Zaccheaus Pazamilala...
    34-3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外线(ultraviolet,UV)是位于光谱中紫色光之外的射线,为不可见光,照射动物体后会诱导动物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影响动物的生物节律.畜牧业生产中,家畜的生产性能大多数具有年节律或季节性节律,且UV的节律性变化对动物皮肤的生理状态有影响.皮肤是动物内外环境交互的屏障,皮肤细胞的周期、增殖和凋亡与生物钟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文章综述了UV对皮肤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对DNA结构、基因转录、蛋白质翻译、Wnt信号通路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UV影响动物组织-细胞-基因的分子调控网络来维持动物皮肤生理状态的机制,探讨利用紫外线调控家畜生产性能的可行性,同时为研究UV如何调控动物皮肤生理状态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皮肤紫外线基因信号通路季节节律生物节律

    藏绵羊与小尾寒羊肝脏和肾脏组织结构及糖原分布的对比研究

    何雨珊王翻兄蔡勇覃圣...
    40-43,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藏绵羊与小尾寒羊肝脏和肾脏组织结构及糖原分布特征,试验采集了饲养于海拔约为3500 m的健康成年藏绵羊和饲养于海拔约为1500 m的健康成年小尾寒羊的肝脏和肾脏组织,采用常规石蜡切片结合Delafield氏苏木精-伊红(H.E.)、Masson、过碘酸-Schiff氏(PAS)染色法,对藏绵羊和小尾寒羊肝脏和肾脏组织结构和指标(肝脏组织学指标包括被膜厚度、肝小叶面积、糖原分布比例,肾脏组织学指标包括单位面积肾小球数量、肾小球面积、肾小管直径、肾小管上皮细胞面积、糖原分布比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藏绵羊肝脏被膜厚度为138.5μm,显著厚于小尾寒羊(115.5μm,P<0.05);肝小叶面积为0.268 mm2,显著小于小尾寒羊(0.311 mm2,P<0.05).藏绵羊肾皮质肾小球面积为9528.2μm2,显著大于小尾寒羊(4016.8μm2,P<0.05),且单位面积肾小球数量多于小尾寒羊(P>0.05);藏绵羊肾小管直径及肾小管上皮细胞面积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5).肝脏的P AS染色中,藏绵羊和小尾寒羊肝细胞的P AS反应呈阳性,中央静脉、门管区与肝脏被膜附近P AS阳性最强,而藏绵羊肝脏中除上述区域外,在肝板附近亦有大量糖原聚集;肾脏的P AS染色中,藏绵羊和小尾寒羊肾小管基底膜和系膜细胞基质上分布了大量的糖原,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含糖原,其中有较强阳性的部位在细胞基底部和刷状缘处.同时,藏绵羊肝脏和肾脏中糖原分布比例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说明藏绵羊肝脏和肾脏的组织结构与小尾寒羊相比具有比较大的差异,且有更多的糖原分布.

    藏绵羊小尾寒羊肝脏肾脏糖原H.E.染色Masson染色PAS染色

    戴瑞奶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F1代生产性能的研究

    米布农张立果萨仁格勒徐全忠...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培育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化奶绵羊新品种,提升绵羊养殖效益,试验以戴瑞奶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F1代(以下简称戴寒杂交F1代)羊群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以下生产性能测定.1)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戴寒杂交F1代及小尾寒羊公羊各68只,母羊各76只进行初生和3,6,12,24月龄体重和体尺指标(体高、体斜长和胸围)测定,计算0~3月龄、4~6月龄、7~12月龄平均日增重,分析比较二者的体重、体尺及平均日增重的差异.2)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戴寒杂交F1代、小尾寒羊和戴瑞奶绵羊公羊各45只、母羊各56只进行6,12,24月龄的尾形态指标(尾长、尾根周长和尾中周长)测定,分析比较三者尾形态差异.3)选择6月龄戴寒杂交F1代和小尾寒羊公羔各6只屠宰,测定屠宰性能指标(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骨骼重、尾重、眼肌面积、屠宰率、净肉率和肉骨比),分析比较二者屠宰性能的差异.4)统计分析2018—2020年期间戴寒杂交F1代初产母羊(478只)和经产母羊(201只)的繁殖性能,以及统计分析2019年2月份—2021年2月份试验场戴寒杂交F1代(213只)和小尾寒羊(30只)3月龄羔羊断奶后的产奶性能.结果表明:与小尾寒羊公羊相比,戴寒杂交F1代公羊初生和3,6,12,24月龄重分别提高44.94%(P<0.05)、10.86%(P<0.05)、16.79%(P<0.01)、8.37%(P<0.05)、11.87%(P<0.01);与小尾寒羊母羊相比,戴寒杂交F1代母羊初生和3,6,12,24月龄重分别提高40.81%(P<0.05)、20.49%(P<0.01)、10.20%(P<0.05)、17.40%(P<0.01)和9.25%(P<0.05).戴寒杂交F1代公母羊的0~3月龄、4~6月龄及7~12月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小尾寒羊,其中公羊4~6月龄平均日增重和母羊0~3月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6,12,24月龄戴寒杂交F1代公母羊的体高、体斜长及胸围均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6,12月龄戴寒杂交F1代公母羊的尾长显著低于戴瑞奶绵羊(P<0.05),与小尾寒羊差异不显著(P>0.05);24月龄戴寒杂交F1代公羊的尾长与戴瑞奶绵羊和小尾寒羊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戴寒杂交F1代24月龄母羊的尾长显著低于戴瑞奶绵羊(P<0.05),与小尾寒羊差异不显著(P>0.05).戴寒杂交F1代6,12,24月龄公母羊的尾根周长和尾中周长均极显著高于戴瑞奶绵羊(P<0.01),极显著低于小尾寒羊(P<0.01).与小尾寒羊公羊相比,戴寒杂交F1代公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和骨骼重极显著提高(P<0.01),尾重显著降低(P<0.05).戴寒杂交F1代初产和经产母羊产羔率分别为166.1%、227.9%,成活率分别为95.5%、98.7%.戴寒杂交F1代平均泌乳周期为151.4 d.说明戴寒杂交F1代具有优良的生产性能,综合性能突出,在各个方面均表现出了杂种优势,具有培育为乳肉兼用新品种的巨大潜力和市场前景.

    戴瑞奶绵羊小尾寒羊戴寒杂交F1代生产性能产羔率尾形态屠宰率

    冷应激对科尔沁牛与科尔沁牛杂交牛的生理指标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包雨鑫吴佳琦王梓高丽娟...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冷应激对科尔沁牛与科尔沁牛杂交牛生理指标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了身高、体重、胎次相近的健康科尔沁牛与科尔沁牛杂交牛母牛各20头为研究对象,分冷应激期(2019年12月15—21日)和非冷应激期(2020年4月11—17日)两个阶段进行试验,在试验第7天测定两个品种牛的呼吸频率与直肠温度,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分析在非冷应激和冷应激条件下两品种牛的呼吸频率、直肠温度及抗氧化功能差异.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牛在冷应激期内的呼吸频率、直肠温度均显著低于非冷应激期(P<0.05);两个品种牛在非冷应激期内血清SOD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冷应激期(P<0.01),MDA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冷应激期(P<0.01),T-AOC与冷应激期差异不显著(P>0.05);科尔沁牛杂交牛非冷应激期内血清GSH-Px活性与冷应激期差异不显著(P>0.05),但冷应激期科尔沁牛的GSH-Px活性比非冷应激期极显著降低(P<0.01).在非冷应激期时,两个品种牛的呼吸频率、直肠温度及血清SOD和GSH-P x活性、MDA含量及T-AOC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冷应激期时,与科尔沁牛比,科尔沁牛杂交牛的直肠温度显著提高(P<0.05),呼吸频率变化不显著(P>0.05),血清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GSH-Px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T-AOC有升高趋势(P>0.05).说明冷应激对不同品种牛均造成了影响,但科尔沁牛杂交牛的体温调节功能和抗氧化功能更佳,更能够适应内蒙古高寒环境.

    冷应激科尔沁牛杂交牛科尔沁牛抗氧化功能生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