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中医药
黑龙江中医药

王顺

双月刊

1000-9906

hljtcm@163.com,hljzyy@yahoo.com.cn

0451-55643615、55653086-6683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三辅街142号

黑龙江中医药/Journal Heilong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刊物。遵循中医理论体系,突出中医特色,以临床为主,及时反映本省中医临床和科研新成果,为振兴中医事业和增进人民健康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乳腺钼靶联合MRI检查在中老年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及敏感度、特异性分析

    刘莉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中老年乳腺癌诊断工作中乳腺钼靶与MRI(磁共振成像)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以及敏感度、特异性.方法:本次为前瞻性研究,研究的起始及终止时间分别为2018年1月、2022年10月,研究对象为就诊于我院乳腺内科科室的中老年乳腺癌患者,数量共有80例.对所有患者分别以乳腺钼靶、MRI进行临床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乳腺钼靶单独、MRI单独、乳腺钼靶联合MRI对中老年乳腺癌患者额诊断效能.结果:病理诊断结果:80例中老年乳腺癌患者中,37例患者为良性乳腺肿瘤,43例患者为乳腺癌.乳腺钼靶、MRI、乳腺钼靶联合MRI各检出良性乳腺肿瘤患者39例、41例、41例,乳腺癌患者41例、39例、39例.乳腺钼靶联合MRI对中老年乳腺癌患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均明显高于乳腺钼靶单独检查、MRI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老年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工作中,相较于乳腺钼靶、MRI单独检查,二者联合检查有着更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性以及准确率,因此在临床上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可进行推广以及应用.

    乳腺钼靶MRI中老年乳腺癌诊断效能

    配偶同步健康教育在不孕不育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林梅蓉戴蕾张秋妹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配偶同步健康教育鉴于在不孕不育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是一项临床对照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60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不孕不育合并糖尿病女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按年龄进行频数匹配,并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教育包括疾病(不孕不育和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心理干预、药物治疗、饮食指导、运动宣教和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等,同时发放宣传手册.观察组实施患者及配偶同步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嘱其配偶有效的监督与支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以提高依从性,研究人员在1个月内进行随访,确保患者配偶的配合.采集血清样本和开展问卷调查安排在健康教育前一天和健康教育一个月后.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专用的试剂盒对临床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OGTT 2 h水平、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PI)、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反映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采用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是反映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治疗满意程度、社会家庭忧虑程度、疾病忧虑程度等生存质量指标,量表得分越高,其生存质量越低;采用疾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反映研究对象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问卷得分越高,表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PG)及OGTT 2 h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观察组患者血糖得到明显改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评分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家庭成员亲密度更高;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结果证实,观察组干预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更高;疾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评分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不孕不育合并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更高.结论:配偶同步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不孕不育合并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水平,同时增强了患者对不孕不育症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增进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提升生活质量.

    配偶参与健康教育不孕不育糖尿病

    利脑通络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郭健张品尹旭郑笑男...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利脑通络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2年11月治疗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研究组予以利脑通络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痉挛情况(CSS评分)、肌张力情况(改良Ashworth法)、经针刺治疗后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NIHSS评分、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Fugl-Meyer 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肌张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经针刺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研究组出现语言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头痛眩晕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利脑通络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痉挛情况以及肌张力情况,提升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利于病症好转,值得推广.

    利脑通络针刺法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痉挛情况肌张力情况

    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

    鲍家锋翁文雅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针灸与推拿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病例搜集时间范围2021年1月~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来我院就诊治疗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统计出9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均匀分为两组,对照组(推拿治疗)和观察组(针灸配合推拿治疗)各划分45例,评价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炎症状态和腰椎功能变化.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各评分差异无意义,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更低,其腰椎功能评分显著更高,统计结果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β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的疗效显著,对减轻患者炎症和调整腰椎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采纳.

    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推拿临床疗效腰椎功能

    肩周炎患者实施中药熏蒸结合针刺治疗对症状缓解、关节功能提升的效果观察

    林伟峰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肩周炎患者实施中药熏蒸结合针灸治疗对症状缓解、关节功能提升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开展时间在2020年7月-2022年6月,将在该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8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40例,采取中药熏蒸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40例采取针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从两组的临床疗效、肩关节功能、肩关节疼痛缓解、日常生活能力和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进行评估,在治疗前的肩关节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进行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疼痛、日常生活能力、肩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和局部形态方面评分以及ADL评分均是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肩部疼痛、局部肿胀和抬举受限方面的评分以及肩关节疼痛缓解评分则均是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肩关节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药熏蒸结合针灸治疗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

    肩周炎中药熏蒸针灸症状缓解关节功能

    脐针疗法联合参苓白术散对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免疫联合化疗患者肺脾气虚证的影响

    宿明姚楷南张立万美玲...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脐针联合参苓白术散对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免疫联合化疗患者肺脾气虚证的影响,以观察其对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免疫联合化疗患者生存期的影响,以期为这部分患者免疫联合化疗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在本院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和病房住院的80例晚期驱动基因阴性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试验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脐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癌性疲乏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38(95.0%)高于对照组32(8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iper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7.5%)低于对照组11(27.5%)(P<0.05).结论脐针疗法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免疫联合化疗患者肺脾气虚证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癌性疲乏情况,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脐针疗法参苓白术散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痰热清注射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陈晓蛟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的医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选择100例急性加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西药治疗,50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对比疾病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喘息、咳嗽、哮鸣、咯痰等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H值、PO2高于对照组,P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L-8、TNF-α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基础上采取痰热清注射液联合使用可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气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效果显著.

    痰热清注射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价值

    研究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陈文松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研究组选择独活寄生汤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情况更高(P<0.05)结论: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具体临床病症,并缓解腰椎的疼痛感,使其尽快恢复自身的腰椎功能,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腰椎间盘突出症独活寄生汤临床效果腰椎功能生活质量

    强力定眩胶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眩晕的临床疗效

    徐恭妹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强力定眩胶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调查共88例患者,选择的时间为2020年2月到2022年1月,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组,一组为创新组,每组各44例,传统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而创新组则给予强力定眩胶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眩晕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观察发现对创新组使用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后的治疗效果远比传统组的效果好,不论是收缩压水平还是舒张压水平值都显著降低,各项临床症状都得到了较快的缓解,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强力定眩胶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不仅可以稳定患者血压,对眩晕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降低了高血压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高血压眩晕强力定眩胶囊硝苯地平控释片临床疗效

    分析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周晓明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失眠症患者的治疗中实施中药联合针灸的临床治疗效能.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0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为研究样本,随机抽取20例为对照组,其余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普通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基于此辨证实施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比较项目为治疗效果、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特定睡眠指标、脑血流及神经递质.结果: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结果显示,治疗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7个维度观察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义(P<0.05);生活质量结果显示,在治疗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慢波睡眠时间与快动眼睡眠时间结果显示,在治疗后生理机HAMA、HAMD2个维度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脑血流及神经递质指标结果显示,在治疗后谷氨酸、γ-氨基丁酸,椎动脉与基底动脉收缩峰血流速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失眠症患者的治疗中实施中药联合针灸的临床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改善患者的脑流血及神经递质状态,促进其身心状态改善,可更为显著的改善睡眠质量,降低睡眠困难,减少安眠药使用剂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原发性失眠症针灸中药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神经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