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南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南地质
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
华南地质

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

潘仲芳

季刊

1007-3701

yingchunpang@163.com huanandizhi@163.com

027-81381863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大道69号

华南地质/Journal South China Ge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于1996年1月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国外花岗岩类地质与矿产》更名而来。为国土资源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地学学术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立足华南,面向全国。刊物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以报道科研、生产最新成果,促进学术和科技信息的交流以及我国地学的繁荣与发展,培养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为目的。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倡“双百”方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口径单井注抽试验求参过程中井底流和混溶效应的综合影响

    文章朱棋
    435-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井注抽(single-well push-pull,SWPP)试验因其成本低、周期短以及操作简单的优点,被广泛用于求取含水层弥散度等水文地质参数.依托干旱半干旱区常用的大口径井开展SWPP试验,常面临井底流渗漏和井筒混溶效应共同的影响.为此,本研究构建了同时考虑井底流和混溶效应的SWPP试验三阶段溶质运移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利用前人的渗流和溶质运移模型解析解验证其准确性,随后依托该模型探究大口径井附近渗流特征及井尺寸对SWPP试验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新提出的考虑井底流的SWPP试验模型对抽水过程降深以及井壁处溶质运移过程的刻画,同前人解析解匹配良好,表明了该模型构建及求解的准确性;(2)随着井筛长度的逐渐减小,井底流对含水层整体流场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大,流场从径向逐渐转变为球形流场;(3)粗井径相比细井径,注入阶段井中的溶质BTC(Breakthrough curve,穿透曲线)值更小,但抽出阶段的溶质BTC更大,井中混溶过程相比井底渗漏过程对SWPP试验的影响更为显著;(4)当井深小到井径的一半左右时产生类球形流场,井底的渗漏过程相比混溶过程对SWPP试验可能存在更为显著的影响;(5)对于本研究设置的模拟场景,即使不存在井底流,前人的解析解由于忽略井筒混溶,对弥散度的解译仍存在 152.5%的误差,而随着井底埋深逐渐减小,井底流导致前人解析解的误差也逐渐增大.

    单井注抽试验大口径井底流混溶效应有限差分法

    攀西地区二叠纪碱性岩成因及其铌钽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吴镇宇刘琰
    44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铌(Nb)、钽(Ta)元素是重要的战略性关键金属资源,碱性岩因富集铌钽等稀有、稀土元素而备受学者们关注.近年来,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部带攀西地区发育的一系列二叠纪过碱性-准铝质-过铝质正长岩和花岗岩及其相关铌钽矿床在成岩成矿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铌钽富集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进展.主要认识有:在地幔柱轴部,地幔苦橄岩部分熔融形成峨眉山高钛玄武质岩浆,其在岩浆房中发生分离结晶和液态不混溶作用,形成小规模的A型花岗岩和碱性-准铝质正长岩.底侵的幔源岩浆对流为基性辉长岩部分熔融提供大量的热能,形成广泛分布的过碱性-准铝质正长岩和花岗岩.与此同时,少量新生地壳或扬子板块基底参与部分熔融过程则会形成过铝质花岗岩.研究表明,铌钽元素富集过程受岩浆结晶分异和热液交代两个演化阶段共同控制.源自地幔的碱性岩浆通过结晶分异作用优先结晶出斜长石、角闪石、磷灰石等矿物,导致Nb、Ta元素在正长岩体中得到初步富集.从岩体中出溶的富F-Na热液交代原岩,并发生钠长石化、霓石化、萤石化等蚀变作用.早期岩浆成因的铌钽矿物因交代而裂解,使Nb、Ta元素被重新活化、迁移、沉淀形成热液烧绿石和榍石.

    碱性岩岩石成因热液蚀变Nb-Ta矿化攀西地区

    庙垭碳酸岩-碱性岩型铌稀土矿床成矿作用及与国内其他典型矿床对比

    王祥发万传辉王帅君刘冬勤...
    462-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稀土元素(REE)和铌(Nb)等战略性关键金属主要赋存在碳酸岩和(或)碱性岩体中.因此,碳酸岩-碱性岩型铌稀土矿床成矿作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以湖北庙垭碳酸岩-正长岩型铌稀土矿床为例,详细综述了其矿床地质、成岩成矿年代学及矿床模式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并以"比较矿床学"的方法,将其与国内其他典型碳酸岩-碱性岩型铌稀土矿床进行了对比.通过系统对比,本文指出地幔源区富集组分、岩浆演化程度以及岩浆期后热液流体作用程度的差异是控制碳酸岩-碱性岩型铌稀土矿床成矿差异性的关键因素.庙垭铌稀土矿床由于相对低的热液流体作用程度,稀土品位相对偏低导致稀土资源的经济性偏低.对庙垭铌稀土矿床的开发利用应以其中丰富的铌资源为重点进行攻关,在当前高的铌对外高依存度形势下有望改善我国的铌矿资源格局.

    庙垭碳酸岩-碱性岩关键金属铌稀土比较矿床学

    国际铌钽供需资源形势分析及对国内铌钽矿业发展的启示

    甘正勤杨潇石威王鼎...
    481-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铌和钽是高科技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稀有金属,但中国铌钽资源形势不容乐观.全球钽资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巴西,而铌资源则主要集中在巴西.在铌钽资源出口方面,刚果(金)、卢旺达和尼日利亚三国在钽资源供应中占据重要地位,供应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二;而全球铌供应主要依赖巴西.在铌钽资源消费方面,美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钽消费占全球钽消费的近 40%,中国因其庞大的粗钢产量成为全球铌消费的领跑者.在供需关系中,中国对铌和钽的资源对外依存度分别约为 99%和 93%.铌钽作为中国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业原料,用途多样、前景广阔.中国的科技发展对铌钽市场的稳定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多方面促进产业链发展.因此,需加强地质勘查、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方案、推动产业链升级、加强二次资源回收技术攻关、构建战略储备体系等措施.这些措施将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稳定市场供应、促进产业升级,实现铌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资源形势全球供需格局国内资源形势

    广西大明山地区六梨钨矿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矿机制

    李活松张启连韦访辛晓卫...
    491-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大明山地区六梨钨矿找矿潜力大,本文通过矿体、矿石特征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探究其成矿机制.钨矿体受断裂控制,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网脉状钨矿石,偶见云英岩型钨矿石.成矿期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早阶段为辉钼矿—云英岩阶段,晚阶段为白钨矿—石英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以水溶液流体包裹体(W型)为主,偶见CO2-H2O流体包裹体(C型)和纯气相流体包裹体(PC型);流体均一温度为 140~382℃,平均 263℃;盐度 0.18wt%~12.68wt%NaCl,平均 4.83wt%NaCl;密度为0.62~0.98 g/cm3.包裹体气相主要成分为CO2、H2O,均为低峰值,结合闪锌矿-黄铜矿固溶体分离温度,成矿流体为低盐度、中高温、低CO2 流体,属于H2O-CO2-NaCl体系.白钨矿—石英阶段(晚阶段)是本矿床的主成矿阶段,六梨钨矿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的平均均一温度具有降低的趋势,均一温度降低是成矿的主要机制.

    石英网脉型钨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降低成矿机制六梨钨矿广西大明山

    江西省冷水坑斑岩型矿床控矿地质体三维地质特征

    王立立陈祺曾闰灵欧阳永棚...
    504-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西省冷水坑银铅锌矿田处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拼接带南侧,武夷银多金属成矿带和钦杭成矿带的交汇部位,为我国重要的银铅锌矿田.本文基于矿田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和钻孔柱状图等地质资料,运用GOCAD软件,建立了矿田斑岩体、断裂和矿体的三维模型以及矿体的品位模型,直观地展示了各成矿地质体相互关系.上述模型表明斑岩型矿体主要产出于花岗斑岩的前缘带和主体带;Ag品位分布具有空间差异性,高品位值主要分布在矿体的上部,Pb和Zn的品位分布相对均一;矿体主要产于断裂F1 和F2 之间,且矿体和花岗斑岩体产状均明显受断裂控制.冷水坑银铅锌矿田成矿地质体三维模型的建立为后期矿田深边部找矿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尤其对其外围及深部隐伏斑岩型矿体的寻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冷水坑矿田银铅锌矿床斑岩型矿体三维地质模型控矿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忠平1井奥陶系乌拉力克组笔石生物地层划分

    王传尚胡勇危凯
    519-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页岩气勘探在忠平 1 井首获突破,该井黑色页岩的划分与对比是下一步页岩气选区评价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岩心笔石化石的研究,在该井乌拉力克组自上而下建立了Nemagraptus gracilis带和Jiangxigraptus vagus带,并与露头区奥陶系同期地层进行对比,揭示了盆地西缘奥陶系乌拉力克组黑色页岩具有穿时分布的规律,进而为页岩气选区评价提供了精准的时间标尺.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乌拉力克组忠平1井笔石分带黑色页岩穿时

    长江砾石层及其区域对比

    陈立德邵长生
    528-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江中下游干支流广泛发育早更新世古砂砾石层堆积,如长江支流发育雅安砾石层、白沙井砾石层,干流沿线则发育宜昌砾石层、阳逻砾石层、九江砾石层、安庆砾石层和雨花台砾石层等"长江砾石层",这些砾石层的时代均为早更新世而不是中新世或上新世.此外,南京及六合地区广泛发育中新世或上新世有玄武岩夹层的洞玄观组、六合组和黄冈组等含砾砂泥岩.长江砾石层及其与南京地区的中新世/上新世含砾砂泥岩的划分与对比,是长江贯通机制及其时限这一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的重要基础.

    长江砾石层雨花台砾石层中新世更新世

    油气管道横穿滑坡模型试验研究

    赵雅君张振永王东源江珂...
    538-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滑坡是造成长输埋地油气管道破坏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本文以浅层土质、横向滑坡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大尺寸小管径足尺模型试验,通过模型箱加载装置控制斜坡坡度和位移,对油气管道横穿滑坡时管道的受力响应规律和变形破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斜坡坡度大于 20°时,管道应变增幅变大;管道跨中发生局部屈曲,整体呈梁式对称弯曲破坏形式,试验极限压应变值与DNV(挪威船级社)规范和国内规范计算值基本一致;管道处于弹性和弹塑性阶段时,管道轴向应变的试验值与数值模拟(PSI模型和实体单元模型)结果基本一致,管道屈曲破坏时试验值显著大于数值模拟结果.本研究对于山区油气管道敷设和滑坡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油气管道滑坡模型试验轴向应变

    基于景观类型及其生态风险评价的巢湖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建议

    李月彭博林韶恺李洋...
    548-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合理地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维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优化巢湖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分区,本文以该流域2010 年、2016 年、2022 年 3 期景观类型遥感数据为基础,通过景观风险评价模型,研究巢湖流域近年来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并结合自然本底特征提出了巢湖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分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2010~2022 年,巢湖流域低风险小流域数量在减少,较低风险小流域数量后期开始增加,中等风险小流域在增加,较高、高风险小流域数量有减少趋势.对比发现,景观生态风险在区域各主要流域内部及主要流域之间差异性较大,但同一流域变化等级未出现越级变化现象,均为相邻等级之间转化,因此,同一主要流域景观生态风险随时间变化特征差异较小.基于巢湖流域自然本底及景观风险时空变化特征,提出了"两区、三廊、四片、两带"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分区优化建议.

    巢湖流域景观类型景观风险评价生态安全格局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