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陈洪清

季刊

2097-1362

2273646603@qq.com

0898-66211912

570208

海南省海口市沿江三西路17号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ainan Open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 本刊是国内统一发行的国家正式学报类期刊,是海南唯一的以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为主的刊物,是所有有志于电大现代远程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教学、管理、技术和研究人员的科研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善用"大思政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李婷婷曹胜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之间存在双向驱动的内在联系,二者在培养新型劳动者上高度契合。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需求,"大思政课"需在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创新精神、锤炼实践技能等多方面持续发挥育人优势作用,包括"大视野""跨时空"和"新手段"。通过全面阐释新质生产力理论,联动融活优质育人资源,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等具体措施,培育出能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人才。

    大思政课新质生产力赋能

    新质生产力理论的生成逻辑、本质内涵与价值意蕴——基于马克思《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石泽平王思鸿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科学技术、生产力理论以及未来社会经济关系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其中的科学技术思想和生产力思想,对于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理论的生成逻辑、本质内涵,全面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价值意蕴具有重要意义。

    新质生产力《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新质生产力驱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路探析

    潘伟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充沛动能,科学理解新质生产力驱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逻辑,深入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质生产力通过创新引领,重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范式;通过融合赋能,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发展水平;借助数智转型,开启职业教育数字化新阶段。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健全制度体系,革新育人模式,拓展服务领域,以构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优势。

    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人才培养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 心 要义、实践要求及重大意义

    李海彬郭广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对兼具贯通性与层次性的阶段性文化使命的阐释中,揭示了涵盖繁荣文化的具体道路、建设文化强国的阶段性战略以及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未来发展蓝图在内的核心要义;在对实现文化使命路径方法的勾勒中,明确了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内生力量,以秉持开放包容为基本理念以及以守正创新为科学方法的具体实践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既通过"文化主体性""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时代诠释在理论层面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又在现实维度从政治方针、根本动力等方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更在世界视野中为推进各国文化发展和全球文化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主体性

    伟大建党精神视域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理路

    赖龙波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都具有重要地位。二者具有紧密的逻辑联系,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贯穿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要义;另一方面,伟大建党精神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它使现代化由被动转入主动,并为之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以伟大建党精神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奋力推进改革开放的纵深拓展;激发斗争精神,打赢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锤炼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定力,不断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

    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逻辑理路

    ChatGPT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风险及应对

    张宇晴胡恒钊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ChatGPT拥有高效的内容整合和互动问答能力,可在文本生成和聊天对话两个功能层面上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使这一领域步入"人机协同、要素联动、高效反馈"的崭新阶段。然而,作为还处于发展初期的事物,ChatGPT易引发主流意识形态偏差、主体性缺失、隐私泄露、学术伦理和人际淡化等风险。为有效规避风险,需要从教师、学生、高校和社会四方面着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ChatGPT思想政治教育人工智能数字化应对策略

    从《黑神话:悟空》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海"路径

    谢辉强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游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载体,以及我国文化"出海"的重要渠道之一。《黑神话:悟空》作为国内首款3A游戏大作,打破了长期以来欧美国家3A游戏的"垄断",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辟了新路径。研究聚焦《黑神话:悟空》,切入文化的精神内涵、媒介形式、传播手段等维度,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游戏中的传承脉络与创新机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黑神话:悟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出海"

    "亚圣"抑或"俗儒":孟子多元形象的历史考察

    张宏锋程雨汐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历史长河中,孟子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变迁过程,并呈现多元化特点,具体表现为"俗儒"与"亚圣"形象的交替演进。起初,孟子的"俗儒"形象为"不懂礼仪""不尊诸侯""好辩""言行不一""迂阔"的匹夫,此后演变为"不尊周室""离经叛道""盗卖仁义""怀言未尽"的罪人。与之相对,孟子的"亚圣"形象最初是"辟异端""传儒道"的贤者,而后演变为"续道统""崇仁义""性善尽心""存心养性"的圣贤,最终成为"良知良能"与"道问学"的圣人。在发展过程中,孟子引发了诸如是否为"迂阔之人""不尊重君主之人""善于诡辩之人"等争议,不同的政治背景及学术流派对于儒家思想理解和侧重点的差异,也导致对孟子思想学说的评价不同,进而影响其形象。

    孟子形象俗儒亚圣多元化

    海南黎族乐舞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研究

    熊学峰周怡熊芳徵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黎族乐舞文化内涵丰富,民族特色鲜明,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及文化存续的现实意义。其当代价值表现为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本源价值、乡村振兴的文化助力价值、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价值及教育教学开发的资源价值多个方面。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黎族乐舞文化在当代发展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一体多元"特色意义、黎族族群发展与融合的历史意义、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交流融合意义,以及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意义。

    海南黎族乐舞文化价值意义

    海南闽语的句法类型特点

    沈冰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海南闽语进行历时与共时的考察,并与其他地区的闽语等汉语方言及周边民族语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海南闽语的句法类型特点。研究发现,海南闽语与福建、台湾、广东潮汕、广东雷州等地区的闽语在句法特征上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且海南闽语具有不少与周边壮侗语相似的句法特征,是一种典型的SVO型语言。

    海南闽语壮侗语句法类型句法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