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融科技时代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融科技时代
广州银行电子结算中心
金融科技时代

广州银行电子结算中心

月刊

2095-0799

hnfc@21cn.net

020-87518462

510620

广州市天河东路19号401-404室

金融科技时代/Journal Financial Technology Time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展示海内外华南、港澳地区金融电子化、信息化最新动态及发展趋势;反映现代金融科技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推广计算机和网络数据通信在华南地区金融系统的应用,坚持面向金融业和IT业,竭诚为广大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工作者服务,为我国金融电子化、信息化建设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年致辞

    蒋鸥翔
    5页

    以数字科技驱动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数字金融革新——基于技术经济学的视角

    陆岷峰
    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重视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和数字金融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角色.作为数字技术与金融交汇的前沿,数字金融在我国的金融数字化转型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彰显出在新时代金融重新定义中的重要贡献.文章基于技术经济学理论,对数字科技在数字金融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其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创新应沿6个关键路径展开:以数字科技驱动持续创新;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改善金融科技的政策环境;增强数字金融的普惠效能;提升数字金融的安全性以及深化国际合作.这些路径的执行将助力以数字科技为核心动力的金融革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式现代化数字金融技术经济学数字科技金融革新

    深化数智赋能、发展数字金融的创新路径研究

    李小庆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金融机构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度契合数字化转型趋势,加强数业融合、数智融合,培育金融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形成"数字技术-数智赋能-数字金融"的创新范式.文章分析了数字金融的内涵、特征以及培育金融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金融的思路,论述了如何通过深化数智赋能发挥金融新质生产力效用,指出了深化数智赋能发展数字金融的创新路径,并提出了全面释放数智效能推进数字金融场景建设的方法,为金融机构构建新业态、打造新模式,着力推进推动数字金融的蓬勃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数字金融新质生产力数智赋能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大数据

    如何做好个人金融网络安全信息保护

    陈卫兵范志文俞檑芳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时代,个人金融服务的在线化和移动化趋势在给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网络安全隐患.文章从技术防护、用户行为规范以及金融机构的安全责任等多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有效地保护个人金融网络安全信息.未来,随着量子计算、物联网和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将面临新的挑战.通过持续改进和动态防御,构建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可以有效应对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确保个人金融信息的安全与隐私.

    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网络安全密码管理恶意软件多因素认证数据隐私网络钓鱼

    中小银行数据安全体系建设规划研究

    廖俊杰邓志文李铁臣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商行和农商行的数据安全技术工具缺少、科技投入有限和人才紧缺等现状,以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为抓手,结合银行自身的战略规划、规章政策、组织架构、管理流程,规划适用于行内现状的数据安全建设目标、实施路径,基于"打基础""建运营""健体系"三阶段实施路径进行建设,并对应用系统按重点先上、急用先上、逐步纳管、全面纳管的策略安排进行落地管控,逐步建立银行数据安全体系,使银行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治理安全体系建设规划中小银行数据安全体系

    企业数据本地化实现路径探析

    陈小辛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企业数据本地化的实现路径,首先介绍了数据跨境监管的趋势,随后探讨了数据本地化的影响和好处,接着分析了数据本地化的路径选择和实现步骤,包括路径选择、实施步骤以及应用系统数据本地化关注重点,并介绍了企业数据本地化的重要性和实现方法.

    数据本地化数据出境数据合规

    金融科技赋能转型金融:影响机制、现实困境及对策建议

    王亚玲苏丹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大力发展转型金融,推动高碳行业低碳转型.金融科技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转型金融的普惠性和效率,降低转型风险.为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赋能转型金融的作用,政府需要制定支持性政策,建立协调统一的监管体系;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创新转型金融数字产品,强化内部风险控制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高碳企业需要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推进低碳转型与数智化转型有机融合.

    金融科技转型金融高碳产业绿色低碳

    对农发行数字金融价值提升的思考

    赵琨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数字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做好数字化转型成为金融行业加强系统建设、提升经济价值创造的重要课题.文章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例,就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分析其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数字金融价值提升的方向和策略.

    数字金融数字化转型集约化

    征稿启事

    广东金融科技时代杂志社
    46页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欣刘鹤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类型及重要性,指出了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的原则,分析了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问题,并就如何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问题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