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

陈晓阳

双月刊

1001-411X

journal@scau.edu.cn

020-85280069

510642

广州五山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华南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农业各相关学科科研活动、学术动态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综述,为农业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服务。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为国内所有农业文摘期刊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的固定刊源;长期以来被国际著名的《CAB》、《Zooloical Record》、《CA》、《AGRIS》等收录。现任主编为骆世明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花紫薇幼苗对水分胁迫及解除的生长响应

    陈俊廷翁殊斐梁丹王桢珍...
    550-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水分处理对抗性树种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生长的影响,探究大花紫薇形态性状的响应机制,为抗性园林树种的选择及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花紫薇的 1 年生幼苗为材料,设置干旱(DR)、水淹(WL)、水淹-干旱交叉(WD)和对照(正常浇水,CK)4 种水分处理,开展 30d水分胁迫试验,随后解除水分胁迫,并维持DR、WL、WD处理组植株的土壤水分在CK水平,进行为期 30d的恢复生长,测定水分胁迫及解除后植株的叶性状、根系性状和生物量指标。[结果]DR、WD胁迫终期和WL恢复终期的总叶面积相较CK显著下降;3 种水分胁迫处理的叶组织密度在胁迫终期相较CK显著上升,比叶面积在恢复终期显著下降。胁迫终期时,WL和WD处理提升了细根根长占比和细根表面积占比;恢复终期时,DR、WL、WD处理的细根表面积占比分别比CK升高了 9。59%、12。42%、13。57%;胁迫终期和恢复终期时,WL处理的比根长和比根面积显著高于CK。胁迫终期时,3 种水分胁迫下的植株增加了对茎的生物量分配,且WL处理植株生长的不定根占总根系生物量的 26。95%;DR胁迫终期和恢复终期的根系生物量分配显著升高,根冠比分别相比各自CK提升了 40。93%和 70。06%。相关性分析表明,叶性状间、根系性状间分别存在权衡关系;根长、根表面积与叶组织密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大花紫薇叶-根系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短期的水分胁迫对大花紫薇幼苗根系生长具促进作用,使其更好地适应城市园林绿地复杂多变的水环境。

    大花紫薇园林树木水分胁迫叶性状根系性状生物量

    不同良种杜仲叶主要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与综合评价

    王琦杜庆鑫孟益德杜兰英...
    558-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叶在医疗、保健、食品及无抗养殖等领域有广泛用途。通过比较不同良种杜仲叶主要营养成分的差异及动态变化,筛选优质叶用杜仲良种资源,为杜仲叶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利用HPLC法和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 13 个良种不同生长期杜仲叶 9 种重要活性成分和 15 种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开展不同良种杜仲叶的营养评价。[结果]与槲皮素、桃叶珊瑚苷和京尼平苷酸相比,原儿茶酸、芦丁、绿原酸、紫云英苷、山奈酚以及松脂素二葡萄糖苷的含量在不同良种杜仲叶之间差异较大;不同良种同一活性成分含量的生长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3 个良种杜仲叶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为 0。40~0。45,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为 0。66~0。82;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 5 种氨基酸的动态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亮氨酸等 9 种组分的含量可作为杜仲叶营养价值的评判指标。[结论]13 个良种杜仲叶的氨基酸组成和比例均达到理想蛋白质模式的标准。'华仲 10 号''华仲 24 号''华仲 13 号''华仲 30 号''华仲 12 号'是优质的叶用杜仲良种资源,在规模化提取和利用杜仲叶黄酮类时应优先选用'华仲12号''华仲24号'良种。

    杜仲活性成分氨基酸动态变化隶属函数叶用良种

    柚木幼林期生长与分枝性状的无性系变异与选择

    潘栋康罗蓉霞杨保国周文龙...
    569-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柚木Tectona grandis无性系生长与分枝性状遗传变异及相关性,综合评价并筛选速生、优良枝型的柚木无性系。[方法]调查位于广西凭祥市的 19 个 5 年生柚木无性系的生长和分枝性状,进行重复力估算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每个无性系的综合得分。[结果]柚木无性系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P<0。001),变异系数 28。2%~38。8%,重复力 0。821~0。863;不同无性系间平均分枝角度、分枝基径和分枝长度呈极显著差异(P<0。001),变异系数 16。3%~57。9%,重复力 0。497~0。817;生长和分枝性状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利用主成分得分值大小和 15%的入选率,兼顾生长和分枝性状,选出了3 个优良的柚木无性系(7765、6601、7703),其综合得分大于对照,它们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5。68 m、6。20 cm和 11。52 dm3,分别比相应均值提高了 10。65%、15。39%和 31。51%,选择后现实增益分别达到了9。07%、10。69%和 30。20%。[结论]5 年生柚木无性系间生长与枝条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有较高的改良潜力。生长和分枝性状受中等至较强的遗传控制。通过对 5 年生柚木无性系综合评价,选出了 3 个速生且分枝特性优良的柚木无性系,可作为优质柚木无性系材料在桂西南地区推广种植。

    柚木无性系分枝性状遗传变异综合评价幼林期

    苹果园内无人割草机多机协同作业路径优化算法

    谢金燕刘丽星杨欣王潇洒...
    57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高新型苹果园内多台无人割草机协同作业时的工作效率。[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IGA),为每台割草机分配并优化作业路径。根据实际无人割草机作业情况,以总转弯时间和作业时长为综合优化目标,构建无人割草机多机作业路径优化模型。通过设定任务阈值,引入改良圈策略和Metropolis准则改进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以求解模型。[结果]仿真试验结果表明,IGA为每台割草机分配的任务量均衡,与GA相比,IGA优化后的矩形果园路径平均总转弯时间和作业时长分别减少22。89%和 19。36%;与分区作业相比,IGA优化后的矩形果园路径平均总转弯时间和作业时长分别减少45。53%和 10。68%。在梯形果园中,IGA不受果树分布影响,与GA和分区作业相比,平均总转弯时间分别减少14。38%和 34。08%,平均作业时长分别减少 23。71%和 10。07%。[结论]所提出的IGA性能更好,能有效优化机群的作业路径,缩短作业时长,提高作业能力。

    路径优化无人割草机协同作业遗传算法苹果园

    三七种植土壤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标定

    王法安曾悦张兆国解开婷...
    588-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获取三七Panax notoginseng种植土壤与触土部件相互作用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方法]基于Hertz-Mindlin with JKR接触模型建立三七种植土壤离散元模型并进行参数标定。首先,以土壤颗粒间及土壤-65Mn钢板间的JKR表面能、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动摩擦系数为试验因素,以土壤堆积角、土壤在 65Mn板上的滚动距离为评价指标。其次,采用基于Box-Behnken的响应面优化方法建立土壤堆积角、滚动距离回归模型。[结果]对回归模型进行寻优,得到仿真标定的土壤颗粒间JKR表面能、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最优值分别为 14。88 J/m2、0。53、0。46 和 0。150,标定的土壤-65Mn板间JKR表面能、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最优值分别为 7。02 J/m2、0。59、0。57 和 0。058。通过三七挖掘铲仿真试验与土槽试验对比分析得到,挖掘铲受X、Y轴方向平均阻力仿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分别为 9。91%、8。78%。[结论]标定的离散元土壤模型参数准确度高,研究可为三七收获机触土部件及装备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三七离散元法参数标定堆积角JKR接触模型

    大蒜四行播种机播种监测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王永健高涵李骅周建旗...
    598-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江苏省大蒜种植农艺要求,设计研发一种四行大蒜播种机的实时播种监测系统,融合多种传感器技术,以实现对大蒜播种过程的实时监测,为后续机械或人工补种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 4DS-4 四行大蒜播种机为基础,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监测系统的设计和选型,包括播种机作业速度监测模块、播种监测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等;监测系统以STM32F103 单片机为主控制器,应用多种传感器技术,根据播种机作业速度和漏种监测的原理,编写播种系统监测程序,实现大蒜播种机作业信息的采集;最后对监测系统进行台架试验完成对监测系统的调试,并利用土槽试验进行测试和验证,检测播种监测系统在实际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结果]台架试验表明,当播种机的播种速度为 1 km/h时,已播监测准确度可达 96。7%,漏播监测准确度可达 97。4%,满足了播种监测系统性能指标需求;土槽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作业速度下,监测系统测量的播种量相对误差为 2。4%~5。2%、平均相对误差为 3。86%,漏播量相对误差为 2。1%~5。9%、平均相对误差为 4。06%。[结论]该播种监测系统能在长时间的持续工作过程中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满足了大蒜播种机监测系统的要求,能够实现播种过程的实时监测。

    大蒜播种机智能化漏种监测实时监测传感器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玉米LAI监测研究

    陈盛德陈一钢徐小杰刘俊宇...
    608-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更高效估测玉米LAI的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模型,实现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快速预测估算。[方法]以全生长周期的玉米植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光谱遥感无人机获取玉米植株影像并实地采集玉米LAI,利用多光谱信息研究植被指数与玉米LAI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选择相关的植被指数;分别使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SVM)、随机森林回归算法(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和基于鲸鱼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优化的随机森林算法(WOA-RF)构建玉米LAI预测模型,通过分析对比,选择最优预测模型。[结果]筛选出的植被指数NDVI、NDRE、EVI、CIG与LAI呈极显著相关(P<0。01),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SVM模型、RF模型和WOA-RF模型的预测模型,R2 分别为 0。873 2、0。878 0、0。917 7 和 0。940 8,RMSE分别为 0。277 5、0。236 5、0。209 0 和0。128 7。[结论]基于WOA-RF的玉米LAI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能够满足玉米生产的需要,对玉米生长期间的种植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无人机(UAV)遥感多光谱玉米叶面积指数(LAI)监测

    基于ZEMAX的柚果内部品质光谱无损检测光路仿真与试验

    陈鑫徐赛陆华忠梁鑫...
    618-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决柚果Citrus maxima在无损检测中采集的光谱信息较弱、柚果内部品质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方法]采用ZEMAX软件对光谱无损检测光路进行光学仿真,并搭建实物装置进行测试与验证。为进一步验证该光路对柚果内部品质的无损检测效果,采集 400~1 100 nm波段 132 个柚果光谱数据,理化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进行训练建模和测试验证。[结果]最优光路参数为:灯珠数量为 7、柚果与光源间距为 2 cm,探测器与柚果间距为 0。5 cm。通过Savitzky-Golay(SG)平滑和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预处理,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特征选择,建立柚果糖度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预测模型,训练集R2 和RMSE分别为0。81和0。85,测试集R2 和RMSE分别为 0。81 和 0。89。[结论]本研究得到的柚果光谱无损检测光路参数可用于柚果内部品质的无损检测,检测效果较好,也为其他大尺寸水果内部无损检测提供了参考。

    柚果ZEMAX光路优化光学仿真无损检测建模识别

    华南农业大学115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

    华南农业大学
    后插1页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征稿简约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