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杨春明

双月刊

1000-2537

xbz@hunnu.edu.cn

0731-88872473

410081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湖南师范大学内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业科学、资源与环境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理科教师及研究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体化厌氧-变级数缺氧/好氧循环流污水处理装置中试研究

    姚望蒋剑虹唐清畅翟云波...
    97-10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村镇污水处理技术与装备的不足,开发出适用于村镇污水处理的新型一体化厌氧-变级数缺氧/好氧循环流(A-(AO)n)同步脱氮除磷、沉淀分离技术与装备,以长沙某污水提升泵站沉砂池的出水作为处理对象开展中试实验.对好氧区不同溶解氧、填料填充比和分区进水条件下装置污水处理效能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好氧区溶解氧控制在 1.5~2.0 mg/L,好氧区填料填充比为 30%时,装置的脱氮除磷效果最佳.在不外加碳源且不投加化学除磷药剂的条件下,出水水质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好氧区投加悬浮球填料后,系统中微生物总量和多样性明显提高,为系统中发生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现象创造了条件.

    生活污水一体化设备变级数缺氧/好氧循环流工艺脱氮除磷

    土壤微塑料与重金属复合污染机理及其植物生理效应研究进展

    黄硕霈谭长银涂晨曹雪莹...
    10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塑料能够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形成复合污染,改变单一污染物的环境行为,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本研究综合评述了土壤微塑料与重金属的复合污染机理、关键控制因素及其对植物的生理影响.土壤中的微塑料可作为载体吸附重金属,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改变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行为,且该过程与微塑料种类、形貌、粒径、老化程度以及重金属种类、浓度、生物有效性等因素密切相关.土壤微塑料与重金属能够吸附在植物表面或进入植物体内,影响植物生长,改变光合作用强度,诱导氧化应激和抗氧化活性酶变化,影响植物代谢和营养吸收等.同时,植物体内富集的微塑料与重金属可沿食物链进行迁移,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本文最后对土壤微塑料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土壤-植物系统微塑料重金属复合污染生理效应

    纳米金/含硫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有机污染物催化还原性能研究

    何子林陈怡曼王倩芳何婧...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硫辛酸改性纤维素,吸附氯金酸,以硼氢化钠还原氯金酸,制备一系列纳米金/含硫纤维素复合材料,然后对所制复合材料进行热及氧化处理得到最终复合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AES)等表征手段对复合催化剂结构及组成进行分析,发现氧化处理使得载体表面金含量提高.在对硝基苯酚(4-NP)催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处理后复合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在金负载量为 2%(质量分数),4-NP为 3 mL,硼氢化钠与 4-NP物质的量之比为 400∶1,催化剂质量为 3mg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r可达 1.941 min-1,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4 次.此外,该复合催化剂对偶氮及杂环染料也表现出良好的催化还原性能.

    纤维素硫辛酸金纳米粒子对硝基苯酚催化还原

    一类分段线性连续动力系统的边界混沌分岔

    王磊张晓倩
    121-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一类三维分段线性连续系统从稳定平衡点突变到混沌不变集的边界平衡点分岔现象.首先,验证了同宿轨和异宿轨的不存在性,从而说明系统的混沌现象是非Shil'nikov混沌.进一步,通过在切换面上寻找合适的Poincaré截面,并通过两个子系统混合流作用建立二次返回Poincaré截面映射,再利用拓扑马蹄理论,给出系统混沌不变集存在性的计算机辅助证明.

    分岔渐近稳定混沌拓扑马蹄分段线性系统

    桩柱在重锤冲击下的理论计算分析

    肖珍吴晓李政刘意中...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桩柱在重锤冲击下的理论计算.建立了重锤对桩柱冲击的动力方程,利用桩柱顶位移对时间导数,与桩柱顶位移对位置导数的关系,推导出了重锤对桩柱顶的冲击力公式.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对计算冲击荷载具有较高的精度.

    桩柱重锤冲击动力方程波动法

    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区系分析

    宁帅军何静周琼陈湘颖...
    13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多样性,于 2022-2023 年采用样线法,对借母溪的 10 条样线进行系统调查,并对不同生境和类群的蝴蝶进行物种多样性和区系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在借母溪国家自然保护区共记录蝶类 127 种,隶属于 5 科 77 属.其中,蛱蝶科物种最丰富(70 种,占 55.12%),其次为灰蝶科(23 种,占18.11%),另外还记录弄蝶科 15 种(占 11.81%)、凤蝶科 11 种(占 8.66%)、粉蝶科 8 种(占 6.30%).不同样线的蝶类多样性存在差异,其中,陈家溪样线多样性指数最高(3.269),袁耳坪样线多样性指数最低(2.033).不同蝴蝶类群中,多样性指数以蛱蝶科最高(2.838),凤蝶科最低(1.579);丰富度指数以蛱蝶科最高(10.170),粉蝶科最低(1.006);优势度指数则粉蝶科(0.362)最高,蛱蝶科最低(0.256).各样线的优势种类随生境和植被的不同而有差异,菜粉蝶Pieris rapae Linnaeus、完璧矍眼蝶 Ypthima perfecta Leech、宽边黄粉蝶Eurema hecabe Linnaeus、酢浆灰蝶Pseudozizeeria maha Kollar、飞龙粉蝶Talbotia nagana Moore、波蚬蝶Zemeros flegyas Cramer、蓝凤蝶Papilio protenor Cramer等分别为不同样线和不同季节的优势种;另外,菜粉蝶为借母溪自然保护区的优势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蝴蝶以东洋种最多,有75 种(占59.06%);广布种次之,有50 种(占39.37%),古北种仅2 种(占1.57%).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为保护区的管理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生境优势种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征稿启事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