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符晓华

季刊

1673-016X

hnnms@126.com

0731-88912508

410006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湖,《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HD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彭源朱林芳曾英袁怀红...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疼痛发生的情况,探讨疼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2月在成都三家三级综合医院血透中心的345名M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GAD-7焦虑自评量表、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9)、Frail量表对其进行疼痛、焦虑、抑郁、衰弱评估及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的345名MHD患者,其中男性209例(60.6%)、女性136例(39.4%)、轻度疼痛156例(45.22%)、中度疼痛148例(42.90%)、重度疼痛41例(11.88%);MHD患者VAS总分(3.81±2.25)分、衰弱总分(2.10±1.76)分、焦虑总分(4.71±4.49)分、抑郁总分(6.63±5.84)分;有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衰弱(OR=1.163,95%CI:0.008~0.294)、焦虑(OR=1.093,95%CI:0.022~0.156)、抑郁(OR=1.054,95%CI:0.001~0.105)、家庭支付医疗费用能力(OR=2.307,95%CI:0.126~1.546)是患者疼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MHD患者疼痛发生率高,衰弱、焦虑、抑郁、家庭支付医疗费用能力是MHD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建议医务人员对MHD患者的疼痛情况予以及时评估,多学科个性化干预,精准护理,以提高MHD患者的生存质量.

    血液透析患者疼痛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机器人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

    黄飞龙李亮张翼胡桂...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机器人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功能、泌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直肠手术的179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纳入排除标准后,将患者分为机器人组(37例)和腹腔镜组(44例),进行长达1年时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肛门功能、泌尿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无中转开腹、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资料、手术情况、围手术期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器人组术后1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腹腔镜组;吻合口瘘、肠梗阻、术后1年再次手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功能评分和总体健康状况评分术前比较,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机器人组的经济困难评分高于腹腔镜组,机器人组的整体恶心呕吐症状评分高于腹腔镜组,术后3月,机器人组较腹腔镜组,疲倦、便秘症状评分、身体功能、总的健康状况,均更具优势;术后6月和术后12月,机器人组患者均有着比腹腔镜组患者更好的总体健康水平;机器人组住院费用高于腹腔镜组.结论:与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治疗直肠癌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上具有优势.

    直肠癌腹腔镜机器人手术生活质量泌尿功能肛门功能

    HP根除治疗对儿童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苏聃张莉潘冬宁
    73-7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对儿童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这项横断面研究于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在本院进行.选择22名接受含铋四联疗法(bi-containing quadruple therapy,BQT)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作为BQT组,23例通过13C尿素呼气试验测试为阴性的无症状儿童被招募作为对照组.在研究前(第0周,基线时)、治疗结束时(第2周)、治疗后6周(第6周)和26周(第26周)收集粪便样本.使用基于16S rRNA基因测序对两组儿童肠道细菌组成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基线时,BQT组和对照组之间的α多样性(观察物种、Chao 1和Shannon指数)和β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线水平相比,BQT组患者在第2周的α多样性(物种丰富度、Chao 1和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并在第26周恢复到基线水平.PCoA分析显示,与基线相比,第2周BQT组(r=0.998,P=0.001)的粪便微生物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并在第6周(r=0.051,P=0.12)和第26周(r=0.091,P=0.97)得到恢复.与基线水平相比,BQT组患者在根除后第2周的厚壁菌门[(48.23%±15.89%)vs(22.05%±11.88%),P<0.001]和拟杆菌门[(42.99%±15.19%)vs(1.47%±2.49%),P<0.001]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而变形菌门[(3.13%±3.24%)vs(74.61%±12.28),P<0.001]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与基线相比,BQT组中55个细菌属的丰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11个分类群显著增加,44个分类群减少.在第6周,总共87.3%(48/55)的显著改变得到恢复,在第26周,94.5%(52/55)的显著改变得到恢复.在第2周的BQT组中,几种有益分类群的相对丰度下降,包括拟杆菌属、粪大肠杆菌属、考拉杆菌属、罗氏菌属、双歧杆菌属以及经黏液真杆菌属.一些有害细菌类群的相对丰度增加,包括埃希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肠球菌属和链球菌属.结论:BQT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阳性儿童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的短暂性生态失调.这些变化在治疗26周后几乎恢复到根除前的水平.

    儿童肠道菌群幽门螺杆菌含铋四联疗法

    DLAT:一种新型肝细胞癌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陈巍杨尽晖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基酶(dihydrolipoamide S-acetyltransferase,DLAT)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为HCC的预后评估和药物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DLAT在HCC中的表达、预后价值以及相关生物学功能.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50例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分析DLAT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并进一步分析DLAT的预后价值.q-PCR检查HCC细胞系HepG2、Huh-7、SMMC-7721和人正常肝组织细胞系LO2中DLAT mRNA的表达.在HepG2细胞中转染si-DLAT(实验组)和si-NC(对照组),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DLAT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DLAT在HC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并与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DLAT在HCC中的高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和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密切相关.沉默DLAT后,HepG2细胞的增殖明显慢于对照组,凋亡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DLAT可作为HCC患者良好的预后标志物,并可能成为治疗HCC的新靶点.

    肝细胞癌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基酶预后标志物

    丙泊酚、依托咪酯分别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无痛气管镜硬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李娜杨明媛程庆好
    86-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丙泊酚、依托咪酯分别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在无痛气管镜硬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60例行无痛气管镜硬镜检查的患者分为丙泊酚(P)组及依托咪酯(E)组,两组均30例.P组实施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TCI,E组实施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TCI,比较两组入睡时间及苏醒时间,以及麻醉前(T0)、气管镜到达声门即刻(T1)、检查完毕即刻(T2)、检查完毕10 min(T3)的生命体征指标,记录应激状况,并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入睡时间及苏醒时间对比未见显著差异;与T0时刻比,两组T1、T2 时刻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心率(heart rate,HR)均升高,T3时刻上述指标较T2时刻均下降,T1、T3时刻,E组MAP、SpO2、HR均高于P组;E组注射痛、低血压发生率较P组低,两组恶心呕吐以及心动过缓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无痛气管镜硬镜检查中应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TCI,表现出了更好的麻醉效果,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方面优势明显,且注射痛、低血压发生率更低.

    无痛气管镜硬镜检查丙泊酚依托咪酯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效果

    洗涤红细胞输注与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用于AIHA的疗效及安全性

    赵朋云辛寒啸罗魏白晓静...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输注洗涤红细胞及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AIHA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49例,输注洗涤红细胞)、对照组(47例,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剂量均为0.1 U/kg,输注速度1~3mL/kg,隔日1次,3次输注为1个疗程,均连续输注2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血液指标变化,记录输注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结束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3.88%,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后头晕、气短、乏力等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高于对照组,而网织红细胞比例(Ret)、总胆红素(TBIL)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6%、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相比,洗涤红细胞可明显改善AIHA的临床症状、血液学与凝血功能指标,可进行推广.

    洗涤红细胞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液指标不良反应

    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GDM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肖凌艺廖丹罗红梅刘柏艳...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湘南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98例GDM患者分成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予以门冬胰岛素联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观察组予以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糖波动指标[24h内血糖波动标准差(SD)、日间平均绝对差(MODD)、最大波动幅度(LAGE)、平均波动幅度(MAGE)]、胰岛相关激素[C肽(C-P)、瘦素(LP)、内脂素(VF)、脂联素(APN)]、胰岛细胞功能[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敏感指数(ISI)、β细胞分泌功能(HOMA-β)]和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SD、MODD、LAGE、MAGE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C-P、APN、HOMA-β、ISI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VF、LP、FINS、HOMA-IR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对GDM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血糖波动,改善胰岛相关激素水平,促进胰岛细胞功能恢复,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妊娠期糖尿病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疗效血糖波动胰岛细胞功能

    CBT螺钉联合椎弓根钉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吴钊孙荣祥张勇军曾钊...
    98-10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经椎弓根皮质骨通道(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联合椎弓根钉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疾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进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CBT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术后VAS评分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的腰痛及下肢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但术后6月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月时的JOA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硬膜囊破裂、脑脊液漏、神经损伤、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6月随访X线片均未见未见螺钉松动、脱落、塌陷等情况.结论:应用CBT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技术进行腰椎内固定治疗老年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术区暴露范围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肌肉和软组织损伤小、螺钉把持力强等优势,早期疗效满意,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皮质骨通道腰椎管狭窄症椎弓根螺钉脊柱融合术疗效分析

    丈夫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倪萍彭景李华黄乐...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丈夫陪伴分娩对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1日—2021年11月1日在我院分娩的660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应用区组随机对照实验法分为干预组(丈夫配合助产士陪伴分娩)和对照组(仅助产士陪伴分娩).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和产后抑郁及焦虑等心理状况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中转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较对照组低;虽然干预组产妇产后抑郁及焦虑的发生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丈夫参与陪伴分娩可改善母胎分娩结局,但产后抑郁的发生率稍高,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仍需加强对参与陪产的丈夫进行培训与宣教,进一步规范丈夫陪产的流程,以提高分娩过程中夫妻双方的满意度及社会效应,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增加产妇再生育意愿.

    丈夫陪伴分娩分娩结局产后抑郁产后焦虑

    基于列线图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预后预测

    邓天娇蒋亚芬张青云武蓉...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开发和验证一种易于使用的评估工具,用于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短期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长沙市第四医院透析中心行规律透析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543名MHD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队列(380名)和验证队列(163名).使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预测因素,并构建列线图.利用C指数、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性能.结果: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3,95%CI:1.01~1.05)、透析龄(HR=0.95,95%CI:0.93~0.96)、血清铁蛋白<21.8 ng/mL(HR=0.68,95%CI:0.09~4.98)、274.66 ng/mL<血清铁蛋白≤ 500 ng/mL(HR=1.72,95%CI:0.94~3.12)、血清铁蛋白>500 ng/mL(HR=2.36,95%CI:1.50~3.72)有统计学意义.对列线图进行交叉验证,结果显示训练队列的C指数为0.802,验证队列的C指数为0.838,这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中的辨别能力较好(在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1年AUC分别为0.909和0.948;3年AUC分别为0.899和0.928).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的校准曲线显示校准良好,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结论:基于年龄、透析龄、血清铁蛋白这3个常见的临床指标,我们构建了 一个可以预测MHD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的列线图,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可用于临床实践.

    维持性血液透析列线图预测模型全因死亡率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