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符晓华

季刊

1673-016X

hnnms@126.com

0731-88912508

410006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湖,《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联动成像模式对结直肠小型无蒂锯齿状病变的诊断价值

    金雷李纯双陈丽萍陈传荣...
    107-11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联动成像(linked color imaging,LCI)对比窄带成像(narrow-band imaging,NBI)在结直肠微小锯齿状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项目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4年1月―7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664例患者,随机分为LCI组和NBI组.比较两组在结直肠微小息肉数量的检出率、肠道各部位息肉检出率,息肉不同山田分型检出率并进行相应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结果:LCI组微小息肉的总检出率高于NBI组,右半结肠微小息肉检出率LCI组高于NBI组;尤其在山田Ⅰ型病变的检出率上,LCI组显著高于NBI组.病理学结果方面,LCI组检出的炎性息肉和无蒂锯齿状病变数量均高于NBI组.结论:LCI技术在提高结直肠微小息肉,尤其是右半结肠微小息肉和无蒂锯齿状病变的检出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联动成像窄带成像结肠镜微小息肉无蒂锯齿状病变

    老年患者术后谵妄与围术期炎症因子变化及相关因素的关系

    姚毅真唐俊郑钰琪王芳...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后谵妄与围术期炎症因子变化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23年8月—2024年5月间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2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全麻组(G组)和区域阻滞(L组),各1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变化,应用Logistic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术后谵妄的单(P<0.05)因素及多因素.结果:G组患者术后谵妄共31例,发生率为23.85%,高于L组(17例,1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d血清IL-6、TNF-α及S100-β水平均高于术前,但两组术后3d 血清IL-6、TNF-α及S100-β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谵妄患者术前MMSE评分低于无谵妄患者,ASA分级、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IL-6、TNF-α及S100-β水平和高龄占比均高于或长于术后无谵妄患者;Logistic单因素分析结果:ASA分级、术前MMSE评分、手术时间、术后IL-6、TNF-α、S100-β、麻醉方式、高龄与术后谵妄有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麻醉方式(全麻)、术前MMSE评分、术后IL-6、TNF-α及S100-β、高龄为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术后谵妄与麻醉方式、术前MMSE评分、术后血清IL-6、TNF-α及S100-β、高龄等有关,通过监测上述因素,可为术后谵妄的防治提供参考.

    老年术后谵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中枢神经特异蛋白相关性

    UBE、TESSYS治疗伴中心型肥胖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罗潇雷超何依靓段先毓...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ilateral bi-channel endoscopic technique,UBE)、经皮椎间孔镜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TESSYS)治疗伴中心型肥胖的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1∶1原则,以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开展回顾性研究,将我院2021年9月―2023年6月行UBE手术的51例伴中心型肥胖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UBE组,将同期行TESSYS手术的51例伴中心型肥胖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TESSYS组.比较两组术中与术后相关指标、创伤应激[活性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腰疼和腿疼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Schizas标准分级、疗效良率及并发症等.结果:UBE组手术时间短于TESSYS组,术中出血、术后引流低于TESSYS组,术后下地和出院时间早于TESSYS组;UBE组术后1 d和3 d的活性氧、IL-1β、IL-8低于TESSYS组,GSH-Px高于TESSYS组;UBE组术后3 d和1个月腰疼和腿疼VAS评分、术后1个月ODI低于TESSYS组;UBE组术后1个月Schizas标准分级与TESSY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BE组优良率(98.04%)高于TESSYS组(82.3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TESSYS相比,UBE手术处理伴中心型肥胖的腰椎管狭窄症在手术实施、减少创伤应激、促进术后早期恢复、症状改善和功能预后方面具有优势.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中心型肥胖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应激功能预后

    Caprini模型预测高龄产妇发生产褥期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研究

    陈捷黄浩
    123-127,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Caprini模型在预测高龄产妇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中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通过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0月在本院生产且产后确诊为VTE的35例高龄产妇作为观察组,产后没有出现VTE的7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然后采用Caprini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对两组患者进行各项风险条目评分,通过t检验比较两组间Caprini评分差异,并通过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评估该模型下各项危险因素及危险分层情况,从而分析模型中产后VTE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危险分层与VTE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Caprini平均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卧床时间、肺功能异常情况、VTE家族史、流产史(包括不明原因或习惯性)、炎症性肠病史、腹腔镜手术6个因素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在年龄大于40岁、留置中心静脉通路、小手术、大型开放手术、腿肿胀、静脉曲张、VTE疾病史7个因素的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BMI、严重肺病、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或雌激素、妊娠或产后1个月等5个因素不具备可比性价值.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留置中心静脉通路、腿肿胀、静脉曲张是高龄产妇发生VTE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Caprini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对高龄产妇围产期进行VTE风险分层,当患者有留置中心静脉通路、腿肿胀、静脉曲张情况,预示高龄产妇围产期发生VTE风险显著增加,研究为高龄产妇围产期VTE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科学线索.

    高龄产妇深静脉血栓Caprini模型风险评估

    人循环T免疫指数及血小板参数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王静杨肖飞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来自活动期和非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的CD4+CD28null T细胞、血小板结合补体裂解产物(platelet bound complement split product,PC4d)水平变化,并评估它们作为疾病活动和治疗效果判断的生物标志物的意义.方法:这是一项在本院进行的单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6月,研究对象为15~70岁的90例SLE患者和22名健康对照.计算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以评估整体疾病活动;SLEDAI评分>4分的患者视为活动期SLE,其余患者被归类为非活动期SLE.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CD4+CD28null T细胞、PC4d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活动性SLE组患者更年轻,CD4+CD28null T、PC4d水平更高.活动性SLE组和非活动性SLE组患者的WHO分级、SLEDAI、CD4+CD28null T细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4+CD28null T、PC4d水平与SLEDAI呈显著正相关性(r=0.214,P<0.05;r=0.410,P<0.05).不同WHO分级的CD4+CD28null T细胞百分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WHO 5级的CD4+CD28null T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分级.与有治疗反应组相比,无治疗反应组的CD4+CD28null T、PC4d水平显著增加.ROC曲线显示CD4+CD28null T、PC4d预测活动期SLE治疗反应的AUC值分别为0.759(95%CI:0.604~0.914)、0.923(95%CI:0.832~1.000).结论:CD4+CD28null T细胞群扩增和PC4d水平升高与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并且二者可作为预测活动性SLE患者治疗反应的潜在候选生物标志物.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CD4+CD28nullT细胞血小板结合补体裂解产物治疗反应

    针刺联合循经点穴按摩和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黎晶晶邓丽明向娟姜凌辉...
    134-138,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循经点穴按摩、低度聚焦超声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母乳喂养门诊治疗的15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80).对照组仅进行头孢克肟常规消炎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刺联合循经点穴按摩和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连续治疗7 d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腺腺体恢复情况、细胞炎性因子水平;同时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SF-36评分和治疗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并根据症状、体征及炎症反应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后二组乳腺腺体组织结构基本恢复,边界清晰,边缘饱满、间质回声均匀,观察组情况更佳;治疗后超声低回声不规则区域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且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二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③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④观察组总有效率96.2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结论:针刺联合循经点穴按摩、低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针刺循经点穴按摩低强度聚焦超声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成人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徐政张玉静李宇航刘苏来...
    139-142,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探讨成年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湖南省某三甲医院2020年—2023年间收治的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t检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对血液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存在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9例患者中有78例患者病情好转,61例患者病情未好转.患者年龄19~79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情好转组的总胆汁酸、直接胆红素、肾小球滤过率高于病情未好转组,病情好转组的肌酐、尿酸、胱抑素C、钾、磷、凝血酶原活动度、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酶原低于病情未好转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肌酐(OR=2.92,95%CI:1.13~7.54)、总胆汁酸(OR=0.23,95%CI:0.05~0.95)、国际标准化比值(OR=8.73,95%CI:2.25~33.86)是急性肝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肌酐、国际标准化比值的异常升高可能会增加患者病情恶化的风险,总胆汁酸的升高可能会降低患者病情恶化的风险.结论:肌酐、总胆汁酸、国际标准化比值是急性肝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

    急性肝衰竭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

    中国中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识别模型:一项基于CHARLS数据库的研究

    曾毅群李伟陈睿鹏梁成照...
    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发病率逐年升高,正威胁着全球人类健康,本研究旨在构建简易高效的代谢综合征识别模型.方法:本研究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中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的人体测量学资料(2011年),最终纳入7552例受试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割为模型训练集与模型验证集,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MetS识别模型并构建列线图,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估列线图的筛查性能,应用决策曲线分析计算模型的净效益.结果:我国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MetS的患病率经年龄标化后为42.22%.模型显示,女性、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高收缩压、快脉搏、宽腰围、高BMI为MetS的危险因素.本模型C指数为0.864.列线图最佳阈值概率为0.407.训练集ROC曲线的AUC为0.864(0.854~0.874),验证集ROC曲线的AUC为0.857(0.842~0.873).当将阈值概率设置为0.407时,该模型的灵敏度为80%(95%CI:78.35%~81.67%),特异度为78%(95%CI:76.57%~79.51%).决策曲线分析显示,采用本模型进行MetS筛查时可使33人/每百人免除不必要的MetS确诊试验.结论:目前我国中老年人群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本研究构建的识别模型有助于中国45岁以上人群MetS患者的早期筛查.

    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识别模型列线图决策曲线

    剖宫产术后患者加速康复体位管理方案的构建

    谭美阳秀春
    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剖宫产术后患者加速康复(accelerated rehabilitation surgery,ERAS)体位管理方案.方法:研究小组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科学的文献筛选、文献评价及汇总,拟定剖宫产术后患者加速康复体位管理方案,通过专家会议对方案进行科学的论证,修正定稿.结果:剖宫产术后患者加速康复体位管理方案共包括7个体位管理目标、7个体位管理时机和36条体位管理内容.专家会议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Cr)为0.94,Kendall协调系数为0.24(χ2=26.10,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剖宫产术后患者加速康复体位管理方案咨询结果可靠,专家权威系数较高,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可为临床护士在促进剖宫产术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减少相关并发症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推进ERAS在产科的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剖宫产患者术后体位管理方案构建

    ICU护士主动性人格与工余塑造在精神气候与创新行为间的链式中介效应

    张振伟秦寒枝陈叶俊
    158-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主动性人格、工余塑造在精神气候对ICU护士创新行为影响机制中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5月抽取安徽省15家医院428名ICU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精神气候量表、主动性人格量表、工余塑造量表和创新行为量表进行调查,构建并检验链式中介模型.结果:ICU护士精神气候总分(69.50±19.75)分,主动型人格总分为(53.80±7.24)分,工余塑造总分为(32.51±5.89)分,创新行为总分(35.85±6.93)分.精神气候对创新行为的间接效应成立,总的间接效应为0.248;主动性人格的特定中介效应占总间接效应的37.50%;工余塑造的特定中介效应占总间接效应的36.69%;主动性人格和工余塑造在精神气候与创新行为中的链式中介作用占总间接效应的25.81%.结论:ICU护士创新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ICU护士主动性人格与工余塑造在精神气候与创新行为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建议护理管理者改善工作环境和组织文化氛围,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并创造增加工余活动的有利条件,进而提升护士创新行为水平.

    ICU护士环境精神气候工余塑造主动性人格创新行为中介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