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李桂源

月刊

1672-7347

xyxb2005@126.com;xyxb2005@vip.163.com

0731-84805495,84805496

41007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110号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75号信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为反映以本校为主的科研、医疗、教学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报道国内外医学新动态,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推动科技进步。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医学科研人员、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等医药学院校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库欣综合征高凝状态与静脉血栓栓塞风险

    刘宇珂唐宇谭惠文李建薇...
    825-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CS)是以高皮质醇血症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高皮质醇血症可诱发高凝状态,导致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风险增加.无论是垂体来源的库欣病(Cushing disease,CD),还是肾上腺来源的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依赖性CS,手术均是一线治疗选择.在手术和疾病本身的双重影响下,VTE风险进一步增加,甚至导致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此外,高凝状态的CS患者的心血管病和VTE发生率乃至病死率均高于正常人群,未经治疗的活动性CS患者的VTE发生率较普通人群升高了 17.8倍.近年来,CS高凝状态与VTE之间的关系引起了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重视.进一步了解CS高凝状态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病理生理机制和VTE及肺栓塞的临床防治,可以为CS患者预防性抗凝药物规范化使用提供参考.

    库欣综合征高凝状态静脉血栓栓塞

    Nesfatin-1与糖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

    曹云婷王玮
    832-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Nesfatin-1是一种神经肽类激素,已知的生物学作用包括抑制食物摄入、调节血糖血脂代谢、促进细胞凋亡、抗炎、抗肿瘤等.糖代谢是机体能量来源的重要途径.目前的研究已证实Nesfatin-1可通过抑制摄食、调节酶活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等途径影响糖代谢,但是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探讨Nesfatin-1与糖代谢的关系可为糖代谢障碍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Nesfatin-1糖代谢糖尿病抑制摄食

    双膦酸盐在成人生长激素缺乏所致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程智玲李洁陈中沛任伟...
    839-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已成为骨代谢和重塑的关键调节剂,对于生命各阶段健康骨量的维持均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成人生长激素缺乏会引发骨重塑变化,显著改变骨微结构并增加骨折风险.虽然重组人生长激素替代疗法可以减轻这些负面影响,提高骨密度并降低骨折风险,但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已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成年人,似乎有限.双膦酸盐通过抑制破骨细胞中的法尼醇焦磷酸合酶起抗骨吸收的作用,临床试验已证实其可有效改善骨质疏松.因此,对患有骨质疏松的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建议在使用生长激素替代疗法的同时使用双膦酸盐.

    生长激素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骨质疏松症双磷酸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骼

    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3型合并5型1例并文献复习

    李丽娟龚柳平郑爱琳杨巧玲...
    848-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告1例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MODY)3型(MODY3)合并5型(MODY5)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利用MODY(1~14型)基因外显子二代测序和Sanger测序验证MODY患者及其母亲,结合临床表型及基因检测结果,该患者诊断为MODY3合并MODY5,给予胰岛素及利格列汀治疗,观察血糖变化.临床医师应提高对MODY临床表型的认识,对于合并先天性胰腺和肾脏发育不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无自发酮症、胰岛素分泌缺陷,胰岛自身抗体阴性,无明显胰岛素抵抗,非肥胖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应行基因检测以筛查MODY,精准诊断并予以个体化治疗将有助于血糖水平达标及改善生活质量,并指导优化生育.

    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肝细胞核因子1α肝细胞核因子1β肾囊肿胰腺发育不全

    婴儿原发性高草酸尿症1型1例并文献复习

    郑雨竹李琦梁爽
    856-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高草酸尿症(primary hyperoxaluria,PH)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PH1型(PH1)为其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反复性肾结石和肾钙质沉积,可诱发急性肾衰竭.婴儿PH1易导致早期终末期肾病,病死率高.本文报道1例就诊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急性肾衰竭婴儿,该病例通过全外显子基因测序确诊为PH1,基因型为AGXT基因c.596-2A>G纯合突变,在中国人群中为首次报道.既往文献表明尿草酸、结石成分分析等可提示PH1,PH1诊断的金标准是肝活检结合丙氨酸-乙醛酸转氨酶(alanine-glyoxylate aminotransferase,AGT)活性鉴定,而AGXT基因测序因其便捷性逐步成为首选诊断方法.PH1的保守治疗方法有补充充足液体量、枸橼酸盐、维生素B6和持续肾脏替代等,但肝移植是其唯一的根治方法.对于不明原因的急性肾衰竭婴儿应警惕PH1,尽早行尿草酸盐水平的检测和基因筛查.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1型婴儿急性肾衰竭AGXT基因

    以垂体柄增粗为特征的精原细胞瘤1例

    彭冰王兴田邓玉环练渝...
    863-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颅内精原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生殖细胞系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脑部的松果体或垂体等部位.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于2020年6月收治1例颅内精原细胞瘤伴脊柱转移的20岁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及视力下降,头颅增强MRI提示垂体柄增粗.在多学科综合会诊后接受经鼻蝶鞍区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精原细胞瘤,术后规律放射治疗.1年后患者的肿瘤复发并转移,再次行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术后继续化学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和视力障碍得到改善,但持续全垂体功能减退,需长期激素替代.颅内精原细胞瘤的早期诊断颇具挑战性,且易发生转移,对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高度敏感,早期诊断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颅内精原细胞瘤手术免疫组织化学磁共振成像

    B4GALNT1表达下调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转移

    李帅王冰陈夏涂超...
    870-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具有极强的增殖和转移潜能.伴有远处转移的骨肉瘤患者的生存预后极差,且骨肉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病灶切除不彻底、化学治疗耐药等难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β-1,4-N-乙酰半乳糖氨基转移酶1(β-1,4-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 1,B4GALNT1)能够影响多种恶性肿瘤的进展.然而,B4GALNT1在骨肉瘤细胞中的功能却未见报道.本研究拟探讨骨肉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B4GALNT1的表达以及B4G4LNT1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期为骨肉瘤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方向.方法:收集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骨肉瘤瘤段切除的16例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相对应的正常组织样本,骨肉瘤患者的年龄为8~17(中位数12)岁.利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RT-PCR)检测B4GALNT1 mRNA在骨肉瘤组织、相对应的正常组织、3种骨肉瘤细胞系(MG63、Saos-2、U2OS)及人成骨细胞(human fetal osteoblastic,hFOB)中的表达情况;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及克隆形成实验分析敲减B4GALNT1对骨肉瘤细胞Saos-2及U2OS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分析敲减B4GALNT1对骨肉瘤细胞Saos-2及U2OS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使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敲减B4GALNT1对Saos-2及U2OS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侵袭相关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结果:Real-time RT-PCR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织及hFOB相比,骨肉瘤组织和3种骨肉瘤细胞系中B4GALNT1 mRNA的表达水平较高(均P<0.01).CCK-8及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敲减B4GALNT1降低了骨肉瘤细胞的增殖速率(均P<0.05).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敲减B4GALNT1减少了骨肉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均P<0.01).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敲减B4GALNT1 抑制 了 N-cadherin、Snail、Vimentin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eteinase 9,MMP9)的表达(均P<0.01).结论:B4GALNT1在骨肉瘤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上调;敲减B4GALNT1抑制了骨肉瘤的恶性表型;B4GALNT1可能作为一个癌基因在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β-1,4-N-乙酰半乳糖氨基转移酶1骨肉瘤增殖上皮-间充质转化

    MARK4在甲基苯丙胺诱导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

    汤进胡国铅曾梁赵东升...
    87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是一种非法的精神活性物质,可以损害身体的各个器官,其中泌尿系统是其毒性作用的重要靶标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微管亲和调控激酶4(microtubule affinity regulating kinase 4,MARK4)在METH诱导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只健康成年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ETH组,每组5只.METH组腹腔注射METH(20 mg/kg,每天1次,连续3d),对照组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末次注射24 h后处死小鼠,通过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和肾脏HE染色检测AKI模型是否建立成功;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METH诱导AKI的肾脏组织与正常肾脏组织之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蛋白质印迹法验证蛋白质组学数据的准确性,选择目标分子,检测小鼠肾脏中MARK4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MARK4在METH诱导AKI中的作用.首先在BUMPT细胞中建立METH毒性模型,筛选出合适的METH处理浓度和时间;使用抑制剂抑制MARK4的表达,检测METH处理后BUMPT细胞的活力以及cleaved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蛋白质组学分析共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质17个,其中上调11个,下调6个(均P<0.05).METH处理后小鼠肾脏中MARK4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BUMPT细胞的活性随METH处理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均P<0.05),其中4 mmol/L的METH处理后BUMPT细胞活力下降至60%.与对照组相比,MARK4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随着METH处理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均P<0.05),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MARK4表达可以改善METH引起的BUMPT细胞活性下降情况,降低cleaved caspase-3表达,减少BUMPT细胞的细胞凋亡.结论:MARK4在METH诱导AKI小鼠模型中高表达,MARK4通过调控细胞凋亡来介导METH中毒所致AKI.

    甲基苯丙胺急性肾损伤微管亲和调控激酶4细胞凋亡

    Maresin 1减轻盲肠结扎穿孔小鼠模型中的神经炎症和认知减退

    李龙艳邢曼玉王露赵伊遐...
    890-9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在脓毒症相关脑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Maresin 1(MaR1)是一种抗炎和促炎症消退脂质介质,本研究拟探索MaR1对脓毒症诱导的神经炎症和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假手术+溶剂对照)、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组(CLP+溶剂对照)、MaR1低剂量组(CLP+1 ng MaR1)和MaR1高剂量组(CLP+10ng MaR1).从CLP手术前1h开始,隔日给予小鼠腹腔注射1次MaR1或溶剂,直到第7天.评估MaR 1对CLP小鼠7 d内存活率的影响.在术后24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 和 IL-6]水平;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测试和新物体识别(novel object recognition,NOR)任务评估CLP或假手术7 d后的小鼠认知行为;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RT-PCR)测定小鼠皮层和海马组织中 TNF-α、IL-1β、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IL-4、IL-10 和精氨酸酶 1(arginase 1,Arg1)的 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测定海马组织中iNOS、Arg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6,STAT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y(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及磷酸化STAT6(p-STAT6)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小胶质细胞活化.此外,使用PPARγ拮抗剂GW9662处理小鼠,以验证该途径参与了 MaR1的作用.结果:CLP导致小鼠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升高,同时体重和存活率下降(均P<0.05).给予1 ng和10 ng的MaR1均显著降低了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并改善了小鼠的体重和存活率(均P<0.05),2种剂量的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WM测试和NOR任务结果表明:CLP显著损害了小鼠的空间学习能力,MaR1减轻了这种损害.然而,GW9662部分抵消了 MaR1的保护作用.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LP术后海马组织中TNF-α、IL-1β和iNOS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而IL-4、IL-10和Arg1的表达略有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LP组相比,1ng和10 ng MaR1均降低了海马组织中TNF-α、IL-1β和iNOS的mRNA表达水平(均P<0.05),并提高了IL-4、IL-10和Arg1的mRNA表达水平(均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CLP组海马区Iba-1阳性的小胶质细胞显著增多(P<0.05);与CLP组相比,给予1和10 ng的MaR1均降低了海马区Iba-1阳性细胞的百分比面积(均P<0.05).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与CLP组相比,1和10ng的MaR1均下调iNOS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上调了 Arg1、PPARγ及p-STAT-6的水平(均P<0.05).与MaR1低剂量组相比,GW9662的加入抵消了MaR1引起的Arg1和PPARγ的上调(均P<0.05).结论:MaR1可以抑制CLP导致的海马小胶质细胞经典活化,促进小胶质细胞选择性活化,进而减轻脓毒症引起的神经炎症,改善认知能力下降.

    脓毒症认知减退maresin1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

    肝纤维化患者血清核心岩藻糖基化低分子量激肽原和α-半乳糖基化抗体的表达及预测价值

    张香玲戴中上肖新强曾智昊...
    903-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可进展至肝硬化,是肝脏疾病的主要致死因素,而早期识别并逆转肝纤维化进程是慢性肝病治疗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比较血清核心岩藻糖标志物低分子量激肽原(core fucosylated low molecular weight kininogen,LMWK-Fc)和 α-半乳糖基化(alpha-galactosidase,α-Gal)抗体在不同阶段肝纤维化患者体内的表达情况,评估其诊断肝纤维化的效能.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就诊的275例慢性肝病患者,其中115例患者接受了肝活检.根据病理结果显示的肝组织内胶原沉积对肝结构破坏范围、程度和肝微循环影响的大小将115例完善肝活检的患者分为0~4期:S0,肝组织内无明显胶原沉积,肝结构和肝微循环正常;S1,肝组织内有轻度胶原沉积,部分破坏肝小叶结构,但肝微循环基本正常;S2,肝组织内中度胶原沉积,部分破坏肝小叶结构和肝微循环;S3,肝组织内广泛胶原沉积,大量破坏肝小叶结构和肝微循环;S4,发展为肝硬化,肝组织内高度胶原沉积,肝小叶结构完全破坏,肝微循环严重受损.并根据分期标准分为无肝纤维化组(S0)、肝纤维化组(S1~S2)、显著纤维化组(S3~S4).160例未完善肝活检的患者则按照肝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分为无肝纤维化组(F0:LSM<7.3 kPa)、肝纤维化组(F1~F2:LSM 为 7.3~12.4 kPa)、明显肝纤维化组(F3~F4:LSM>12.4 kPa).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人口学资料以及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甲胎蛋白、血小板计数等实验室指标,计算肝纤维化-4指数(fibrosis-4 index,FIB-4)、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APRI),并对各项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对入组的患者分别行血清LMWK-Fc和α-Gal抗体检测,比较各组间LMWK-Fc、α-Gal抗体及其他肝纤维化指标的表达情况;分析LMWK-Fc、α-Gal抗体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LMWK-Fc、α-Gal抗体水平预测肝纤维化的价值.结果:在未完善肝活检的160例患者中,血清α-Gal抗体及LMWK-Fc的表达水平在无肝纤维化组、肝纤维化组、明显肝纤维化组依次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善肝活检的115例患者中,血清LMWK-Fc水平在无纤维化组、肝纤维化组、显著肝纤维化组间依次增高,血清α-Gal抗体表达水平在显著肝纤维化组中高于无纤维化组、肝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2).单变量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纤维化与性别、LMWK-Fc水平均有相关性(均P<0.05),与年龄、α-Gal抗体水平、FIB-4和APRI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血清LMWK-Fc和α-Gal抗体在不同分级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可能与肝纤维化进展有一定的相关性,LMWK-Fc水平对肝纤维化诊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核心岩藻糖基化低分子量激肽原α-半乳糖基化抗体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