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孙振球

双月刊

1008-8229

0731-84805023 88830141

410083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8号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Medical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红楼梦>两译本对文化因素的处理看归化与异化

    谭芬宫军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法和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法是当今翻译界比较常见的两种翻译方法.具体采用哪种方法与语言环境和译者的目的、意图有关.由于古籍富含各种传统的文化因素,因此,在古籍的翻译中,尤其要谨慎为之.本文从Eugene A. Nida的几个文化特征的角度,通过分析杨宪益和Hawkes的两个<红楼梦>译本的翻译方法来比较归化与异化.归化和异化各有优劣,两者之间应当是矛盾的统一,而非绝对的对立.完全地接受对一种译法或是排斥另一种译法,都是不恰当的.必须将它置于特定的背景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谨慎翻译.

    异化归化红楼梦文化

    解读<我的安东妮亚>"中国套盒"的叙事结构

    徐明丽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的安东妮亚>中,作者薇拉·凯瑟采用了"中国套盒"的叙事结构,也即"故事之中有故事"的叙事结构.凯瑟致力于表现欧洲民间文化对美国文化的影响,而"讲故事"是欧洲民间最古老最常见的传播文化的方式--以这种源自民间的技艺来引入欧洲文化,无疑使得小说的"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我的安东妮亚>还流露出凯瑟对于美好过去的深深眷恋.

    中国套盒叙述层次欧洲文化怀旧

    科幻外衣下的社会批判与人文反思——<不祥的蛋>再解读

    张鑫
    14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表面上看,布尔加科夫的中篇小说<不祥的蛋>是一部典型的"软科幻"小说.但我们剥开这层科幻的外衣,发现作家只是借此巧妙而机智地批判和嘲讽社会现实,包括对暴力革命的怀疑,对极权政治的否定,对官僚主义的讥讽;并进一步表达了一种深远博大的人文关怀--对人性的反思和对人类命运的忧患意识.

    布尔加科夫不祥的蛋软科幻社会批判人文反思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看<摸彩>

    刘胡英
    15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几十年来,雪莉·杰克逊的代表作短篇小说<摸彩>因其独特的魅力,在文学论坛上获得了经久不衰的关注. 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了作品中体现的女性的从属地位和女性的反抗意识.

    <摸彩>雪莉·杰克逊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译文评析

    何蓉
    15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析英国作家哈代的作品<还乡>和译作.从王守仁的译本中找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文字与原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译作中存在几个翻译错误,并进行了剖析.

    <还乡>翻译错误

    荒诞的世界——康拉德小说<间谍>的存在主义解读

    罗艳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约瑟夫·康拉德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黑暗的心>(1899)、<吉姆爷>(1900)和<诺斯托罗莫>(1904) 等作品,而关于<间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以存在主义的荒诞理论为基础,分析<间谍>中所展现的荒谬的叙述方式、荒谬的外部世界和荒谬的人物形象,探讨康拉德对人类荒诞的生存状况的深刻理解.

    约瑟夫·康拉德<间谍>存在主义荒诞

    俄国文学作品中的"圣母"式女性形象

    姜雪红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崇圣母玛利亚的东正教是俄国的国教,对俄国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圣母情结在俄国宗教的重要性以及对俄国代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揭示了达吉亚娜、安娜、丽莎,索尼娅等圣母式女性所蕴含的伟大,牺牲,崇高等美好宗教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宗教对于当时女性的压抑和迫害,从而进一步透视了俄国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性.

    宗教圣母俄国文学女性

    <断背山>中的现实主义爱情观

    姚文静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说<断背山>中,两个牛仔的爱情打动了一批读者的心.两位主角没有英俊的外表,高贵的气质,他们举止粗鲁,少言寡语,然而他们的爱在瞬间爆发,爱得深重,却无法面对现实中的压力与排斥.他们的爱情充满了妥协与退让,也伤害了彼此和他人,这并不是伟大的完美的爱情,但作者给了我们一种无奈的选择:当爱情与现实生活发生矛盾时,为了生存与安宁,对现实妥协,把爱留在心中.文章通过对人物语言、行为和环境的分析,来阐述这是一种怎样的现实主义爱情观,它是怎样产生.

    <断背山>杰克(Jack)恩尼斯(Ennis)JohnLee现实主义爱情观

    <推销员之死>中的象征主义研究

    胡蓉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销员之死>一剧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而且展示出其深刻的社会价值.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对剧中人物的描写十分准确、生动,同时又充分使用了抽象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对主人公威利·洛曼这一象征形象的深化和扩展,展现了人物的内心、缺损的性格以及虚幻的梦境,强烈烘托出了作品的主题意义,为"美国梦"唱出一曲深沉的悲歌.

    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公威利·洛曼象征主义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王晓霞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著名的文学巨匠、民族文学之父--马克·吐温先生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世人皆知.马克·吐温的作品最突出的特点是幽默和讽刺,他以清新幽默的文笔、毫无雕琢的朴素语言开创了美国小说口语化的先河,以幽默讽刺的写作基调,夸张、对比、口语等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现实主义小说语言风格方面为美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马克·吐温的生活经历及一生的作品为出发点,浅薄的分析马克·吐温小说中的语言特色,阐述了马克·吐温的所具有的思想内涵及语言风格的影响.

    马克·吐温布鲁克斯德沃托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