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肿瘤基础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肿瘤基础与临床
肿瘤基础与临床

王留兴

双月刊

1673-5412

hnzl@zzu.edu.cn

0371-66658178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40号河南医科大学

肿瘤基础与临床/Journal 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 Oncology
查看更多>>主要介绍肿瘤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肿瘤临床科研成果、工作经验;有关肿瘤防治的调查统计;抗癌新药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成果、经验交流;肿瘤研究最新进展的综述、讲座等。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多家专业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胡兰米艳芝张颖
    326-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疗法及心理护理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 年5 月至2022 年12 月信阳市中心医院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 68 例,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 2 组,对照组34 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4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护理,观察2 组护理前后情绪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疾病认知评分、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t=18.568,P<0.001;t=28.324,P<0.001;对照组:t=11.400,P<0.001;t=14.316,P<0.001);观察组护理后 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t=4.723,P<0.001;t=4.271,P<0.001).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而疾病认知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t=21.945,P<0.001;t=14.215,P<0.001;对照组:t=9.398,P<0.001;t=6.940,P<0.001).观察组护理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疾病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t=8.052,P<0.001;t=5.733,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2.35%(χ2=4.570,P=0.033).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在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中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情绪状态、疼痛情况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并且护理满意度较高.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护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疼痛护理满意度

    基于格林模式的营养支持教育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李会林陈会平刘辉
    329-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格林模式的营养支持教育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济源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0 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干预组和实验干预组2 组,每组35 例.常规干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格林模式的营养支持教育护理干预.比较2 组干预前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并比较观察2 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常规干预组和实验干预组干预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均高于同组干预前(t=4.617,P<0.001;t=19.160,P<0.001;t=5.872,P<0.001;t=10.030,P<0.001;t=32.470,P<0.001;t=10.090,P<0.001).干预后,实验干预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均高于常规干预组(t=5.690,P<0.001;t=28.750,P<0.001;t=3.949,P<0.001).实验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干预组(χ2=8.102,P=0.004).实验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干预组(χ2=4.629,P=0.031).结论 基于格林模式的营养支持教育可有效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推荐.

    食管癌格林模式营养支持教育营养状况

    肿瘤患者拒绝二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内心感受的质性研究

    徐凯佳杜理平李慧锋王丽...
    332-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拒绝二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内心感受的真实体验.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3 例拒绝二次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Braun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 肿瘤患者拒绝二次PICC置管原因的真实感受可归纳为 4 个主题:支持系统薄弱、再次置管不确定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自我感受负担.结论 拒绝二次PICC置管肿瘤患者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支持系统薄弱,自我感受负担较重,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其拒绝二次置管的具体原因与内心感受,给予必要的社会支持,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肿瘤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质性研究

    生活希望计划结合感恩-拓展行为理论对脑膜瘤术后患者的影响

    尤延辉马政委王钰娜
    336-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生活希望计划结合感恩-拓展行为理论对脑膜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 年6月至2022 年12 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89 医院收治的 100 例脑膜瘤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50 例)和观察组(生活希望计划结合感恩-拓展行为理论干预,50 例).比较2 组干预前后疾病复发恐惧、心理韧性、睡眠质量、希望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而FOP-Q-SF评分低于对照组(t=7.547,P<0.001;t=3.523,P<0.001).观察组干预后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7.910,P<0.001;t=7.542,P=0.018;t=15.491,P<0.001;t=11.634,P<0.001).观察组干预后现实和未来积极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积极行为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198,P<0.001;t=7.530,P<0.001;t=7.403,P<0.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22.00%(χ2=7.162,P=0.007).结论 生活希望计划结合感恩-拓展行为理论干预措施的应用可有效缓解脑膜瘤术后患者的疾病复发恐惧,提高其心理韧性和希望水平,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生活希望计划感恩-拓展行为理论脑膜瘤

    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杨曼赵丽红崔臻
    340-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 年10 月至2023 年10 月在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 68 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法均分为2 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34 例),双数分到对照组(n=34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比较观察2 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均下降(t=41.436,P<0.001;t=20.816,P<0.001),积极应对评分均升高(t=13.756,P<0.001;t=8.719,P<0.001).观察组干预后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而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t=19.611,P<0.001;t=19.611,P=0.001).与同组干预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GSES评分均升高(t=31.920,P<0.001;t=23.227,P<0.001).观察组干预后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t=7.442,P=<0.001).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用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后,其应对方式更积极,自我效能感更好.

    行为转变理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白血病患儿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杜英王秀玲张莹
    343-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白血病患儿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2 年 1 月至2023 年12 月沈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白血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0)和(团体认知行为干预,n=40).统计2 组患儿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分析其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5.00%)(χ2=6.275,P=0.012).观察组干预后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3.010,P<0.001;t=12.491,P<0.001).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学校功能、总分等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978,P<0.001;t=5.743,P<0.001;t=6.926,P<0.001;t=3.499,P<0.001;t=4.639,P<0.001).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白血病患儿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儿童白血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乳腺癌患者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原因及护理效果观察

    李媛王文颖李喜朦
    346-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原因及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4 月至2023 年5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6 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 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分析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原因及不同护理效果.结果 126 例行输液港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中,100 例(79.37%)未形成血栓,26 例(20.63%)形成血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输液港以及操作相关因素、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受损以及血流缓慢为乳腺癌患者化疗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OR=5.987,P<0.001;OR=5.622,P<0.001;OR=5.638,P<0.001;OR=5.645,P<0.001).观察组乳腺癌患者化疗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率11.11%,低于对照组的30.16%(χ2=6.978,P<0.001).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5.624,P<0.001;t=5.395,P<0.001).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精神健康、一般健康、躯体疼痛、精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501,P<0.001;t=6.005,P<0.001;t=8.547,P<0.001;t=6.971,P<0.001;t=6.497,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629,P=0.031).结论 输液港以及操作相关因素、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受损以及血流缓慢为影响乳腺癌患者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减少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改善患者预后.

    乳腺癌输液港血栓形成影响因素

    家属合作参与知识-行动干预模式在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

    卢敏王晓春梁羊羊
    349-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家属合作参与知识-行动干预模式对卵巢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2023 年12 月期间沈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 例卵巢癌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5)和观察组(家属合作参与知识-行动干预模式,n=45).比较2 组病患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感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t=5.233,P<0.001;t=5.526,P<0.001;t=6.579,P<0.001).观察组护理后家庭、其他社会支持度均高于对照组(t=9.782,P<0.001;t=8.587,P<0.001).观察组护理态度、健康教育、基础护理、规范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0.684,P<0.001;t=9.784,P<0.001;t=11.596,P<0.001;t=8.926,P<0.001).结论 对卵巢癌患者实施家属合作参与知识-行动干预可有效减轻其负面情绪,提高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感,且护理满意度更高.

    家属合作知识行动卵巢癌负面情绪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感护理满意度

    积极情感体验干预模式对脑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王真真孙宇昆申秋月
    352-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积极情感体验干预模式对脑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22 年1 月至2023 年6 月于周口市中医院接受干预治疗的78 例脑肿瘤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 组,每组3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积极情感体验干预模式.比较观察 2 组治疗依从性评分、睡眠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按时复诊、遵医用药、生活改善、功能锻炼等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8.471,P<0.001;t=6.148,P<0.001;t=13.795,P<0.001;t=11.667,P<0.001).干预后,观察组睡眠总时间、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均高于对照组(t=6.417,P<0.001;t=45.169,P<0.001;t=36.868,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155,P=0.013).结论 对于脑肿瘤患者,采用积极情感体验干预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积极情感体验脑肿瘤干预

    更正声明

    《肿瘤基础与临床》编辑部
    3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