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肿瘤基础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肿瘤基础与临床
肿瘤基础与临床

王留兴

双月刊

1673-5412

hnzl@zzu.edu.cn

0371-66658178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40号河南医科大学

肿瘤基础与临床/Journal 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 Oncology
查看更多>>主要介绍肿瘤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肿瘤临床科研成果、工作经验;有关肿瘤防治的调查统计;抗癌新药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成果、经验交流;肿瘤研究最新进展的综述、讲座等。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多家专业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身免疫炎症指标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晚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预后价值分析

    贾锋沈真真俞强苏爱锋...
    446-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标和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晚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 年2 月至2024 年2 月南阳豫西健和医院收治的 80 例晚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SII、NLR、PLR、CEA、NSE、CA199、CYFRA21-1 预测预后效能.结果 SII、NLR、PLR、CEA、NSE、CA199、CYFRA21-1 预测总生存期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 592.50、3.05、141.72、94.62、71.92、30.77、37.19.Ⅳ期(P=0.008)、远处转移(P=0.004)、SII>592.50(P=0.032)、NLR>3.05(P<0.001)、PLR>141.72(P=0.017)、CEA>94.62(P=0.044)以及CA199>30.77(P=0.034)是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分期、远处转移、SII、NLR、PLR、CEA及CA199 是晚期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晚期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身免疫炎症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预后

    基于人文关怀的个案管理对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王真真孙宇昆申秋月
    449-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人文关怀的个案管理对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3 年1 月至2023 年12月于周口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78 例胶质瘤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人文关怀的个案管理.对比2 组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遵医行为、管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状态、情感体验、社会角色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5.033,P<0.001;t=17.011,P<0.001;t=19.231,P<0.001;t=20.932,P<0.001).观察组管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344,P<0.001;t=4.474,P<0.001).观察组功能锻炼、遵医用药、控制情绪、合理饮食等遵医行为比例均高于对照组(χ2=13.874,P<0.001;χ2=14.156,P<0.001;χ2=14.662,P<0.001;χ2=18.489,P<0.001).观察组的管理态度、管理程序、管理质量、管理专业性、管理满意度总分等管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3.666,P<0.001;t=10.055,P<0.001;t=9.236,P<0.001;t=10.438,P<0.001;t=41.947,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7.341,P=0.007).结论 对胶质瘤患者采用基于人文关怀的个案管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焦虑与抑郁倾向,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管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胶质瘤人文关怀个案管理

    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护理干预对脑动脉瘤术后患者疾病相关认知的影响

    尤延辉马政委王钰娜
    452-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护理干预对脑动脉瘤术后患者疾病相关认知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 年10 月至2023 年10 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 医院接受治疗的78 例脑动脉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法进行分组,单数分到观察组(n=39 例),双数分到对照组(n=39 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护理干预.对2 组疾病知识掌握率及干预前后认知功能(MMSE)、神经功能(NIHSS)评分变化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χ2=5.186,P=0.023).干预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t=11.561,P<0.001;t=7.936,P<0.001).结论 脑动脉瘤术后患者应用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疾病相关认知,提高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

    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护理干预脑动脉瘤手术疾病相关认知

    叙事干预对晚期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梅彩玲肖乐乐李莲
    45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叙事干预对晚期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 年7 月至2023 年6 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6 例晚期胃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均分为对照组(n=58,常规干预)和研究组(n=58,常规干预+叙事干预).比较观察 2 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行为疲乏、情绪疲乏、感觉疲乏、认知疲乏及总分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4.520,P<0.001;t=10.250,P<0.001;t=12.960,P<0.001;t=9.594,P<0.001;t=43.720,P<0.001);研究组乐观性、力量性、坚韧性及总分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8.167,P<0.001;t=12.670,P<0.001;t=16.870,P<0.001;t=34.530,P<0.001);研究组功能领域及总体健康状况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对照组(t=3.561,P<0.001;t=5.185,P<0.001;t=3.909,P<0.001).结论 叙事干预能够减轻晚期胃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心理弹性,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

    叙事干预晚期胃癌癌因性疲乏心理弹性生活质量

    营养风险筛查2002和患者主观整体评估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营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李雯杨柳汤继刚
    458-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营养评估中营养风险筛查 2002(NRS2002)和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 年2 月至2022 年12 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NRS2002 和PG-SGA 2 种筛查工具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以白蛋白≤30 g/L作为判定营养不良的金标准,分析NRS2002 和PG-SGA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的准确性.结果 NRS2002 检出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45 例(27.27%),PG-SGA检出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77 例(46.67%).NRS2002、PG-SGA评分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NRS2002 评分:F=29.425,P<0.001;F=12.212,P<0.001;F=73.646,P<0.001;t=8.454,P<0.001;PG-SGA评分:F=15.520,P<0.001;F=4.720,P<0.001;F=9.262,P<0.001;t=9.125,P<0.001).NRS2002 和 PG-SGA 对比金标准显示,检出正确指数分别为 0.550、0.795.NRS2002 和PG-SGA用于评估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相关性(χ2=17.679,P<0.001;列联系数=0.523).结论 NRS2002 和PG-SGA都适用于筛查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的营养风险,两者各有优缺点,PG-SGA的检出率稍高于RS2002,但时间要求较差.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用恰当的工具进行营养评估.

    营养风险筛查2002患者主观整体评估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营养评估

    预见性干预在预防机械通气肿瘤患者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的效果

    康曼曼魏志杰杨峰
    461-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预见性干预在预防机械通气肿瘤患者重症监护室(ICU)获得性衰弱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于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肿瘤患者100 例为调查目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肌力状况、恢复时间、获得性衰弱发生比例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双肩外展、双肘屈曲、双腕伸展、双髋屈曲、双膝伸展、双踝背屈肌力评分均较对照组增加(t=2.666,P=0.009;t=2.222,P=0.029;t=4.195,P<0.001;t=3.210,P=0.002;t=2.818,P=0.006;t=2.678,P=0.009).观察组患者初始下床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4.236,P<0.001;t=4.014,P<0.001;t=3.474,P<0.001).观察组发生ICU获得性衰弱3 例(6.00%),对照组发生ICU获得性衰弱10 例(20.00%),观察组ICU获得性衰弱比例低于对照组(χ2=4.332,P=0.037).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评分为(28.61±3.57)分,高于对照组的(22.87±3.36)分(t=8.279,P<0.001).结论 预见性干预可显著改善ICU肿瘤患者的肌力状态,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获得性衰弱的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肿瘤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预见性干预肌力康复时间生活自理能力

    全程个案管理在乳腺癌保乳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窦雯田静静
    465-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全程个案管理在乳腺癌保乳日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2023 年1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6 例行乳腺癌保乳日间手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法均分为2 组,每组6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护手术个案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全程个案管理,比较 2 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时间、全流程费用、生活质量信息接收评价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等待手术时间、术后观察时间、全流程时间低于对照组(t=1060.032,P<0.001;t=92.997,P<0.001;t=578.748,P<0.001).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t=161.057,P<0.001).观察组疾病信息、医疗检测信息、治疗信息、其他服务信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8.660,P<0.001;t=5.038,P<0.001;t=17.569,P<0.001;t=10.677,P<0.001).结论 全程个案管理用于乳腺癌保乳日间手术患者可提高其信息接收程度,缩短手术相关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全程个案管理乳腺癌保乳日间手术信息接收程度

    青少年肿瘤患者不同中心静脉通路使用体验的质性研究

    秦海肖张素兰
    468-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青少年肿瘤患者使用完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TIVAP)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这2 种中心静脉通路的真实体验,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输液工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质性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 年8 月至2024 年1 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TIVAP或PICC置管的青少年肿瘤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组合共12 组,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3 个主题和9 个亚主题,分别为通路使用的正性体验(治疗体验改善、活动自由,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通路使用的负性体验(置管决策困难、社交焦虑)、通路选择的影响因素(治疗需要、创伤和置管风险、通路维护、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青少年肿瘤患者需求,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宣教和社会支持,帮助患者合理选择静脉通路;引导患积极发现通路益处,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各级部门应加强培训力度,推广普及TIVAP的使用和维护.

    青少年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完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质性研究

    胃癌患者术前预康复护理临床观察

    李慧
    472-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预康复护理在胃癌围手术期治疗中对患者身体状况和营养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3 年6 月收治的136 例拟行新辅助化疗+经腹根治性手术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法将其均分为预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 68 例.比较预康复组和对照组身体状况和营养功能状态.结果 经过预康复护理后,预康复组术前、术后6 分钟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t=2.662,P=0.009;t=5.524,P<0.001).预康复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在术前、术后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t=5.704,P<0.001;t=5.805,P<0.001;血清前白蛋白:t=2.348,P=0.020;t=2.601,P=0.010).预康复组患者术后补充白蛋白剂量低于对照组(t=9.869,P<0.001).结论 胃癌患者术前预康复护理能提高围手术期身体功能和营养状况,有利于肿瘤护理的连续性.

    胃癌术前预康复护理身体状况营养功能状态

    疼痛改善性干预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良性骨肿瘤患者睡眠质量与疼痛评分的影响

    胡乐王念念
    476-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疼痛改善性干预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良性骨肿瘤患者睡眠质量与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 年4 月至2022 年6 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2 例良性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掷硬币法分为 2组,每组41 例.对照组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组另加用疼痛改善性干预,对比分析2 组应用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干预后VA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6.053,P<0.001;t=10.091,P<0.001).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587,P<0.001;t=6.140,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493,P=0.034).结论 良性骨肿瘤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并加用疼痛改善性干预,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疼痛改善性干预个性化心理护理良性骨肿瘤睡眠质量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