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肿瘤基础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肿瘤基础与临床
肿瘤基础与临床

王留兴

双月刊

1673-5412

hnzl@zzu.edu.cn

0371-66658178

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大学路40号河南医科大学

肿瘤基础与临床/Journal 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 Oncology
查看更多>>主要介绍肿瘤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方法;肿瘤临床科研成果、工作经验;有关肿瘤防治的调查统计;抗癌新药研究成果;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研究成果、经验交流;肿瘤研究最新进展的综述、讲座等。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已被多家专业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胃肠道原发淋巴瘤和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笪宏
    578-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胃肠道原发淋巴瘤和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固始县人民医院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 240 例,其中120 例胃肠道原发淋巴瘤患者纳入对照组,120 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分析 2 组患者的MSCT相关各项指标,并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结果 观察组确诊 114 例、误诊 6 例、诊断准确率为 96.67%(116/120),对照组分别为116 例、4 例、95.00%(114/120),2 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7,P=0.518).观察组病灶直径为(6.54±0.73)cm,大于对照组的(5.12±0.54)cm(t=17.131,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病灶成像均较为理想.观察组边界清晰 86 例(71.67%)、边界不平整 22 例(18.33%)、病灶与肠管分界不清 12 例(10.00%),对照组分别为84 例(70.00%)、20 例(16.67%)、16 例(13.33%),2 组成像特征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0,P=0.708).结论 肠道原发淋巴瘤与间质瘤在进行疾病诊断的过程中选择MSCT诊断,可以准确对两者进行区分,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胃肠道原发淋巴瘤胃肠道间质瘤

    超声快速组织处理技术在鼻咽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罗梓垠吉洪亮章诗伟
    580-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快速组织处理技术应用于鼻咽癌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 2020 年 1 月至 2021年5 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病理科接收的鼻咽肿物标本39 例.每例标本取材2 块,同时进行超声快速石蜡处理(超声处理组)和常规石蜡处理(常规处理组).分别对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显色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核糖核酸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2 组切片,比较2 种不同组织脱水处理方式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结果 39 例鼻咽肿物标本同时进行超声快速组织处理和常规组织处理,其中诊断为鼻咽癌的均为 9 例、良性均为 30例.显色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核糖核酸染色阳性者均为7 例,且均出现在鼻咽癌患者中.超声处理组HE染色效果优于常规处理组,镜下可见切片透明度好,背景干净,核质对比清晰,色彩明艳,且细胞形态更加饱满,结构完整,无收缩.超声处理组和常规处理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相似,镜下均可见阳性细胞强度好,定位准确,无非特异性着色,背景干净.超声处理组和常规处理组显色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核糖核酸染色结果相似,镜下均可见细胞核呈棕褐色,结果定位准确.结论 对鼻咽肿物标本进行超声快速组织处理不会影响染色结果,且能有效缩短出片时间,提高病理诊断效率,可以应用于鼻咽癌的病理诊断.

    超声快速组织处理技术鼻咽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显色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核糖核酸染色阳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胃肠造影剂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王晨虹
    583-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胃肠造影剂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 7 月至2018 年7 月收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90 医院的 60 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于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超声诊断),同时接受胃肠造影剂检查(联合诊断),观察单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联合胃肠造影剂的诊断准确率和影像特征.结果 联合诊断的准确率为91.67%(55/60),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 46.67%(28/60)(χ2=28.456,P<0.001).联合诊断提示病变<2.0 cm 者21 例,超声诊断者 6 例,联合诊断提示病变<2.0 cm的检出率高于超声诊断(χ2=10.753,P<0.001);联合诊断提示病变为2.0~3.0 cm者17 例,超声诊断者7 例,联合诊断提示病变为2.0~3.0 cm的检出率高于超声诊断(χ2=5.208,P=0.022);联合诊断提示病变>3.0 cm者17 例,超声诊断者15 例,病变>3.0 cm的检出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1,P=0.679).结论 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胃肠造影剂诊断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并且可进一步增强图像特征性表现,值得在术前诊断中推广.

    彩色多普勒超声胃肠造影剂胃肠道间质瘤

    四位一体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心理弹性的影响

    单瑞珍杜洁刘陈萌
    585-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使用四位一体护理干预对其癌因性疲乏、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 年5 月至2024 年5 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 例结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和观察组(四位一体护理干预),每组 40 例.比较 2 组护理前后癌因性疲乏、疼痛、睡眠质量、心理弹性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认知性疲乏、行为性疲乏、情感性疲乏、感觉性疲乏、总分均低于对照组(t=4.941,P<0.001;t=8.396,P<0.001;t=13.422,P<0.001;t=9.528,P<0.001;t=19.890,P<0.001).观察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7.744,P<0.001;t=9.731,P<0.001).观察组干预后乐观、坚韧等心理弹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113,P<0.001;t=3.806,P<0.001).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χ2=7.314,P=0.007).结论 使用四位一体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结直肠癌术前放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心理弹性以及睡眠质量,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结直肠癌四位一体护理干预放疗癌因性疲乏心理弹性

    皮肤管理结合张口训练预防鼻咽癌放疗相关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观察

    徐文宁唐金草王磊
    589-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皮肤管理结合张口训练预防鼻咽癌放疗相关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 年1月至2023 年10 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接受放疗的60 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n=30 例)和对照组(n=30 例)2 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皮肤管理结合张口训练.比较观察2 组干预前后口腔黏膜反应分级、皮肤损伤分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口腔黏膜反应0、I级占比高于对照组(χ2=5.455,P=0.020).观察组干预后皮肤损伤0、I级占比高于对照组(χ2=5.455,P=0.020).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心理、生活、社会等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942,P<0.001;t=7.572,P<0.001;t=6.318,P<0.001;t=7.899,P<0.001).结论 鼻咽癌放疗患者行皮肤管理结合张口训练,可预防口腔黏膜反应,缓解皮肤损伤,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皮肤管理张口训练鼻咽癌放疗口腔黏膜反应

    医护一体化的快速康复护理结合Robocare护理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对能力和心理韧性的影响

    张园园
    592-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采用医护一体化的快速康复护理结合Robocare护理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对能力和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 年1 月至2023 年4 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 100 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 组,每组50 例.对照组采用医护一体化的快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Robo-care护理.比较观察2 组患者的应对能力和心理韧性评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面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t=11.423,P<0.001;t=8.403,P<0.001),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 t=46.540,P<0.001;t=25.990,P<0.001;对照组t=27.273,P<0.001;t=20.847,P<0.001).干预后,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t=5.569,P<0.001),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14.379,P<0.001;t=18.213,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力量性、乐观性以及坚韧性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t=21.924,P<0.001;t=24.646,P<0.001;t=27.108,P<0.001;对照组:t=7.763,P<0.001;t=8.712,P<0.001;t=16.883,P<0.001).干预后,观察组力量性、乐观性及坚韧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438,P<0.001;t=10.217,P<0.001;t=9.828,P<0.001).结论 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的快速康复护理结合Robocare护理能够增强患者的应对能力和心理韧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Robocare护理子宫肌瘤剔除术应对能力心理韧性

    运动康复护理在心衰合并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李丽莎徐燕
    595-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运动康复护理在心衰合并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2年12 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68 例心衰合并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2 组,对照组 34 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4 例给予常规护理+运动康复护理.比较2 组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及顺从性.结果 护理12 周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最大摄氧量、最大运动功率水平以及生理健康状况、社交/家庭健全状况、情绪稳定状况、功能健全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606,P=0.011;t=2.450,P=0.017;t=2.408,P=0.019;t=2.532,P=0.014;t=2.648,P=0.010;t=2.600,P=0.011;t=2.500,P=0.015).观察组顺从性优于对组组(χ2=4.221,P=0.040).结论 在心衰合并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运动康复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还能降低对日常生活的干扰,且患者遵医行为良好.

    运动康复护理心衰肿瘤

    层级式心理支持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谢书芬张勤魏晓灵
    598-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层级式心理支持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2 年 1 月至 12 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83 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给予常规护理的42 例作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层级式心理支持的 41 例作为实验组.比较 2 组癌因性疲乏、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干预前(t=27.640,P<0.001),且低于对照组(t=27.842,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实验组:t=127.900,P<0.001;t=81.860,P<0.001;对照组:t=51.970,P<0.001;t=54.990,P<0.001),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t=92.422,P<0.001;t=26.622,P<0.001).干预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3.931,P=0.047).结论 层级式心理支持能够减轻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调节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乳腺癌层级式心理支持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护理满意度

    肺癌化疗患者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的关系分析

    曹娜娜刘璐周敏李小静...
    601-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 年5 月至2023 年7 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化疗的106 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估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使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患者应对方式,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肺癌化疗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其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结果 文化水平低、付费方式为自费、居住地在农村、不良反应程度为Ⅲ~Ⅳ度是影响肺癌化疗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P=0.016,P<0.001,P=0.016).肺癌化疗患者GWB评分与CD-RISC评分、积极应对得分呈正相关(r=0.903,P<0.001;r=0.914,P<0.001),与消极应对得分呈负相关(r=-0.858,P<0.001).结论 文化水平、付费方式、居住地、不良反应程度是影响肺癌化疗患者主观幸福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积极应对能力与其主观幸福感成正比,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加强对相关因素的关注,以提高护理针对性,增强护理效果.

    肺癌化疗主观幸福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

    临床路径干预在腹膜后肿瘤患儿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刘胜楠李娜
    604-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腹膜后肿瘤围手术期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6 月至2023 年6 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86 例腹膜后肿瘤患儿,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 组,每组43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2 组患儿住院时长、住院费用、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前住院时长、住院总时长、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t=7.170,P<0.001;t=5.081,P<0.001;t=129.381,P<0.001).观察组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t=5.187,P<0.001).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χ2=4.074,P=0.044).观察组基础护理、护理方法、护理措施、护理态度等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0.858,P<0.001;t=9.240,P<0.001;t=8.801,P<0.001;t=11.083,P<0.001).结论 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缩短腹膜后肿瘤患儿的住院时长,降低住院费用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强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儿康复.

    临床护理路径腹膜后肿瘤患儿围手术期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