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程功林

双月刊

1671-4733

hnxbwq@163.com

0554-6647426 6656907

232001

淮南市洞山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ain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水平,展示各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成果,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办出自己的特色,学报稿件来源以反映煤矿主体专业为主,成为理论在实践中运用的文章应给予重点关注和发表的突出学科优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治理现代化与高校党建工作融合研究

    唐艳谢翠红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高校党建是高校治理现代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只有实现两者统一协调,才能有效提升育人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分析了高校治理现代化与高校党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并提出两者共进的有效策略。

    高校治理现代化高校党建国家治理立德树人

    数智时代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引领力研究

    姜志祥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时代,高校肩负着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使命,以培养具有高尚情操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目标。在数智意识形态建设中,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媒介宣传方向,夯实网络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分析了数智时代校园网络意识形态的影响,阐述了相关对策。

    数智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引领

    网络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大学生思政教育研究

    杨洲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今天,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虽然积极引入了网络技术,但实效性仍很难得到保障。因此,必须对思政教学进行网络技术方面地改进,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思政教育网络信息化高职大学生

    文化自信视角下高校红色基因的传承研究

    赵丹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中,"红色基因"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对全民族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自信,才能使自己的民族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可。分析了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意义,阐述了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

    文化自信高校红色基因传承

    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探索

    胡宏志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网络文化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原有的文化生活形态,在教育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顺势而为,因时而动,运用好网络文化这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契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挖掘网络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学生兴趣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凝聚力量,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网络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社交媒体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研究

    武瑾雯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交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大学生信息接收与表达方式,革新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拓展了全新教育载体和渠道。在社交媒体视域下,"信息茧房""碎片信息""舆情风险"及"大众发声",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弱化的新诱因。对此,应从科学把脉、精准对焦、舆论引导、师资培优等四个维度着手,力求以社交媒体赋能高校思政教育改革,针对性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社交媒体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汤璇芷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进入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渠道,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担负起时代使命,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才。因此,高校需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提升其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与科学化水平,确保思政教育能够满足新时代发展与学生实际诉求,切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策略

    浙江革命精神的内涵、价值与传承

    程世利陈宝安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浙江革命精神创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各个时期,数量众多、内涵丰富、价值突出,具有崇尚创新、求真务实、团结、艰苦奋斗、奉献和心系人民的内涵特质,它是浙江人民增强四个自信的精神支撑、培塑价值体系的精神支柱、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深化文化统战的重要抓手、讲好浙江故事的重要推手,长期以来指导浙江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不断胜利。立足新时代,面临新形势,需要从加强资源征集、开展专题学习、加快文旅融合、推广实践教学等维度提升弘扬传承质效。

    浙江革命精神发展脉络价值意蕴弘扬传承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王筱旭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作为党在革命时期形成的精神文化财富,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其中蕴含的伟大精神和深厚历史文化,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文化自信,抵御西方不良思潮影响。探索红色文化增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厘清红色文化的内涵、形态、特征,通过构建"新体系"、开发"新环境"、铸就"新高地"三个方面进行路径优化,教育当代大学生赓续红色血脉,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人才。

    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践路径研究

    李丽萍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红色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不仅能坚定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而且有助于引导大学生的精神建设。基于此,从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入手,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可行性,探究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旨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价值、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同时,促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人。

    红色文化高校思政教育教育实践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