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徐虹

季刊

1673-6524

hpfsxb@yahoo.com.cn

029-33787828

712099

陕西省咸阳市1号信箱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n Launch & Control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是由中国兵工学会主办、中国兵器工业第202研究所和中国兵工学会火炮专业委员会等承办的火炮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是以工程应用为主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始终坚持技术导向和工程应用的办刊方向,传播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其内容涵盖了常规兵器和新概念兵器的理论和工程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有限和瞬时旋量理论的供输弹机构构型与性能一体分析模型构建

    王猛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供输弹机构性能是实现大口径火炮自动化与高射速的根本保障.当前,基于反复迭代与相互脱节的大口径火炮供输弹机构设计模式,易使机构性能与精度先天不足且后续难以弥补,造成供输弹机构设计效率低且服役可靠性差.为解决上述问题,借助有限和瞬时旋量理论在机构连续运动与瞬时运动同维解析表征方面的最简性等优势,构建了供输弹机构连续运动的代数化拓扑模型和瞬时运动的解析化性能模型,实现了同一数学框架下供输弹机构构型与性能的一体分析,为大口径火炮供输弹机构的设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提升供输弹机构性能与可靠性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供输弹机构有限和瞬时旋量理论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

    有人-无人机协同技术研究

    费陈张帆赵亮陈英...
    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军事需求和人工智能技术地不断提高,有人-无人机在现代化战争中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国外有人-无人机的研究现状,从"域"和"网"两个角度构建一种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体系,同时分析该体系下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行动域和网络资源池的职能作用.基于此,进一步着重剖析支撑"四域一网"协同作战的人机控制、网络通信这两种关键技术,并基于混合集散控制结构,设计出一种混合集散协同作战框架.同时对有人-无人机在人机交互、通信抗干扰等技术上的不足之处进行探讨和展望,为未来有人-无人机协同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体系四域一网混合集散协同作战框架

    基于智能化火炮软件平台的构件自动装配

    齐志强王斌翊隋振雨张成...
    15-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化火炮软件平台是应用于火炮信息系统模块化,火炮装备智能化、构件化的可重用软件平台框架,为提升智能化火炮软件平台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提出一种应用于软件平台的构件自动装配方法.针对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分析建立了基于有向图的构件关系模型,将构件自动装配分解为依赖查找与自动化配置代码生成,将繁琐的手动装配过程转变为高效自动化流程.通过对不同数量的应用构件进行装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自动装配可显著缩短构件装配时间,同时有效提升了构件装配准确率.

    构件构件装配火炮软件平台有向图代码生成

    下一代155mm火炮系统技术分析与展望

    辛泽洲武志博马铁华焦斌...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当前信息化战场(如纳卡冲突、俄乌冲突)复杂态势下的炮兵作战运用及装备需求分析为切入点,介绍了国内外多种 155 mm 火炮装备的典型性能特点、改进升级方式和取得优异效果.针对下一代155 mm火炮的多功能弹药及模块化装药技术、先进材料应用技术、超远程精确打击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根据未来战争特点及未来火炮作战体系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和技术需求,阐述了下一代 155 mm火炮的智能化制导、自主无人化、模块网络化等智能系统技术.总结了数据驱动模型控制技术、火力打击大模型构建技术、数字孪生制造维护技术等使火炮战斗力得到空前提高的新质人工智能技术,形成多军兵种联合打击体系对作战对手的智能技术优势,来掌控战场的主导控制权.

    155mm火炮信息化战场多功能弹药技术先进材料应用技术智能系统技术

    末端防空装备反蜂群效能评估仿真研究

    黄宏胜王华天张春宋小雷...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及无人机蜂群作战概念发展迅速,但末端反蜂群防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对应的反蜂群仿真推演评估方法仍不完善.针对末端防空装备反蜂群作战效能量化分析不足的问题,考虑多种末端反蜂群作战能力要素综合集成,建立多型装备反蜂群毁伤模型,构建了末端反蜂群仿真推演系统.结合多型装备典型作战应用方式,设计反蜂群作战仿真实验流程,通过在多种作战想定下的反蜂群作战仿真推演,采集数据并统计分析无人机数量、速度等多种作战要素对装备反蜂群作战效能的影响,为末端反蜂群装备发展和反蜂群体系构建了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末端防空反蜂群技术仿真推演作战效能

    反无人机蜂群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张鹏飞程文铮米江勇和烨龙...
    38-4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无人机蜂群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军事需求的推动下,无人机蜂群从理论实验逐步走向实战.相比于日新月异的无人机蜂群技术,现有反蜂群相关技术的进展相对滞后,有效的蜂群反制手段成为世界军事强国的共同追求.在介绍无人机蜂群技术进展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反无人机蜂群技术的不足,结合无人机蜂群作战特点和反蜂群设备发展现状,对未来反无人机蜂群装备和技术的发展提出 5 点建议,为未来反无人机蜂群技术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无人机无人机蜂群反无人机蜂群反蜂群技术

    模压可燃药筒的压缩力试验与轴压稳定性分析

    张满慧姚忠周宇张祯旖...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模压可燃药筒使用时的结构完整性,对其开展了压缩力测定与轴压稳定性分析.通过压缩试样变形明确了稳定性分析属于弹塑性屈曲问题,建立了考虑几何和材料双重非线性的轴压稳定性模型,得出的临界轴压载荷、屈曲变形与测试结果偏差为 5.9%和 2.3%.给出了等壁厚结构条件下长径比和径厚比对整筒非线性屈曲的影响规律,并采用相关性分析确定了最敏感因素是径厚比系数.再对比分析了阶梯形和锥形两类变厚度整筒的屈曲响应,表明了锥形结构可显著改善结构稳定性,厚度比为 2 时即可将临界载荷提高 27.4%,屈曲变形减小 29.2%,而装药体积仅缩减 4%,为模压可燃药筒在火炮武器系统应用及其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可燃药筒轴向压缩屈曲稳定性

    膛口流场数值模拟与制退器性能研究

    姜瑞洲曲普赵洪运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两种不同结构制退器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离散,建立无制退器及不同方案制退器膛口流场数学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两种制退器结构主要区别为内部腔室冲击棱,通过仿真探究膛口流场速度和压力等参数分布特性,分析制退器制退原理,研究后效期过程各制退器不同结构的受力情况.继而计算后效期过程制退器合力,得到各方案制退器制退效率.对不同方案制退器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制退器内腔冲击棱通过改变火药气体流量分配以及自身受压提供作用力提高制退效果,制退器增设冲击棱后,制退效率从 35.18%提升至 53.35%,此研究为制退器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制退器冲击棱膛口流场制退效率数值模拟

    一种脉冲修正弹弹道设计方法

    柏绍波周宇马佳佳姚新涛...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脉冲修正弹由于点火修正次数有限,所以必须合理进行弹道设计才能达到最佳作战效果.针对高炮配用脉冲修正弹弹道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脉冲修正弹弹道设计方法,将脉冲修正弹点火时刻序列作为控制变量,引炸时刻实际弹道与目标未来点的位置偏差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以高低角偏差及方位角偏差下的射向偏差弹道作为实际弹道,对不同修正能力的脉冲修正弹进行弹道设计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弹道设计方法有效,通过求解脉冲修正弹的点火时刻序列,可得到终端位置无偏的弹道方案.该弹道设计方法可作为考虑误差项的抗干扰弹道设计以及点火时刻序列表编制的基础.

    脉冲修正弹弹道设计方案弹道高炮遗传算法

    水下电磁射流推进技术研究

    文比强
    63-6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电磁发射原理在水下动力推进领域应用的可能性,以某小型艇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运用 VOF均质多相流模型描述气、汽、液形成的多相流动,并求解基于 RANS 方程和Rayleigh-Plesset气泡方程建立的小型舰艇的 Schnerr and Sauer空化模型,以分析电磁力作用引起的流场变化规律以及艇的运动特性.开展了不同等效电磁力作用下流场的数值仿真,获得了运动过程中流场特性变化以及小型艇载荷、运动变化规律:电枢运动过程中会在其背面形成低压区伴随有大量空泡的产生,但电枢在快速回退过程不会产生较大的流场阻力,为满足流道内空穴填满的过渡期,可以增加流道的数量,使多个电枢交替运动;电枢运动激发的流场对船体的前行动力只发生运动的前半段,后期随着船体航速加大,阻力增大,船体的运动主要还是靠电磁反作用力,且流体阻力峰值约占推力峰值的 1/10.该研究可为电磁发射技术应用在小型舰艇动力推进提供参考.

    电磁推进VOF多相流重叠网格数值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