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球首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球首映
环球首映
环球首映/Journal HuanQiu ShouY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创新发展方向——以《梦华录》为例

    佘陈鸣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众们期待着主旋律电视剧将主流价值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炼成独有的气质和风格,成为国产剧的最重要的新主流.《梦华录》作为2022年现象级爆款剧、文化IP影响力典范,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化IP、选角表演等方面,为主旋律影视作品带来创新的启示.

    主旋律影视作品创新发展方向

    数字时代趋向自然主义风格的影像实践

    万波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觉艺术史上,影像艺术经历了多次的技术突破与媒介的变革,而每一次变革又都为视觉语言以及叙事方式注入了新的力量.无论是从早期达盖尔银版摄影术到胶片运动影像的发明,还是近年来数字影像技术快速成为主流的视觉手段,电影影像面貌随着新技术、新媒介的介入,一直在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创作者和观影者对于"真实感"的追求也在不断加强,由此产生了基于技术变革而带来更多的自然主义风格的影像探索与实践.

    技术变革自然主义影像实践

    中国电影海外发行现状与困境浅析

    徐华顾洪洲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其文化影响力远高于普通商业产品.开拓电影的海外市场不仅是企业的商业追求,也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近些年来中国电影"走出去"道路崎岖,众多在国内口碑票房双赢的国产电影在海外市场却只能铩羽而归.本文从电影产业以及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当下电影海外发行现状与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电影海外发行建议.

    中国电影海外发行困境

    浅析东西方电影中母性之美的差异化——以《永不妥协》和《你好,李焕英》为研究对象

    何泫漪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2021年的春节档,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横空出世,补充了这几年内地电影关于母爱的空缺.《你好,李焕英》和《永不妥协》中的女主人公同样是母亲,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她们同样是为了孩子拼搏奋斗,其归旨也大相径庭.而电影《你好,李焕英》中的母亲形象,从美学角度上看,极具中国古典美学标准:温柔敦厚;《永不妥协》作为21世纪初的西方电影,也对母亲之美有了轮廓的描绘,同样十分符合西方美学标准:自由崇高.这两种截然不同表现母亲之美的方式实际上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东西方对于美的不同理念.本文就将从东西方美学差异方面来分析这两部电影中的母亲形象.

    审美差异母性之美温柔敦厚自由崇高

    浅析黑泽明影片中的场面调度技巧

    王祎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泽明是日本黄金时代的著名导演之一.其指导的电影《罗生门》斩获了1951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以及第2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逐渐开始进入国际观众的视野.黑泽明拍摄指导的电影也成为往后电影学者热于研究的对象.黑泽明的电影不仅仅有强烈戏剧化的故事,也有精巧的摄影调度技巧.他在视听语言上作出的贡献被日后的导演和电影摄影师们不断地借鉴.本文章试图通过黑泽明指导的《罗生门》《七武士》《乱》《生之欲》《恶汉甜梦》等经典影片分析黑泽明电影摄影调度的特点,总结黑泽明电影中出现的经典场面调度手段并且试析黑泽明的影像张力.

    黑泽明场面调度视听语言电影摄影视觉影像

    浅论宁浩与"闫彭"喜剧电影的特点对比

    王晗钰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宁浩是国内第六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之一,是内地第四位进入亿元俱乐部的导演.他的"疯狂"系列主要体现的是黑色幽默,于残酷荒诞中制造喜剧."闫彭"是闫非和彭大魔,第七代导演中的异军突起.他们的作品主要表现的是暖色幽默,使观众在密集、紧凑、高质量的笑点中得到欢乐.这三位都是目前炙手可热的优秀的喜剧电影导演,他们开辟了大陆喜剧电影市场新格局.梳理剖析研究这三位主流的优秀的导演的喜剧电影特点,对我们年轻的喜剧电影作者和从业者来说具有较高的研究艺术价值与市场意义.

    第六代第七代导演喜剧电影特点对比

    《一念无明》和《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抑郁症书写与隐喻

    杨博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症被誉为21世纪的癌症,自然成了越来越多影视作品关注的重心,而《一念无明》与《海边的曼彻斯特》则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两部.一中一西的两部电影,虽然文化语境与背景都截然不同,但仿佛讲述的都是同一个故事.

    抑郁症疾病书写疾病隐喻电影表达

    中韩两国犯罪电影的叙事策略对比

    王思颖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世纪以来,韩国犯罪电影凭借着独特的叙事策略,在世界电影中树立了自己的地位.与此同时,中国犯罪电影也慢慢探寻着属于自己的道路,其叙事策略与韩国犯罪片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分析两国犯罪电影叙事策略在角色建构,视听语言以及叙事结构上的差别,有助于中国犯罪电影发展出自己的类型化特色,强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策略,实现作品在商业和艺术价值上的提升.

    中韩犯罪电影叙事策略比较研究

    中国亲情题材电影营销策略分析——以《你好,李焕英》为例

    张泽勇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际电影舞台上,中国电影取得了很多光辉灿烂的成就,在众多的电影题材当中,亲情题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纵观近年来发展现状,发现亲情题材电影很容易使观众留下刻板印象,因此,在票房上并不乐观,一直到2021年《你好,李焕英》这部作品的出现,打破了我国亲情题材电影发展瓶颈,引起了观众对于亲情话题的深刻讨论,基于此,文章主要以《你好,李焕英》为例,对我国亲情题材电影营销策略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亲情题材电影营销策略《你好,李焕英》

    宁浩电影的欲望表达

    陈柯桦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欲望一直是宁浩电影的母题,他以一种迎合和思考的姿态面对欲望背后的消费时代,无论是地下时期的创作还是现在从事的商业电影,他始终在寻求个人话语的表达.本文以欲望为出发点,探讨他作品中欲望的属性和作用.

    宁浩欲望独立表达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