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球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

王永炎(名誉),张伯礼(总编辑)

月刊

1674-1749

hqzyy@126.com,hqzhyy@163.com

010-65269860

100711

北京东四西大街46号597室

环球中医药/Journal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药防治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研究范式思考

    董国菊梁小雨郝校鹏李立志...
    1453-1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发病率逐年递增,患病人数庞大,如何发挥中医药防治HFpEF优势、提升中医药防治HFpEF能力成为关键.针对HFpEF自身发病特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对中医药防治HFpEF的研究范式进行了探讨:(1)建立HFpEF病名、诊断、疗效评价于一体的标准化体系,从顶层设计确保研究的可比性,促进中医药研究走向国际化;(2)立足于规模化群防群治,在病证结合思路指导下分疾病阶段、抓核心病机形成核心方进行序贯治疗,在规模化防治中总结和提升疗效;(3)多学科交叉合作,对不同亚型的HFpEF诊治方案和临床转归做出精准决策;(4)在健康中国战略思维指导下,着眼长期可持续性发展,从"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治疗理念逐渐发展到"以健康为中心"的治未病理念,从治疗HFpEF到关注HFpEF患者,再到从全局关注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逐步转变.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医药研究研究范式标准化规模化多学科交叉

    近20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发病规律的临床变迁

    刘思雨石玉姣刘永成梁小雨...
    1460-1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近 20 年来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演变情况.方法 选择跨度20 年内的2003 年、2013 年和2023 年,每年均选择心血管疾病高发期10~12 月,运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在这 3 个年度 10~12 月份出院的HFpEF患者的一般资料、合并疾病分布、用药情况、超声指标、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 (1)HFpEF患者的绝对数量以及在整个心衰人群中的占比随时间呈上升趋势.(2)HFpEF患者的年龄随时间推移呈明显增长趋势;患者左房内径、左室后壁厚度随时间推移也呈升高趋势;历经 20 年变迁,HFpEF人群共病负担加重,主要基础疾病一直为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和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此类代谢性疾病的患者数量及占比增加;随着新药的研发和指南的推广,HFpEF患者长期口服药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数量呈增长趋势,强心药物呈下降趋势.(3)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显示,气虚证、血瘀证和水饮证为HFpEF患者的主要证候.结论 随着时间推移,HFpEF患者发病率上升、发病程度加重,与人口老龄化、合并基础疾病多,尤其代谢性疾病增多有关.HFpEF的中医关键病机以气虚、血瘀、水饮为主,随时间推移中医核心病机并未发生改变.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发病规律临床特征合并疾病用药情况中医证候人口老龄化代谢性疾病

    300例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刘永成石玉姣刘思雨杨晨光...
    1469-1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基本证候要素的病证结合诊断标准分析HFpEF的证候特征及分布规律.方法 纳入 300例符合标准的HFpEF患者,收集证候诊断所需信息及相关临床资料,统计单个证素、证素组合的频数分布,并采用两步聚类法探讨主要证型的划分.结果 (1)300 例HFpEF患者单个证素的出现频率依次为:气虚(97.0%)、血瘀(92.7%)、水饮(79.7%)、痰浊(55.0%)、阴虚(44.7%)、阳虚(36.3%).(2)同时具有4 证素和5 证素的患者最多,分别占39.0%和30.3%.(3)患者以虚实夹杂证(94.0%)为主,纯虚证(3.0%)和纯实证(3.0%)较少.(4)300 例患者共出现15 种证素组合,通过两步聚类可分为8 类,每类患者均有气虚、血瘀.结论 HFpEF的病机关键为气虚、血瘀、水饮,气虚是始动因素,气虚血瘀为基本证候,可分为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阳气亏虚血瘀和阴阳两虚血瘀4 种证型.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医证候证素分布规律横断面研究聚类分析两步聚类

    300例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早期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杨晨光石玉姣乔文博刘永成...
    1476-1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早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采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300 例HFpEF早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描述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基础疾病、左房内径、相对室壁厚度、E/A、E/e';参考专家共识中气虚证、血瘀证、水饮证、阳虚证、痰浊证和阴虚证6 种证候的诊断标准,对患者中医证候进行评定,不符合明确诊断标准的,则判定为相应的证候倾向.统计描述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情况和组合情况、证候倾向的分布情况和组合情况、主要中医证候与证候倾向的组合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证候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1)HFpEF早期患者中医证候以水饮证和痰浊证为主;(2)复合证候以水饮+痰浊二证候组合为主;(3)一些患者呈现出血瘀证和气虚证趋势;(4)水饮证患者相对室壁厚度增厚的频率更高(46.30%,P<0.05),痰浊证患者左房扩大的频率更高(71.10%,P<0.05).结论 HFpEF早期的核心病机为气化不利、水饮内停,基本证候分布以水饮证和痰浊证为主,有呈现血瘀和气虚的倾向.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早期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早期中医证候治未病气化理论

    补中益气汤对高原低氧大鼠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研究

    程小玲蒲玲玲徐洪宝王光瑞...
    1484-1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补中益气汤对高原低氧暴露大鼠小肠黏膜损伤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用7 周龄雄性Wistar大鼠18 只,适应性饲养7 天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低氧暴露组、补中益气汤干预组,每组6 只.各组动物预先灌胃7 天后,除对照组大鼠外,其余采用低压氧舱模拟海拔高度6 000 米进行高原低氧暴露诱导肠黏膜损伤.记录大鼠体质量和摄食量的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空肠组织形态变化,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二氢乙啶(dihydroethidium,DHE)染色检测空肠组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和比色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通过免疫蛋白印迹实验检测空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蛋白、闭锁小带-1 蛋白及闭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低氧暴露组大鼠体质量和摄食量明显减少(P<0.01),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显著下降(P<0.01);大鼠血清中肠道屏障损伤指标DAO和MPO水平显著增高及GAS分泌降低(P<0.01);大鼠血清中脂质过氧化水平(MDA)升高,抗氧化能力(SOD、GSH-PX)显著降低(P<0.01);空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蛋白、闭锁小带-1 蛋白及闭合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低氧暴露组相比,补中益气汤组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有所恢复(P<0.01);大鼠血清中的DAO和MPO含量显著降低,GAS分泌增加(P<0.01);大鼠血清中的SOD、GSH-PX含量明显升高,MDA水平降低(P<0.01);大鼠空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补中益气汤可显著改善高原低氧暴露导致的肠黏膜损伤,其可能与改善机体氧化应激损伤,提高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有关.

    高原低氧补中益气汤氧化应激肠黏膜损伤紧密连接蛋白

    通络益肾方对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piezo1的影响

    沈一凡韩琳孟佳贾奇...
    1492-1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通络益肾方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脏纤维化及压电式机械敏感离子通道组件 1(piezo-type mechanosensitive ion channel component 1,piezo1)的影响.方法 以UUO大鼠为模型,以通络益肾方为干预手段,以缬沙坦为阳性药,连续给药14 天.观察大鼠血肌酐和尿素氮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Ⅲ型胶原免疫组化评估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采用CD34 免疫荧光观察大鼠肾脏肾小管周毛细血管(peritubular capillary,PTC)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蛋白印记法和转录PCR观察大鼠肾脏piezo1 及其下游分子mRNA以及蛋白表达改变.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缬沙坦组和通络益肾方组血清肌酐(P<0.05)和尿素氮(P>0.05)较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镜下观察肾间质纤维化改变明显,PTC明显减少,piezo1 表达增加,经通络益肾方和缬沙坦干预后UUO大鼠肾脏间质纤维化程度改善,PTC增多,piezo1 表达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piezo1 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通络益肾方和缬沙坦干预均能降低piezo1 蛋白表达(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表达增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缬沙坦组和通络益肾方组PlGF表达增多(P<0.05);模型组PlGF的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1(FMS-like tyrosine kinase 1,flt1)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少(P<0.05),缬沙坦组与通络益肾方组与模型组相比flt1 表达水平的升高.结论 通络益肾方能明显改善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进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iezo1 蛋白表达,上调ADM、PlGF及其受体flt1 表达,减轻PTC损伤,起到拮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肾间质纤维化通络益肾方UUO大鼠piezo1肾小管周毛细血管胎盘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二陈汤通过调控SCF/C-kit通路介导的痰湿型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

    匡逸鄢伟张晓菲唐明...
    1499-15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二陈汤对痰湿证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胃肠组织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信号通路的动态变化的影响,探讨痰湿型体质与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的关系及二陈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60 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0.27 mg/d)、二陈汤低剂量组和二陈汤高剂量组(217、434 mg/d),每组10 只.除空白组、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各组按剂量给予灌胃,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 次,于给药7 天处死大鼠,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胃肠黏膜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大鼠胃、小肠组织中的 SCF、C-kit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光镜下见空白组、假手术组大鼠胃肠黏膜细胞结构完整、形态规则,偶见轻微充血现象;模型组见组织细胞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组织糜烂;莫沙必利组及二陈汤低、高剂量组胃肠黏膜各层次欠清晰、排列不规则,部分组织可见组织细胞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此3 组中以二陈汤低剂量组胃肠黏膜表现最为严重.模型组大鼠胃肠组织中SCF、C-kit 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组、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莫沙必利组、二陈汤低剂量组、二陈汤高剂量组的表达增加(P<0.05),莫沙必利组和二陈汤高剂量组大鼠胃组织中的SCF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二陈汤高剂量组C-kit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小肠组织中的SCF、C-kit mRNA含量随二陈汤浓度提高而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莫沙必利组、二陈汤低、高剂量组大鼠胃肠组织中SCF、C-kit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三组中以莫沙必利及高剂量二陈汤效果更佳(P<0.05).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痰湿型胃肠黏膜损伤及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与SCF/C-ki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mRNA的表达降低有关,二陈汤可通过此机制进行有效干预,上调相关蛋白及mRNA的表达,有利于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恢复.

    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功能功能障碍SCF/C-kit通路二陈汤痰湿证

    基于β1-AR/TGF-β1/Smad2通路探讨稳心颗粒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于露邓芳隽梁嘉钰樊博雅...
    1507-1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通过β1-AR/TGF-β1/Smad2 通路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60 只,随机分为对照组、ISO组与稳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以及胺碘酮组,每组 10 只,连续给药 14 天.第 15 天起,ISO组、各药物组大鼠以ISO 5 mg/(kg·d)皮下多点注射构建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检测大鼠心脏质量指数的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分布和含量变化;检测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交感神经系统-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 adrenoceptor,β1-AR)、转化生长因子 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p-Smad2 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ISO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明显升,细胞结构紊乱,胶原沉积和心肌纤维化明显,心肌HYP含量显著增多,GSH含量减少,β1-AR、TGF-β1 与p-Smad2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ISO组相比,各治疗组心脏质量指数降低,细胞结构损伤与胶原沉积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HYP 含量降低,GSH 含量增多,β1-AR、TGF-β1 与 p-Smad2 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稳心颗粒高剂量组效果较稳心颗粒低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与胺碘酮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稳心颗粒能够改善ISO引起的心肌纤维化,减轻心肌细胞损伤与胶原纤维堆积,其机制可能与β1-AR/TGF-β1/Smad2 通路有关.

    稳心颗粒异丙肾上腺素心肌纤维化交感神经系统-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2

    不同基原藁本药材的质量评价研究

    汪沁柔熊富良刘霞姚子豪...
    1515-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集不同基原的45 批藁本药材,通过建立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结合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不同基原的藁本药材的质量评价,以期达到更全面的药材质量控制.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20 年版藁本项下,采用水分、总灰分测定法、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含量测定法对 45 批不同基原藁本药材进行质量评价.同时运用高效液相建立不同基原藁本药材的指纹图谱,并运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用SIMCA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 不同基原藁本药材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结果均符合药典要求.藁本浸出物平均含量为37.59%,辽藁本浸出物平均含量为19.59%,新疆藁本浸出物平均含量为 14.75%.藁本中阿魏酸平均含量为 0.07%,辽藁本中阿魏酸平均含量为0.09%,新疆藁本中阿魏酸平均含量为 0.13%.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为相同基原藁本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73~0.999,而辽藁本与藁本之间的相似度为0.612~0.780,新疆藁本与藁本之间的相似度为0.108~0.212.通过聚类分析,藁本与辽藁本较为相似,而新疆藁本差异较大.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新疆藁本综合得分较高.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预测香草醛、阿魏酸、藁本内酯可能是不同基原藁本质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结论 不同基原藁本药材在浸出物含量、阿魏酸含量、指纹图谱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为藁本临床用药选择、新药开发、药材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依据.

    藁本辽藁本新疆藁本浸出物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体外实验探讨附子活性成分治疗血管痉挛的作用机制

    武博文颜培宇武密山
    1523-1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实验探究附子活性成分治疗血管痉挛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 TCMSP 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Uniprot 数据库、Genecards 数据库、OMIM 数据库、TTD 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和String 数据库等,获得附子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血管痉挛相应疾病靶点,并将其作用靶点与获得的疾病靶点的交集作为潜在靶点;利用 String平台,对潜在靶点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网络;采用R语言软件包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然后使用 Cytoscape 软件分析其网络拓扑结构,筛选其核心靶点,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 MTT法检测附子活性成分对血管紧张素Ⅱ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的机制.结果 附子治疗血管痉挛的主要潜在活性成分有 15 个;药物—疾病核心靶点有 27 个;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有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钙信号通路、刺激神经组织的中的交互、鞘脂类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松弛素信号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等;关键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次乌头碱、谷甾醇结合具有稳定构象.体外实验结果表明,附子活性成分次乌头碱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有关.结论 附子多种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核受体亚家族3C群成员1、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一氧化氮合酶3 等靶点治疗血管痉挛,为附子活性成分治疗血管痉挛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附子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血管痉挛细胞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紧张素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