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球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

王永炎(名誉),张伯礼(总编辑)

月刊

1674-1749

hqzyy@126.com,hqzhyy@163.com

010-65269860

100711

北京东四西大街46号597室

环球中医药/Journal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和法理论探讨调和取穴治疗失眠

    陈小华夏帆明康文
    1813-1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危害极大.从失和角度总结,失眠病机主要包括正邪失于调和、脏腑功能失和.临床基于"凡气有不正者,皆赖调和",以"务在调平元气,不失中和之为贵也"为指导原则,突破常规安神取穴,通过调和取穴理气机、调阴阳使正气存内、脏腑调和达到治疗失眠目的.临证以中脘、天枢、气海、百会、至阳为主穴,脾胃不和者取足三里、太白穴,心肾不交者配太溪、少海,肝胆失宜者取合谷、太冲,肝胆火旺加取行间、侠溪,辨病取主穴,辨证加减配穴,注重补泻,精简调和,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思路.

    失眠不寐失和和法针刺调气调和阴阳整体观念

    从线粒体功能障碍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微观层次的结合点

    刘一徐淑颖田璐王丽娜...
    1817-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影响当代女性受孕的常见疾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表型各异,目前西医临床对此并无系统的治疗方案.本文从不同医学角度分析线粒体功能障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炎症状态及其临床特征中卵泡发育、胰岛素抵抗、雄激素过多的影响,探索线粒体在人体中的作用机制与中医气化理论的相似点.通过研读古籍及文献,并联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笔者认为主要病机脏腑为脾、肾二脏.在中医理论的支持下,分析人体在肾虚脾亏状态下气化无权所致的痰湿内生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二者的理论观念的结合是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微观局部的体现.基于临床治疗及文献记载,提出健脾益肾化痰法调控线粒体功能障碍是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有效途径.

    多囊卵巢综合征线粒体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气化痰湿内生生理功能病理机制脾亏肾虚

    "和法"论治更年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张婉陈玉鹏倪青
    1822-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更年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更年期甲亢")是一种内分泌疾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和法"作为中医学重要治法,在内科临床应用广泛,可应用于更年期甲亢的治疗.本文揭示更年期甲亢以气血精津不和为病理状态,具体表现为气机失调、津液紊乱、阴精亏虚、血热旺盛.五脏失和为本病的病机关键,主要涉及肝肾失和、心肝失和、肝脾失和、肝肺失和.治疗上,以"和法"作为指导思想,结合"清而和,温而和,补而和,行而和"等诸法,以补益精血滋肝肾、清热凉血平心肝、温化痰饮运肝脾、疏行气机调肝肺、移情易性安心神等为原则,调和五脏、气、血、津、精、神,疏邪扶正、平亢扶卑,从而达到五脏和合状态.全文基于"和法"思想从病理状态、病理机制、治疗思路等方面对更年期甲亢进行了阐述,以期进一步丰富更年期甲亢的临床论治实践,并为中医药防治更年期甲亢提供新的思路.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更年期和法五脏失和调和五脏中医治法

    基于经筋理论"强温并举"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常英贾舒涵常红刘璐...
    1827-1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归属于中医学"经筋病"范畴,笔者团队提出其病机特点为初期因劳致瘀,因瘀致寒,经筋拘挛;后期寒瘀互结,筋结渐生,筋肉挛缩,关节活动受限;提出针刺治疗应以阿是穴为主穴,并探寻出该病阿是穴的分布特点."强温并举"法是笔者团队提出的治疗经筋病的通用创新方法,应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时,在颞下颌经筋常见的劳损区域找到有意义的压痛点作为阿是穴,在阿是穴施以火针点刺,并立即在火针点刺形成的体表通路上拔罐放血,以达温阳散寒、解痉止痛、破瘀散结、祛瘀生新的目的,并附验案一则以佐证.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经筋病压痛点火针拔罐

    "调五脏,益脑髓,共宁神"论治小儿抽动症经验

    王阿贞吴远华田茂平赵江湖...
    1831-1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笔者团队从"调五脏,益脑髓,共宁神"方面论治小儿抽动症的临床经验,以期为小儿抽动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笔者团队认为小儿抽动症与小儿五脏及脑育而未全、全而未壮密切相关,小儿形气未充,易引动风邪,易致脑神失调;反之,神明所藏在脑,脑为元神之府,统帅五脏神,故治疗此病应从脑神、五脏神入手,并结合小儿生理特点提出"脑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的观点,认为脑脏神衰是小儿抽动证的核心病机.笔者团队治疗此病从心肝肾论治为主,旨在宁心补肾、柔肝熄风、补肺健脾;在审因辨证的基础上,主张分期论治,以脏定法;其用药特色包括动静结合、妙用辛散、酌加健脾、巧佐搜风通络之品,总以调五脏、益脑髓、共宁神为调摄目标,效如桴鼓,为小儿抽动症临床诊疗拓宽思路.文章附案一例.

    小儿抽动症脑神五脏神脑脏神衰调五脏益脑髓共宁神验案举隅

    从"燥与湿兼"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思路与方法

    田锋亮刘薇
    1835-1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或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胃病.从内镜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演变中来看燥与湿兼起到关键作用,燥胜则干则萎,胃萎缩即存在内燥阴伤,活动性炎症则多与湿有关,内湿困脾、胃内燥阴伤兼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核心病机,辨证时要注意燥与湿的侧重不同,程度轻重,治分脾湿、胃燥两方面,不同时期或侧重一方面,或两者兼顾,活动期脾湿气滞多见,以健脾祛湿为主,湿热清化或寒湿温化,稳定期则胃内燥阴伤多兼,以和胃润燥为主,阴虚温燥以滋阴清热,阳虚凉燥以温阳滋阴,兼有气滞者,疏肝行气;痰浊者,化痰散结;瘀血者,活血化瘀通络.

    燥与湿兼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内燥阴伤内湿困脾脾胃同调燥湿兼顾

    从玄府气液论治"泛结节"

    陈思维高天舒
    1839-1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乳腺结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多种结节疾病常同时或相继出现,机体多脏器结节共同存在,中医病机治法有相通之处,可命名为"泛结节",并从玄府气液的微观角度出发,认为玄府是气液流通的门户,气液亦是维持人体机能的关键所在,若因禀赋不足、年老体弱、情志不畅等致使玄府郁结,气液失宣,日久痰瘀互结,停于机体不同脏腑组织之间,则可导致"泛结节"的发生,故认为"郁、痰、瘀、结"是泛结节发生发展的病机演变过程.临床在治疗本病时应以开通玄府为根本,以调和气液为条纲,使玄府通利如常,气液宣通无阻,则结节消散,病症得解,以此为中医药辨治"泛结节"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玄府气液辨证论治中医结节治法中药临床诊治

    基于"态靶辨治"理论治疗糖尿病心肌病

    苏丽雯吴玉洁朱颖殷淑丽...
    1843-1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可累及心脏引起心脏微血管及心肌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影响心脏正常生理功能,最终引发患者心源性猝死,对糖尿病患者生命造成巨大威胁.随着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的发展结合,"态靶辨治"理论应运而生,即调理中医宏观状态与调控西医微观理化指标有机结合,通过辨态、调态、识靶、打靶来实现对糖尿病心肌病的精准化辨证与治疗,实现中医理论与临床检验的有机结合.本文拟初步构建一种"态靶辨治"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模式,辨明病态、识别病靶,在纠偏态、调病态的同时针对病靶、标靶和症靶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精准治疗,实现中医治疗糖尿病心肌病宏观上的"调态"和微观上的"打靶"有机结合,为中医临床治疗糖尿病心肌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并发症态靶辨治辨态识靶

    浅析中医治疗晚期肺癌时养阴与化痰治法的平衡共调

    朱慧蓉李依聪梁秋然陈琳俪...
    1847-1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癌为我国新发癌症发病率、死亡率的首位,但许多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阶段.研究发现中医药可有效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晚期肺癌的常见证素为阴虚、痰湿,但临床上养阴不慎恐增痰、燥湿化痰恐伤阴,在治疗上存在一定相悖性及困难性,如何平衡共调养阴与化痰治法的关系对晚期肺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对晚期肺癌阴虚及痰湿的病机进行探讨,并针对阴虚及痰湿在体内胶结日久易生瘀、伤肾的特点,在治疗上选择扶正养阴、健脾化痰并用之法,辅以解毒散瘀、补肾益精之品来调治其病,结合实际临床案例探讨养阴化痰并调之法在临床的可行性.通过探析晚期肺癌常见的阴虚及痰湿之候,对二者的相悖性及相关性进行辨证分析,证实平衡共调养阴与化痰之法具有可行性,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亦可为晚期阴虚及痰湿证素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晚期肺癌养阴化痰阴虚痰阻痰瘀肺肾肺脾辨治思路

    运用"透热转气"治疗瘀毒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验

    张乐松李军张文杰孟超...
    1851-1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透热转气"法渊源于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其核心在于清解热毒,通达营血,宣散火郁,使邪自卫气分而散,实为《黄帝内经》"火郁发之""因而越之""轻而扬之"治法的体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核心为心脉痹阻.心痹脉瘀,化火成毒,瘀毒内伏,与痰湿浊邪胶结,病情缠绵;遇劳力、情志、饮食、外感等诱因,引发毒邪暴烈,损伤脏腑形体,可导致动脉粥样斑块破损及栓塞,加速炎症反应,引发急性冠脉事件.治疗瘀毒型冠心病以透热转气为大法,以四妙勇安汤为主方,根据邪正状态而随证加减,并重视风药的运用,以达到透发瘀毒,宣痹通脉之效,可发挥稳定动脉粥样斑块、保护血管内皮、抗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活化、调节血脂等作用,有效治疗冠心病胸痹心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透热转气胸痹心痛瘀毒郁证四妙勇安汤临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