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航天器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航天器工程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航天器工程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彭成荣

双月刊

1673-8748

htq@spacechina.com htq501@139.com

010-68746793;68746067;68745881

100094

北京5142信箱116分箱(海淀区友谊路104号)

航天器工程/Journal Spacecraft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航天器工程》期刊于1992年由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创办,2006年10月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公开发行,2007年开始公开发行,双月刊。本刊目前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主要以航天器工程技术与经验交流为主,具有鲜明的工程特色,区别于“学报”的纯学术属性。《航天器工程》期刊严格保密审查,未通过保密审查的文章不予以刊登。经过十几年的办刊历程,本期刊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成为反映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代表性期刊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自主任务规划研究

    黄缙蒋昱莫凡张莎莎...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轨遥感卫星往往以全球或全国范围内的特定地物为探测目标.为提高卫星在轨运行的自主性,文章提出了一种面向地物目标属性的遥感卫星自主任务规划方法.首先外推出预报点 90 min后的星下点经纬度,并根据星载地图和太阳高度角,得到预报点的阳照/阴影、陆地/海洋、境内/境外属性.对地物目标属性信息进行平滑处理后,根据各载荷的地物目标属性,识别出各载荷的工作任务时间段,可实时实现提前约 1 个轨道圈的载荷自主任务规划.

    自主任务规划地物目标属性星载地图太阳高度角阳照/阴影属性陆地/海洋属性境内/境外属性

    应用改进遗传算法的低轨星座部署策略优化方法

    马林刘玥侯祥震常新亚...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发射场任务间隔时间约束,提出应用改进遗传算法的低轨星座部署策略优化方法.对近地圆轨道星座部署过程进行动力学建模,给出了部署窗口与入轨点相位差的关系,以及入轨后相位调整的代价分析.将星座部署位置组合进行参数化,加上各颗卫星部署日期间隔作为优化变量,使得在大范围日期区间内的搜索问题简化为有限维度的整数规划问题.引入改进遗传算法进行局部搜索,进而对部署策略进行寻优计算.以 9 颗卫星的Walker星座部署任务为例,对优化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方法相对穷举搜索法的计算量有约 7 个数量级的降低,且能够用50 代以内的演化计算快速得到满足发射间隔约束条件且兼顾部署总时间和相位转移量的最优解.

    低轨星座部署策略优化发射计划约束改进遗传算法

    低轨星座卫星快速开发与验证方案设计

    刘敏范为裴胜伟李峰...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低轨星座卫星快速开发与验证需求,提出试验星+工程星+接口验证平台(VPI)并行研制验证方案.通过工程星研制,对卫星结构、总装设计及供电主通道、推进贮供主通道等设计进行验证,支撑试验星设计优化与结构投产;VPI 对星上电子单机接口、星上软件等进行迭代验证.通过试验星研制,对低轨星座卫星功能性能全面验证,确定星座卫星基线.该方案经多颗卫星实施验证,有效提高了低轨星座卫星验证效率.

    低轨星座卫星工程星快速开发设计验证

    多源遥感卫星地面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

    王冠珠万伟张棋帅钟慧敏...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卫星地面调度处理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着重关注工作流、线程池和 Redis 缓存等关键技术.首先,对工作流的分析和建模以提高系统任务的执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其次,引入线程池技术来管理和调度系统中的线程资源,实现任务的并发执行和负载均衡,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最后,利用Redis 缓存作为系统的缓存和 Kafka 消息队列,优化数据存取和通信效率,提供更高的性能和可靠性.整体通过 SpringBoot 框架进行实验和性能评估,验证了该系统在任务处理能力、资源利用率和数据访问效率等方面的优势.本研究对于提高卫星地面调度处理系统的效率和性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工作流并发编程缓存机制任务调度卫星地面系统

    载人航天器可更换舱外载荷接口通用设计与应用

    刘彦伟赵振昊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暴露资源,载人航天器往往设计支持少量或大规模暴露试验的开展,暴露试验项目包括专用舱外载荷和可更换舱外载荷.载人航天器可更换舱外载荷是在航天员或机械臂照料下通过舱外载荷接口设备实现在轨安装和更换.针对不同可更换舱外载荷的接口需求不尽相同、不同载人航天器之间或同一载人航天器不同舱段之间的舱外载荷接口设备不同、载人航天器暴露试验平台在地面阶段无法与全部可更换舱外载荷进行接口匹配等技术难点,文章提出一种载人航天器可更换舱外载荷接口模块化、标准化的通用设计方法.舱外载荷接口按照安装接口、供电接口、信息接口、热接口等功能分类进行模块化设计,各功能模块相互独立;各功能模块对外接口采用标准化设计,同一类型接口的形式及定义均相同.经过在轨飞行应用,表明载人航天器可更换舱外载荷接口通用设计方法可行、正确,为载人航天器滚动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提供了有力支撑.

    载人航天器舱外载荷接口通用设计在轨应用

    小卫星太阳翼铰链对挠性动力学方程耦合系数的影响

    高鸽刘雪峰魏峰王天罡...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小卫星太阳翼机械系统产品选型时,展开机构的铰链类型、铰链刚度对卫星挠性太阳翼系统动力学方程中耦合系数影响规律不明确的情况,文章首先建立带挠性太阳翼的振动方程,给出使用动力学方程中的参量计算附件平动、转动耦合系数的公式;然后,基于小卫星常用的两种铰链类型以及铰链不同刚度,采用有限元法,对比相同卫星构型下铰链对太阳翼展开模态的影响;并获取相应的太阳翼振型、质量与质量元位置参数;最后,以某小卫星太阳翼为例,基于动力学方程中的耦合系数计算方法,采用输出参量与数据处理软件相结合方式,开展了不同铰链对耦合系数和铰链选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文章分析的不同铰链、刚度的太阳翼结构参数以及耦合系数变化规律,对于铰链的设计和选型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卫星太阳翼铰链挠性附件耦合系数模态分析

    航天器蜂窝夹层结构板制造工艺可靠性研究

    李莺歌田栋曾笑夏维娜...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天器蜂窝夹层结构板的制造效率、形位精度、胶接强度和预埋件拉脱力等可靠性要求,根据其制造工艺特点,通过建立基于制造工艺流程的串联模型、基于制造工艺单元的顺序关联模型、基于制造工艺参数的网状关联模型和考虑检验工序的功能关联模型 4 种典型的制造工艺可靠性模型,明确工艺设计的控制内容及工艺改进方向和要求.通过常见故障模式和原因分析,进一步验证可靠性模型的分析结果,明确制造工艺改进措施.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通过零件定型,优化制造工艺流程和减少串行制造工艺单元;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固化工艺状态、应用自动化智能工艺装备,减小制造偏差,提高产品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航天器蜂窝夹层结构板制造工艺可靠性模型

    航天器用钾热管传热性能的敏感性分析和优化

    韩冶张亚坤柴宝华王泽鸣...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碱金属热管在空间核电源系统中具有重要应用,是航天器辐射散热器的重要组件.文章研究钾热管对充液率、吸液芯层数、吸液芯丝网目数及热负载功率的敏感性,并对上述多参数耦合下钾热管传热性能进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钾热管温差随充液率和吸液芯丝网目数的增加而降低,随吸液芯层数和热负载功率的增加而升高,且钾热管的整体温度和蒸气流速随热负载功率的增加分别升高和降低.钾热管性能对吸液芯层数和热负载功率敏感,优化得到最优参数组合为充液率 1.0 时 7 层 350 目吸液芯和 712.475 W的热负载功率.文章采用的分析和优化方法对热管式辐射散热器的工程应用设计具有工程参考价值.

    航天器用钾热管敏感性分析传热性能性能优化

    海洋卫星星地链路时间窗口快速计算方法

    刁宁辉吴奎桥车志胜郭振宇...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计算海洋卫星星地链路时间窗口方法存在的计算效率低或结果精度低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轨道过滤的星地链路时间窗口快速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快速过滤掉任务周期内不可能进入地面对卫星可视范围的轨道弧段,来计算剩余弧段的星地链路时间窗口.在保证高精度计算结果的同时,避免了冗余计算,提升了计算效率.经专业仿真软件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星地链路时间窗口计算精度为毫秒量级,计算效率提高了 99.4%,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方法计算效率和结果精度无法兼顾的问题,可应用于数传资源调度和任务规划等航天任务中.

    海洋卫星星地链路时间窗口边界条件轨道过滤

    基于SOIS架构的星载设备虚拟访问设计

    李许诺吕良庆赵勋峰张雅娟...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解决航天器设备间互操作难、软件通用性弱等问题,文章对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的航天器星载接口业务(SOIS)架构中,基于标准业务和电子数据单(EDS)的星载数据系统架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标准业务和EDS的融合方式开展设备虚拟访问的设计方法.对设备发现、设备枚举、设备访问、设备虚拟、数据池以及访问管理业务及其相关原语进行了实例化设计,结合 1553B总线为实现即插即用而设计的EDS,开展了初步的测试验证,证明了其可行性.文章提出的星载设备虚拟访问融合方式可为标准业务及其相关的电子数据单设计提供参考,有助于系统快速集成、软硬部件的重用.

    空间数据系统航天器接口业务即插即用设备虚拟访问电子数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