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张强

双月刊

1007-8444

hysz@chinajournal.net.cn

0517-83511053 83511120

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交通路71号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期刊。对我国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语言以及高等师范教育等进行理论探讨,为校内外优秀科研成果提供发表园地。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与“双百”方针,扶持新人新作,繁荣学术研究,开辟有“周恩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史考辨”、“学术百年”、“现当代学人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特色专栏。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时代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强调研究深度,鼓励学术讨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董恂的生平事迹、著述与思想

    李强
    604-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董恂是晚清朝廷重臣,他在 1840 年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做官之余,董恂醉心于著述,其著述颇丰,有笔记、诗文、赋、自编年谱、《儿女英雄传》评点、镇志,以及大运河水利专著等,大运河专著《江北运程》是其最重要的作品.身处东西方文明剧烈交锋与碰撞的新旧交替时代,董恂的思想较为复杂.其开明和进步的一面表现在,一是助力开眼看世界、积极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二是主张在处理中国与列强之间事务过程中利用《万国公法》维护国家利益;三是推崇和践行扬州学派经世致用的思想.董恂也有其局限性,如反对"折漕",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反对漕粮这种实物赋税的货币化;主张恢复漕运,坚持漕运不可废弃,都是逆时代潮流的.

    董恂荻芬书屋《江北运程》漕运

    柯勒律治诗学主张对五四新诗运动的影响——以朱湘译《古舟子咏》为例

    周青
    610-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柯勒律治是英国浪漫主义重要诗人和文艺理论家.20 世纪初五四新文学运动爆发,出于救亡图存的需要,大批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被译介进中国,柯勒律治和他的作品随之进入.柯勒律治的诗学主张影响了新月诗派诗人朱湘,朱湘结合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用创造性的翻译方法实践其诗歌主张和译诗理念,推动了中国新格律诗的发展.

    柯勒律治《古舟子咏》诗学主张新月派朱湘

    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徐文杰金建荣曾莉
    616-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推进江苏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建设与发展提出策略或参考.用ArcGIS10.2、计量数学、地理探测器平台等方式,以 2019-2022 年间获评的 147 个江苏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平均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法、地理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核密度分析等分析方法,得出研究结果:第一,近四年获评旅游村的空间分布呈由南向北发展态势;第二,在市域层面获评村空间呈聚类分布,空间分布集中程度较高,分布较为均衡;第三,自然地貌、交通、经济、人口、旅游资源等因素对江苏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且交通、经济与旅游资源等因子影响显著.

    江苏乡村旅游重点村ArcGIS10.2空间分布DeoDetctor影响因素

    作为文化空间的老城区有机更新研究——以淮安为例

    刘志刚赵科印
    626-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存量空间更新背景下,城市发展进入了从增量扩张逐步向存量更新转变的新常态.作为一种物化的资本力量,老城区具有文化存量资本的价值,在其有机更新进程中应纳入文化的维度,并积极融入城市更新的总进程.本文提出通过建立文化愿景、打造城市文化生活圈、筑造文化新生境、嵌入文化创意元素、重塑文化新场景、培育城市文化新业态、构筑城市传播体系,为进一步盘活老城区历史文化资源存量、创造城市发展的新增量、提升淮安城市软实力提供路径参考.

    文化空间文化创意老城区文化生境

    惺惺相惜:贺麟与缪钺的交往与共鸣

    彭华
    632-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20 世纪杰出学人的贺麟与缪钺,虽然分属不同的学科与领域,但因缘际会,由相识而相知,以至惺惺相惜,双方深挚的友谊长达半个多世纪.贺麟与缪钺不但有着亲密而真诚的人生交往,而且有着深刻而真挚的思想共鸣.缪钺在《评贺麟译斯宾诺莎<致知篇>——兼论翻译》中所表达的文化观(中西文化观)、翻译观、科学观、语言观等,与贺麟的看法可谓深相共鸣.人与人的相识与相知、交往与交流,"思想的共鸣"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并且似乎也是最为根本的.

    贺麟缪钺文化观翻译观科学观语言观

    学术专栏和博士生写作训练的结合——读李良玉教授主持的中国当代史专栏

    潘亚莉
    640-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当代史研究"专栏自2002 年创办以来,通过与著名学者、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良玉老师的合作,将教学、科研与史料开发利用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力.在选题策划、约稿、审稿等方面,李老师及其研究团队,始终坚持专业主义的立场,坚持史料第一、实事求是,致力于培养年轻学者,通过有效的写作训练和科研活动,培养了年轻学者的学术能力,推动了中国当代史研究的进步,为学术界提供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中国当代史研究"专栏李良玉学术指导专业主义立场实事求是

    Abstracts

    647-648页

    征稿启事

    封2,554,580,625,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