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西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西医学
华西医学

石应康

月刊

1002-0179

hxyxqk@yahoo.com.cn

028-85421298

610041

四川成都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华西医学/Journal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为临床综合性季刊。主要刊载临床科研论著、临床经验、短篇报道等文章。循证医学为本刊国内首创的特色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固本兴新抓质量,深拓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新局面

    徐笑刘远东刘善善杨蕾...
    33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我国近40年的医院感染管理事业发展,全国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质控)工作也已开展10年,发展迅速,成果丰硕。10年来,我国从事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人才队伍持续发展壮大、队伍素质持续提升,管理能力持续提高、运行机制持续完善。随着公立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运行模式转向精细化管理、医疗质量注重内涵发展,医院感染质控工作需要进一步固本兴新,抓好质量。该文总结了全国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分析了当前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共同探讨了我国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工作发展的定位和方向。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质量控制挑战

    呼吸道样本中检出惠普尔养障体病例诊断的华西建议

    胡娅唐光敏毕红霞何达...
    338-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惠普尔病是一种主要累及胃肠道的多系统性疾病,其病原体为惠普尔养障体。文献报道惠普尔养障体也可导致肺部感染,而检出惠普尔养障体依赖于核酸检测。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应用,呼吸道样本中检出惠普尔养障体的病例日益增多,但这类病例缺乏公认的诊断标准。因此,该文基于临床经验和诊断思维并参考国际侵袭性真菌感染分级诊断标准提出了呼吸道样本中检出惠普尔养障体病例的分级判断体系,包括5个级别(确诊、拟诊、疑诊、拟排、排除)。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道样本中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检出惠普尔养障体的病例进行基于分级判断体系的分析发现:共有26例检出病例,可分为拟诊6例、疑诊9例、拟排8例和排除3例。并据此提出了样本采集及检验、患者管理方面的具体建议,及进一步研究方向。此建议是基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现有病例的初步建议,还需要更多临床病例和进一步临床研究予以验证、修改、优化,甚至重构。

    惠普尔养障体肺部感染分级判断体系

    十二指肠镜再处理国际进展

    葛茂军
    344-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胆道和胰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与其他消化道内镜相比,十二指肠镜具有特殊的结构。自2010年发现十二指肠镜传播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十二指肠镜为代表的消化道内镜再处理和设计面临新的挑战。该文从十二指肠镜结构特点、相关感染暴发案例、暴发控制措施以及一次性十二指肠镜使用等方面回顾近10年来国际上对十二指肠镜再处理方面的进展,为国内十二指肠镜再处理和相关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指导借鉴。

    十二指肠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再处理消毒

    美国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的实施性研究方法指南解读

    姚希黄博雯李航
    353-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通过解读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学会、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感染控制与流行病学协会联合发布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实施性研究的指南,介绍了实施性研究的概念、实施策略、实施的决定因素、实施的评价方法,以及实施性研究在医院感染防控领域常用的理论、模型与框架,旨在引导读者思考医院感染防控实施的科学问题,找到适合特定环境和情况的资源,促进医院感染防控领域循证指南在医疗机构中的落实。该指南希望通过促进和指导医院感染防控领域实施性研究的开展,达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目标。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实施性研究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解读与释义

    乔甫陈亿宗志勇
    362-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的流行日趋严重,由CRE引起的感染显著增加患者的疾病负担和经济负担,并时常引起医院感染暴发,现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此,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和学会/协会纷纷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指南。该文详细介绍了我国《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预防与控制标准》(WS/T 826-2023)编制的背景、原则、理解重点和实施建议,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和医疗管理者防控CRE的认知,为医疗卫生机构应对CRE传播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导,以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解读

    弹性调配病区的环境多维特征——一项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

    陈诺浮钰琪刘荔何文斌...
    367-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弹性调配病区时临时扩展医疗区域与常态化区域环境微生物与物理监测参数,总结规律并寻找潜在医院感染防控风险点。方法 于2023年4月10 日-23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区内开展前瞻性环境微生物及物理参数监测,对比分析不同场景下的监测结果。结果 通常情况下,临时医疗区域二氧化碳浓度、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PM2。5)浓度、温度、相对湿度均低于病室内(P<0。05),两个区域表面微生物和医务人员手部微生物检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时医疗区域启动时,病室内表面微生物检出量、二氧化碳浓度、温度高于临时医疗区域(P<0。05),PM2。5浓度低于临时医疗区域(P<0。05),医务人员手部微生物检出量和相对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启动时相比,临时医疗区域启动时病室内空气微生物检出量、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降低(P<0。05),环境物体表面微生物检出量、PM2。5浓度升高(P<0。05),医务人员手部微生物检出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时医疗区域内PM2。5比未启动时高(P<0。05),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比未启动时低(P<0。05),两个时期表面微生物和医务人员手部微生物检出量及相对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无论临时医疗区域是否启动,空气样本中微生物检出率最高的均为丝状真菌,环境物体表面样本和医务人员手样本中微生物检出率最高的均为表皮葡萄球菌。结论 临时医疗区域所带来的环境微生物负荷、通风不佳等系列环境风险应引起关注。

    弹性调配病区环境特征环境监测前瞻性研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肺结核报告疫情分析

    曾庆会黄文治彭雅兰王妍潼...
    373-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65岁老年肺结核报告情况。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报告的老年肺结核和全人群肺结核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患者的不同特征和病原学结果情况。结果 共报告老年肺结核2 182例。以病原学阳性报告为主[1091例(50。00%)],其构成比逐年升高(x2=49。986,P<0。001)。老年肺结核占全人群肺结核的比例,由2012年的17。62%上升至2022年的29。04%(x2=40。261,P<0。001)。在报告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2。30∶1;利福平耐药7例,病原学阳性1 091例,病原学阴性674例,无病原学结果410例;65~74岁年龄段报告例数高于75岁及以上年龄段;季节分布不明显(集中度<0。3);现住地址主要来自本省其他地市[919例(42。12%)];报告科室最多的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含结核病房)[1 439例(65。95%)];职业以离退休人员为主[952例(43。63%)]。结论 2012年-2022年老年肺结核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负担依然很重,应强化老年肺结核的发现等工作。

    肺结核疫情分析老年

    连续七年小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标准化感染比趋势分析

    刘荣辉李高纯易和平张长凤...
    378-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标准化感染比(standardized infection ratio,SIR)对小肠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趋势进行分析,客观评价感染控制效果,为采取感染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美国国家医疗保健安全网(National Healthcare Safety Network,NSHN)的医院感染监测定义和SSI事件监测方法,对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16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开展的小肠手术成年住院患者SSI及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前瞻性监测。对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手术编码系统(ICD-10-PCS)定义的小肠手术,使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以7年监测数据为基线,采用NHSN改良的复杂入院/再入院SSI-SIR模型中小肠手术的风险因素预测模型,计算各年度SIR,采用Mid-P法进行差异统计学检验,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共纳入患者2 436例,其中深部切口感染48例、器官/腔隙感染49例,总体感染发病率为4。0%。2016年-2022年各年度行小肠手术分别为151、244、222、260、320、408和831例。Mid-P法检验显示,2016年-2019年SIR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较2017年有所上升,2019年-2022年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趋势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结论 2017年-2022年小肠手术手术部位感染得到控制。除2018年以外,其他5年均取得成效,但2020年-2022年未呈逐年下降趋势。采用SIR为评估感染控制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小肠手术手术部位感染标准化感染比趋势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车祸伤患者并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

    陈静郑晓佳廖天芬向钱...
    383-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车祸伤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减少车祸伤患者发生MDRO感染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2023年2月28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入住ICU的车祸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相关数据,探讨MDRO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141例入住ICU的车祸伤患者,其中有30例发生MDRO感染。感染组中男性患者占比(P=0。012)、留置导尿管(P=0。005)、机械通气(P=0。001)、住院天数(P<0。001)及治疗总费用(P<0。001)均高于非感染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比值比(odds ratio,OR)=3。797,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74,12。275),P=0。026]、机械通气[OR=4。596,95%CI(1。538,13。734),P=0。006]和住院天数≥20d[OR=1。014,95%CI(1。001,1。028),P=0。037]是车祸伤患者并发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长增加是车祸伤患者并发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这类患者应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减少感染风险。

    车祸伤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

    基于透明监管模式对老年病房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防控成效的研究

    左燕刘菁陈亚男
    387-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老年病房基于透明监管模式开展对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illi,CRO)防控的成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房患者。于2019年建立并推行针对CRO的透明监管模式,包括成立监管小组,制定集束化防控措施,推行透明提醒、公示、督查与考核等管理措施。比较分析不同年间的CRO检出率与感染发现率等指标。结果 共监测患者15 015例,共检出CRO418株。医院感染发病率逐年降低(x2=26。666,P<0。001),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逐年提升(x2=280。320,P<0。001)。CRO感染发现率逐年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发现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CRO检出率逐年降低(x2=33。593,P<0。001);其中,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x2=23。663,P<0。001)和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x2x=14。527,P=0。006)检出率逐年下降。结论 通过在老年病房建立并推进透明监管模式,可降低耐药菌的检出率与感染发现率,有效提升病房内老年患者CRO的防控成效,保障老年患者安全。

    老年透明监管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