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西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西医学
华西医学

石应康

月刊

1002-0179

hxyxqk@yahoo.com.cn

028-85421298

610041

四川成都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华西医学/Journal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为临床综合性季刊。主要刊载临床科研论著、临床经验、短篇报道等文章。循证医学为本刊国内首创的特色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循证指南证据分级和推荐体系的发展

    张丁丁朱以诚
    67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判定是循证指南制定的关键环节,近些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该文系统回顾了近30年国内外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的发展与演进,并对主要代表性标准进行了介绍,同时对我国神经疾病领域发表的指南和共识规范性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出了今后的改进之处,以期让读者了解证据分级和推荐强度的发展规律,以便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指南,以及更加规范地制定指南.

    循证指南证据分级推荐强度

    出血转化的临床影像学评估

    杨思敏刘康丽刘晓雨方贺...
    681-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血转化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与神经功能恶化和较差的功能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出血转化的早发现、早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颅脑CT、CT血管成像、CT灌注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及磁敏感加权成像等是临床上相对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合理采用影像学手段可降低出血转化的风险,进而改善患者预后.该文综述了临床常见的出血转化影像学评估技术,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急性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神经影像学技术

    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取栓治疗对急性心源性脑卒中的功能结局疗效分析

    李晶晶刘梦华星黄邻瑞...
    684-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取栓治疗(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EVT)对急性心源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功能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1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24 h内接受EVT的心源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分为桥接治疗组和直接EVT组.主要结局指标为3个月不良功能结局,即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3~6分;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在院期间颅内出血和3个月内死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分析干预措施对3个月功能结局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患者285例,其中女性174例(61.1%),年龄的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为74(64,8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的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4.0(3.0,5.0)h.与直接EVT组(n=202)相比,桥接治疗组(n=83)患者3个月功能结局不良的比例更低(55.4%vs.68.3%,P=0.039),两组间颅内出血发生率(47.0%vs.39.6%,P=0.251)和3个月死亡率(20.5%vs.30.7%,P=0.0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桥接治疗与直接EVT相比可改善3个月功能结局[比值比=0.482,95%置信区间(0.249,0.934),P=0.031].结论 对于急性心源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桥接EVT与直接EVT相比,可改善患者3个月功能结局,且不增加颅内出血风险.

    心源性脑卒中血管内取栓治疗静脉溶栓桥接治疗结局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非工作时间效应:一项基于高级卒中中心的回顾性研究

    杨玉佳张阳周沐科
    692-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急诊到院后的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流程是否存在非工作时间效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3年8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脑卒中绿色通道入院拟行急诊EVT的AIS患者,根据到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工作时间组与非工作时间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信息、到院至行股动脉穿刺时间(door-to-puncture time,DPT)、到院至行头颈部影像学检查时间(door-to-head/neck imaging time,DIT)以及到院至行血液学检查时间(door-to-blood test time,DBT)进行比较,根据是否夜间到院、指南更新前后以及是否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时期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586例大血管闭塞型AIS患者,工作时间到院的患者220例,非工作时间到院的患者366例.工作时间到院与非工作时间到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和EVT流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非工作时间组中,夜间到院与非夜间到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和EVT流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南更新前和指南更新后,工作时间到院与非工作时间到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和EVT流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冠疫情时期和非新冠疫情时期,工作时间到院与非工作时间到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和EVT流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S患者到院后EVT流程时间不存在非工作时间效应.未来需要更多不同级别的卒中中心进一步探索非工作时间效应对AIS患者急诊诊治的影响.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非工作时间效应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的评估效力分析

    胡周全江朋唐勇徐宝丽...
    699-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入院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及溶栓后即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短期神经功能预后的评估效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3月就诊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急诊入院时NIHSS评分、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出院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以及入院时实验室资料,并计算入院时SII.根据出院后3个月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入院时SII、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对患者短期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评估效力.结果 共纳入213例患者,其中预后不良者8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距溶栓时间、入院时尿酸、入院时SII、入院后空腹血糖、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是AIS患者溶栓后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SII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15,灵敏度为55.7%,特异度为84.0%;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66,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72.8%;入院时SII联合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75,灵敏度为84.1%,特异度为77.6%,阳性预测值为72.5%,阴性预测值为87.4%.入院时SII与急诊入院时NIHSS评分、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出院后3个月mR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入院时SII能预测AIS患者溶栓治疗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与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联合可提高预估效能.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预后

    降钙素原与急性脑梗死后恶性脑水肿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刘志倩王璐魏全
    705-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恶性脑水肿(malignant brain edema,MBE)发展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MBE分为MBE组和非MBE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神经影像学数据.结果 共纳入患者798例.其中,MBE93例(11.65%),非MBE 705例(88.35%).MBE发生时间的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为发病后29(24,54)h.两组患者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大面积大脑中动脉梗死、构音障碍、低热、意识状况、慢性心功能不全、TOAST分型、机械通气、胃管安置、入院第1天PCT、入院第3天P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第1天PCT、大面积大脑中动脉梗死均与MBE相关.结论 发病后24 h内PCT升高与急性脑梗死后MBE的发生相关.脑梗死后PCT升高的患者可能需要仔细的临床管理.

    降钙素原恶性脑水肿急性脑梗死

    肺康复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卢婷李娟先丽红朱欢欢...
    711-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分析肺康复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相关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研究,主要为随机对照试验和类实验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和韩国;样本量一般为40~80例;干预持续时间大多为2~4周;涉及6种不同的肺康复干预措施.主要结局指标包括肺功能、SAP发生率、死亡率、认知功能、脑卒中严重程度、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长、抗菌药物使用时长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临床结局指标.纳入研究大多显示,肺康复对SAP患者影响显著.结论 肺康复在SAP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已经获得初步验证.未来研究需要覆盖更广泛的地区和更大的样本量,并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和多维度评价,以增强结果的普适性和可靠性.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肺康复范围综述

    偏头痛患者残疾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于英英潘晓华刘国荣李凤娟...
    717-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引起偏头痛患者中重度残疾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9月-2024年1月就诊于包头市中心医院和包头市第八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或住院部确诊的偏头痛患者.根据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得分将纳入患者分为无或轻度残疾组和中重度残疾组.收集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疾病特征以及量表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中重度残疾组偏头痛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16例患者.其中,无或轻度残疾组49例,中重度残疾组67例.两组的性别、头痛病程、头痛严重程度、每个月头痛天数、药物过度使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患者健康调查问卷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头痛影响测试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36项简短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社会人口学信息、疾病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天数、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得分、头痛影响测试量表得分和36项简短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得分是中重度残疾偏头痛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每个月头痛天数、焦虑及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是偏头痛患者中重度残疾的影响因素.应重视早期对偏头痛患者进行影响因素的筛查和干预.

    偏头痛残疾程度影响因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研究

    罗贝琳张艺芬何顺坡朱仁敬...
    723-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及其比值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2年1月-2024年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CSVD患者,采用Fazekas分级和病灶预测算法对WMH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测定MMP-2、MMP-9、TIMP-1等生物标志物,探索它们与WMH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CSVD患者144例,其中男63例,女81例,年龄(67.60±8.73)岁.WMH Fazekas 1、2、3级的患者分别有83例(57.6%)、41例(28.5%)、20例(13.9%),WMH中位总体积4.31 mL.Fazekas分级的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 1 级为参照)结果显示,MMP-2[2 级:比值比(odds ratio,OR)=1.059,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16,1.105);3 级:OR=1.463,95%CI(1.124,1.905)]、TIMP-1[2 级:OR=1.019,95%CI(1.006,1.032);3 级:OR=1.048,95%CI(1.008,1.090)]、MMP-9/TIMP-1[3 级:OR=2.650,95%CI(1.393,5.039)]与 Fazekas 分级独立相关(P<0.05).WMH总体积四分位数分组的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Q1组为参照)结果显示,MMP-2[Q2 组:OR=1.160,95%CI(1.021,1.318);Q3组:OR=1.238,95%CI(1.086,1.412);Q4 组:OR=1.313,95%CI(1.140,1.512)]、TIMP-1[Q2 组:OR=1.095,95%CI(1.054,1.138);Q3 组:OR=1.084,95%CI(1.045,1.125);Q4组:OR=1.102,95%CI(1.057,1.149)]与 WMH 四分位数分组独立相关(P<0.05).结论 血清 MMP-2、TIMP-1水平与Fazekas分级及WMH总体积均独立相关,它们与CSVD WMH严重程度的关联性,提示它们作为疾病相关生物指标的潜力.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脑小血管病脑白质高信号头颅磁共振成像

    转移相关蛋白3通过活性氧参与胶质瘤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张应杰吴再辉李晓龙李林...
    732-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转移相关蛋白3(metastasis-associated protein 3,MTA3)通过活性氧参与胶质瘤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蛋白印迹检测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非GSC的表达.其中,GSC包括U87和SHG44细胞,非GSC包括U87s和SU-2细胞.过表达MTA3后,将U87和SHG44细胞分为Lv-scr组和Lv-MTA3组,通过神经球形成试验测试胶质瘤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在常氧条件或缺氧条件下暴露于0、2、4、6、8、10GyX线照射后检查细胞存活分数.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检测细胞凋亡和检测活性氧表达,对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巢蛋白以及分化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类型Ⅲβ-微管蛋白克隆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在GSC中,U87s和SU-2组MTA3表达较低;过表达MTA3后,Lv-MTA3在U87s和SU-2中表达较Lv-scr组升高.在常氧或缺氧条件下,U87和SU-2分别比胶质瘤细胞系U87和SHG44更具放射抗性.与非GSC比较,GSC基底活性氧形成减少,非GSC活性氧生成增加.在常氧或缺氧条件下暴露于不同剂量的X线后,具有过表达MTA3的GSC比具有稳定整合的GSC更具有放射敏感性.此外,MTA3过表达导致GSC中的OER略高.MTA3过表达降低了 2种干细胞系的CD133和巢蛋白免疫抑素,并增加了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类型Ⅲβ-微管蛋白克隆免疫染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A3在GSC中下调,MTA3过表达降低了 GSC在体外和体内的耐辐射性和干性.MTA3在通过活性氧调节GSC的放射敏感性和干性方面起重要作用.

    转移相关蛋白3活性氧胶质瘤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