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西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西医学
华西医学

石应康

月刊

1002-0179

hxyxqk@yahoo.com.cn

028-85421298

610041

四川成都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华西医学/Journal West China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为临床综合性季刊。主要刊载临床科研论著、临床经验、短篇报道等文章。循证医学为本刊国内首创的特色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纤维化与铁死亡的相关性分析与机制探讨

    刘卓赵峥张亮亮杨翠英...
    1238-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铁死亡与肺纤维化的相关性与机制.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和FerrDb数据库中获得2019年1月-2023年12月肺纤维化组织测序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正常对照组与肺纤维化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提取肺嗜铁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富集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和随机森林算法筛选枢纽基因.制作小鼠肺纤维化模型进行运动干预,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验证枢纽基因的表达.结果 对103例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组织和103例正常肺组织的比较,鉴定出13个上调基因和7个下调基因为铁死亡相关差异表达基因.PPI结果显示这些铁死亡相关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途径富集和基因本体论富集分析表明,铁死亡相关基因参与有机阴离子转运、缺氧反应、氧水平降低反应、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肾细胞癌和花生四烯酸代谢信号通路.通过PPI分析和随机森林算法确定的基因包括CAV1、NOS2、GDF15、HNF4A和CDKN2A.小鼠模型纤维化肺组织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显示,与运动组比较,博来霉素组的NOS2、PTGS2和GDF15 mRNA水平上调(P<0.05),CAV1和CDKN2A mRNA水平下调(P<0.05);与博来霉素组比较,博来霉素+运动组CAV1和CDKN2A的表达增加(P<0.05),NOS2、PTGS2和GDF15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 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出与肺纤维化中铁死亡相关的20个潜在基因.CAV1、NOS2、GDF15和CDKN2A通过调节铁死亡影响肺纤维化的发生.跑步机训练可以减少肺纤维化组织中的铁死亡,从而减少肺部炎症.

    铁死亡肺纤维化生物信息学分析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骨折及开颅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付婷婷杨潇徐智肖波...
    1246-1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在骨折及开颅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防控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 选择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Ⅰ类切口手术的骨折及开颅手术患者.根据是否采用基于HFMEA的风险管理,分为常规组及干预组.比较在HFMEA实施期间不同阶段(干预后第1个月和干预后第10个月)的防控措施的依从率变化及风险项目的风险优先系数变化,并比较常规组及干预组SSI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共纳入患者884例次.其中,常规组399例次,干预组485例次;发生SSI16例次;制定7项SSI防控措施.除手术规范着装依从率外(P>0.05),其余6项SSI防控措施依从率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10个月的术前、术中、术后的风险优先系数均低于干预后第1个月(P<0.05).除开颅手术SSI发生率(6.1%vs.1.8%,P=0.375)外,常规组和干预组的总SSI发生率(3.3%vs.0.6%)、骨折手术SSI发生率(2.7%vs.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HFMEA前瞻性识别、评估、分析、应对及追踪骨折和开颅手术Ⅰ类切口 SSI风险,可有效提高防控措施依从性,降低SSI发生率.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骨折手术开颅手术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慢性病共病治疗负担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分析

    徐骏吉小静戴欢欢于新涛...
    1252-1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慢性病共病治疗负担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4月-5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和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共病治疗负担量表、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法探讨MHD患者慢性病共病治疗负担的分类,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共病治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调研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06份,有效回收率为90.22%.根据潜在类别分析结果,将MHD患者共病治疗负担分为3个潜在类别.其中低负荷组26例,中负荷组194例,高负荷组186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透析龄、合并症数量、经济支持水平是MHD患者共病治疗负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MHD患者的共病治疗负担可以分为3个潜在的类别.患者年龄、文化程度、透析龄、合并症数量、经济支持水平是MHD患者共病治疗负担的影响因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共病治疗负担潜在类别分析影响因素

    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相关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动态的可视化分析

    竹琳郑浩天万正红何莉...
    1259-1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国内外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为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与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1995年1月-2023年1月收录的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相关研究.利用可视化分析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包括高频关键词、关键词共现图、关键词出现强度和关键词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0 275篇,其中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10 036篇,中国知网239篇.该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呈现出逐年稳步增加的趋势.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次之.同时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集成的特点.未来5年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分别为风险和健康教育研究.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相关研究发文量逐渐增加.多学科交叉集成是国内外血液透析并发高钾血症的研究热点及前沿.

    血液透析高钾血症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成人气管插管拔除后氧合策略的最佳证据总结

    胡采霞陈蕊李月凤谭妙青...
    1265-1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汇总重症监护病房成人气管插管拔除后氧合策略的相关证据,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成人气管拔除后氧合策略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循证数据库、相关指南网站、协会网站及原始数据库中有关重症监护病房成人气管插管拔除后氧合策略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由经过循证培训的2名研究人员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符合质量评价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指南7篇、临床决策4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4篇和随机对照试验1篇,共形成最佳证据22条,包括基本原则、评估、选择、参数设置、撤机、效果评价及注意事项7个方面.结论 医护人员应结合实际临床情况及患者自身需求选择最佳证据,并针对性调整氧合策略以降低气管插管再插率,改善患者预后.

    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拔除氧合策略最佳证据总结

    ChatGPT辅助儿科诊疗与医患沟通的初步探索

    冯文华任朝楠罗平彭希琪...
    1273-1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辅助儿科诊疗与医患沟通的情况,评估其所提供的医学建议的专业性和准确性,以及其在提供心理支持方面的能力.方法 选取ChatGPT 3.5和4.0版本截至2023年4月的知识数据库.将关于儿科泌尿系统的30个诊疗问题和10个医患沟通问题分别提交给ChatGPT 3.5和4.0版本进行问答,并对ChatGPT的答案进行评价.结果 ChatGPT 3.5和4.0版本回答的40个问题的答案均达到合格水平.ChatGPT 4.0版本回答的30个诊疗问题的答案优于ChatGPT 3.5版本(P=0.024).ChatGPT 3.5与4.0版本回答的10个医患沟通问题的答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7).对于预防、单一症状和疾病诊疗问题,ChatGPT的答案得分较高;对于涉及复杂病情诊断及治疗的问题,ChatGPT的答案得分较低.结论 ChatGPT在辅助儿科诊疗与医患沟通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ChatGPT提供的医学建议并不能完全取代医生的专业判断和个人关怀.

    儿科学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临床决策支持

    医工结合背景下"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的改革探索

    唐卓芸黄曦悦王中浩王婷婷...
    1277-1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工结合旨在将医学与工程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开展科学研究与应用.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对医工结合的需求日益增加,也对"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该文阐述了医工结合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问题,报告了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基于医工结合进行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具体阐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方法、师资优化3个方面的改革实践,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果,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医工结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改革

    临床工程管理概论通识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屈文陈正龙叶朋鑫卓义轩...
    1280-1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分子影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医疗装备融合,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临床工程人才在医疗领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于2018年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临床工程管理概论通识课程.为响应国家教育改革战略,课程由单一理论授课模式转向为"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丰富了师资团队并优化教学考核.随着5年来的课程实践,选课人数持续增长,涉及学科领域愈加广泛,学生评教良好.该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为培养临床工程人才提供了新的策略.

    临床工程教育改革技术型人才通识课程

    研究型医院人才整合评价模式初探——从"全或无"到"格式塔"

    周昀叶志宏姚巡邱晨...
    1286-1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医院广泛使用单项达标式人才评价体系.此人才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该文根据研究型医院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长远需求,以"格式塔"理论为导向,提出了以积分评价、辅以质性评价及关注全人评价相结合的研究型医院人才整合评价模式.该模式有助于研究型医院全面、真实地反映受评人专业水平、综合能力、品德等构成的贡献和影响.但需充分结合人工智能与5G信息技术,探索整合形成多种评价手段并存、兼具科学评价权重的研究型医院人才综合评价系统,实现智能化、可视化、精细化、科学化的整合评价.

    研究型医院人才评价整合模式

    四川大学华西互联网医院建设经验分享

    范一丁师庆科王觅也罗凯...
    1290-1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互联网技术和医疗服务快速融合发展,互联网诊疗已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诊疗服务的必然发展趋势.为了满足患者更及时、精准、便捷的就医需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创新互联网诊疗模式,通过多元化线上服务、预就诊模式、专家团队模式、专病医联体平台及全程管理的创新模式,优化医疗资源与结构,助推区域性医联体联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四川大学华西互联网医院以"医疗+健康"的全流程生态闭环为目标,极大地提升了诊疗效率和质量,对互联网医院的定位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将分享四川大学华西互联网医院的建设经验.

    互联网医院高质量发展医联体生态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