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章
华章

吕钦文

旬刊

1009-5489

jlhuazhang@163.com

0431-85320552,81182781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7520

华章/Journal Huazhang
查看更多>>坚持理论创新,繁荣社会科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戊戌变法失败主观原因

    张春花
    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任何变法实质上都是利益的调整,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厉害,作为变革者,都应该考虑周全,改革步伐稳健,尤其需要拉拢有实权者,对中间派需要多做安抚工作,至少不让他们做过激的反对,而对激烈的反对派也需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击败之。作为书生的康有为确实缺乏了一点政治家的手腕吧。

    戊戌变法失败主观原因

    提升领导影响力

    史佳莉
    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领导影响力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从了解领导影响力的概念和领导影响力现状这一问题入手,通过简要分析和论述,为提升领导者的领导影响力提供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和理论参考。

    影响力权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研究

    刘冰儒赵卓
    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的本质内涵,介绍了“马克思中国化”理论创新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探讨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得到的深刻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启示

    自我概念研究述评

    罗西陈智勇
    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心理学界,可能没有哪个术语比“自我”(self)更常用而却又让心理学家琢磨不透。自从Gergen’s (1971)的调查研究把自我及相关标识,自我作为心理学实证和理论的研究主题,已经有超过5000篇同行评议论文将其作为研究焦点。作为一个研究取向,自我的研究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已经在社会、人格、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发展、临床、跨文化研究等诸多心理学的分领域中占有了一席之位。某种程度上说,James的断言:“自我会成为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如今已成事实。

    自我主体我客体我符号我

    明代福建部分地区科举家族研究

    王丽华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代福建部分地区的科举家族十分兴盛,这些家族之所以在举业上有所成就,与他们的家族传统、良好的家庭教育、个人的素质有密切的关系。他们登上仕途以后,积极参与国家管理、地方教育、学术文化,诸方面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明代福建科举家族贡献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时代思考

    冯婧
    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特里·伊格尔顿基于对马克思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较为全面地反驳了当前西方理论界的意识形态领域对于马克思及其思想学说的种种非难,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今社会问题仍发挥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伊格尔顿所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历史逻辑

    付玉
    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对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成果的创造性继承,是人类文明特别是欧洲近代文明合乎逻辑的发展成就。本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历史进行了归纳总结,从哲学理论发展时期、深化理论发展时期、转型发展时期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历史逻辑分析,对现实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历史逻辑意义

    箕子其人研究

    孟莉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箕子不仅是商纣王时期走出国门的著名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作品传世的思想家。他开发了古朝鲜地区,促进了当地的社会进步,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其五行、天人感应、王道学说使他不可争议的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先驱。

    箕子古朝鲜思想家

    教会分立对芭蕉箐带来的经济伦理影响

    于劭岩李楠
    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是对云南昆明市富民县的一个苗族村落的基督教信仰进行的人类学调查及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在芭蕉菁,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人生礼仪、民间文艺或是闲暇生活都充满着基督教的文化因素,影响着芭蕉箐苗族同胞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但是2007年起当地的基督教分化为“集体教会(三自教会)”及“家庭教会”。两个组织分庭抗礼,进而,在经济方面,教会分裂阻碍了生产技术的推广;在人际关系及农村政务等方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

    芭蕉箐家庭教会集体教会经济伦理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赵卓刘冰儒
    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伦理是人类对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而提出的新的伦理规范,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等生态伦理思想。深入发掘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对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和环境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生态伦理中国传统文化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