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章
华章

吕钦文

旬刊

1009-5489

jlhuazhang@163.com

0431-85320552,81182781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7520

华章/Journal Huazhang
查看更多>>坚持理论创新,繁荣社会科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消费社会德育的特点和研究趋势

    左延彬刘慧郭琪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中国社会越来越接近具有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社会的特征。如何认识消费社会德育的特点和把握消费社会德育研究趋势对于搞好德育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分析消费社会入手,来分析消费社会中德育的特点,进一步来探讨消费社会中德育研究的趋势。

    消费社会德育挑战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美生态思想

    王蕾
    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的概念被提出后,文人学者在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纷纷开始重新审视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学作品。期望从中找到/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但是人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从最初的敬畏到共存再到凌驾于她之上的却是一个不得不让人承认的事实。本文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美生态思想拓展开来,重点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生态思想及其重要性。

    生态文学文艺复兴时期自然

    从“单一”到“多元”--试论塞林格的宗教哲学观

    马娟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塞林格一生创作不多,作为生活在基督教世界、深受东方禅宗和老庄哲学影响的半犹太作家,其作品中的人物势必深受犹太教、基督教、及东方禅宗与老庄哲学等各种宗教信仰冲突和各种哲学碰撞折磨。如何在这种多元化的宗教哲学世界求得生存,在碰撞中消除单一、消弭分歧、多元共存、和谐共处成为塞林格文学创作的源泉。

    塞林格东方禅宗老庄哲学多元

    论近代英国社会中的女性酗酒问题

    曾亚英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酗酒是近代英国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女性酗酒者不仅违背了当时的法律规定而且还违背了当时的社会性别角色规范。这导致她们遭受了比男性酗酒者更加严厉地对待。本文试图从这一时期女性酗酒的事实、社会对待女性酗酒的态度以及刑罚层面上对女性酗酒者的处置出发,探讨社会性别规范在女性酗酒问题上所起的建构作用。

    英国近代女性酗酒

    生存与情感的两难选择--社会工作介入怒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兰德强梁松李来兴钟晓云...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随着时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开始受到强势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同胞面临生存与情感的两难选择。我们以特少民族--怒族为例探究民族文化流失的根源,从社会工作视角介入怒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为怒族社会文化传承与民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怒族文化流失社会工作介入

    关于海南岛“候鸟”老人机构养老模式的探讨

    杨扬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海南岛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候鸟”老人来此过冬养老。“候鸟”老人现象的出现,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年人对于生活质量的重视,这对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海南国际旅游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机遇,应大力发展休闲养老产业。我认为,机构养老的模式比较适合海南“候鸟”老人的需求,因为这既可以满足老年人对于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追求,又可以满足老年人对于身体状况和医疗服务的诉求。

    “候鸟”老人养老机构养老模式

    巴寡妇清“贞妇”辨析

    徐红强
    13-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史记·货殖列传》中关于巴寡妇清“贞妇”的记载,结合巴寡妇清生活地域和时代的语言和社会特点,在战国晚期的秦国到秦朝初期,“贞妇”表示的含义是“诚实有信用的妇女”或“尽忠职守的妇女”;而司马迁为了宣扬儒家思想其描述巴寡妇清为“贞妇”的意思则是“能守贞节的妇女”。

    秦国秦朝贞妇

    浅析清代《船帮章程》碑刻的成因及作用

    钟琳
    1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从清代《船帮章程》碑刻内容叙述订立章程规范水上运输的意义,同时加强监督,对防止行业间无序竞争以及后来该章程对这段水域的水上运输安全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清代碑刻作用

    略论东正教与中国俄罗斯族的民族认同

    杨正阳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正教在中国俄罗斯族的形成以及民族识别过程中曾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中国俄罗斯族的早期历史中是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但在当今的俄罗斯族中,东正教的地位变得日益尴尬,主要体现在俄罗斯族中的信教人数急剧减少,宗教知识极少有人了解,而且俄罗斯族群众对东正教的兴趣逐渐淡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俄罗斯族主观上对于中国主流汉文化的价值认可,客观上也有文革时期的政府行为的因素。

    俄罗斯族东正教民族认同

    从《论语》看孔子的“中庸”思想

    余志敏李洪志
    1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庸”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中庸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加以详述,并提出了中庸思想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论语》孔子“中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