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章
华章

吕钦文

旬刊

1009-5489

jlhuazhang@163.com

0431-85320552,81182781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7520

华章/Journal Huazhang
查看更多>>坚持理论创新,繁荣社会科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汉语同形词的分类及成因

    胡平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形词是一种词形存在形式,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运用,本文从同形词的概念界定出发,以同形词的读音和意义的异同为基本原则对其进行分类,从语素、语法和来源等方面分析同形词的成因,以期正确识别和使用同形词。

    同形词读音词义

    论表演中人物分寸感的把握

    方成林
    8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演员对人物(角色)分寸感的把控在整场戏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演员本身就是材料、工具、人物形象的塑造者,那么,演员如何在舞台上塑造形象逼真的人物形象呢?诚然,关键就是分寸感的把握。对于人物分寸感的把握,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做一诠释:表演中演员如何把握人物性格、演员处理台词的表达技巧。前人的研究主要就外形的表现来作一判断,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也在不断地提高,观众对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对于演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所以我们更应该从分寸细节上去注意人物(角色)的刻画,把戏演得更丰满。

    人物性格表达技巧

    论原创舞剧《运河之上》的编创手法

    汪湘君
    89-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这是发生在隋炀帝时期的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公元603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京杭大运河,修运河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当时全国在抓壮丁,许多相爱的恋人被活生生拆散,其中也包括了女主角云溪和男主角埓男,官差去他们家抓走了埓男,官老爷正巧看中了貌美女子云溪,将她带回府欲占为己有。一面是埓男拼死拼活的修造运河;一面是云溪在官府里被逼成婚,官老爷为了让云溪一心一意跟从自己,下令将埓男杀害,云溪千方百计逃到了运河边上,不料看到了恋人的尸体,云溪心灰意冷,为了守住自己与埓男坚贞的爱情,她抱着埓男的尸体带着彻骨的悲伤和恨意滚入了运河之中。

    《运河之上》编创手法

    河源客家山歌演唱的实地考察

    刘沁沁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河源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艺术团所排演山歌表演唱《情歌唱出山村情》进行实地考察,分析作品的音乐构成和民间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以为采集和研究客家文化艺术略尽绵力。

    河源客家山歌实地考察

    当代诗歌史不可忽视的一部作品--评长篇历史叙事诗《天涯风雪》

    刘丹姚崇实
    9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篇历史叙事诗《天涯风雪》是当代诗歌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作品,这不仅由于这类作品很少,而且由于它确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天涯风雪》长篇历史叙事诗当代诗歌史

    试论汉语言文学对人修养的影响

    朱元英
    9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汉语言文学的概念,详细阐述了汉语言文学所包含的内容和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接着笔者又深入分析了汉语言文学的基本性质;最后,针对汉语言文学对人修养的影响问题,笔者做了观点性和理论性的论述分析。

    汉语言文学概念性质修养影响

    浅析李贽的“童心说”

    郑杨逵
    9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贽作为一个处在各种时代焦点上的思想家,以其“狂狷”的大人格,提出了“童心说”,开启了明清之际的思想启蒙运动。“童心说”它在哲学上体现为自由本体论,在道德伦理上体现为人必有私论,在文艺美学上体现为自然谓美论,这三个理论相互独立又统一,共同构筑为一个新的思想体系,发挥着其重大作用。

    李贽童心说哲学道德伦理文艺美学

    从评价理论视角看政治新闻语篇的意识形态

    赵勋
    9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话语的人际意义的突破性理论体系。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语篇中表达态度的语言资源。本文试图运用评价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从其核心子系统--态度系统的视角对政治新闻语篇进行分析,揭示政治新闻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呼吁读者对政治新闻进行批判性解读。

    评价理论态度系统政治新闻语篇意识形态

    张欣小说《窑艺》和《为爱结婚》之阅读比较

    章志芳
    9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热爱与渴望由来已久,奈何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面对城市生存的激烈竞争和现实生活的艰辛无奈,都市人群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感情经历尤为坎坷,然而美好的爱情正是来自于它的单纯,承载了太多外在负累的爱情常常不堪一击。

    爱情亲情缺失性体验死亡

    简析“三言”“二拍”“寓教于乐”的审美特点

    张伟红
    9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小说受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和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影响,多数作品教化意味浓重。《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从名称中就可见作者所赋予的深层含义。《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和“三言”不仅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教化思想,还具有轻松、诙谐、幽默的娱乐特点。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审美特点。

    “三言”“二拍”审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