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章
华章

吕钦文

旬刊

1009-5489

jlhuazhang@163.com

0431-85320552,81182781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7520

华章/Journal Huazhang
查看更多>>坚持理论创新,繁荣社会科学。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艺术欣赏的主体和客体

    孙璐
    8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在求生存、求温饱、求发展的进程中,总是不断地求真、向善、爱美。这里的爱美,广义地说就是人类的审美活动。艺术欣赏就是属于审美活动的范畴。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一起,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形式。

    艺术欣赏主体客体

    浅析水彩画艺术

    卢禹霞
    8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彩画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更是人类迈向文化文明的一种形式表达。古代人利用兽血、赤铁矿以及植物的花茎色液在山洞、木器、砾石、陶器器皿上进行的绘画,都可列入水彩画的范畴。

    水彩画表现方法韵味

    从伽倻琴的发展来看古筝的发展

    张意
    8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筝是古老的汉民族弦乐,属弹拨乐器。在汉族传统乐器中,古筝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而伽倻琴,又称朝鲜筝,是朝鲜族弹拨弦鸣乐器,它和古筝有着很深的渊源,在其产生、发展和流变过程中始终渗透着古筝的因素。古筝与伽倻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对于二者进行比较研究,能让二者扬长避短、互相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从古筝与伽倻琴的起源,古筝与伽倻琴的相同和异同点、从伽倻琴的发展来看古筝的发展,来论述古筝与伽倻琴的关系,从而丰富筝乐文化,使古筝的发展更加繁荣!

    伽倻琴发展古筝

    《伊斯坦布尔》:废墟之城的“呼愁”

    史璐璐
    8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帕慕克来说,他喜欢忧伤,并深深的迷恋忧伤,他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忧伤的情感,他与伊斯坦布尔有一种甘苦与共之感。这种情感就如荣格所说的,是帕慕克发自内心的一种个人无意识,并且这种情结深深的潜藏于帕慕克的无意识当中。而对于伊斯坦布尔人来说“呼愁”是一种集体情感,是数百万伊斯坦布尔人所共同体验的阴暗情绪,是土耳其人的集体无意识。

    帕慕克伊斯坦布尔呼愁

    湘西世界的生命感动--沈从文湘西散文核心主题论说

    粟深蓉
    88-8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沈从文只用最自然的口语描述他所倾心的一切,他“永远不厌倦的是看一切”,在他的眼里,一切的生命只有美。生命,是沈从文人生哲学的核心范畴,读者的心被他笔下的男人们、女人们以及那浓浓的乡土气息深深的感动着,使另外一时另外一地生存的人与湘西世界的生命一起跳动,彼此流注,无有阻隔。

    沈从文自然人性生命感动

    色彩艺术在美术馆中的应用初探

    兰兴武王佳靓
    8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过程中,色彩始终焕发着神奇的魅力。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绚丽缤纷的色彩世界,还通过日久天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色彩的认识和运用。人们对色彩的认识、运用过程是从感性升华到理性的过程。而色彩作为一种艺术,在美术馆中的价值和意义显得更为突出,本文将对色彩艺术在美术馆中的应用做自己浅显的认识。

    色彩艺术美术馆

    21世纪文学现象之网络小说创作现状分析

    李婧懿
    90-90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通讯技术更加发达,“网络”这种新兴的交流平台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短短十几年之内,其覆盖范围之广,内容涵盖之丰富,已经达到了难以全面统计和掌控的地步。因此,21世纪又被赋予了一个贴切的名称--“e时代”。而我将要讨论的,就是在这个“e时代”产生的一种特有的文学现象--网络小说创作。

    网络小说创作E时代创作网络文学

    论琵琶音色及其艺术运用

    崔畅
    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琵琶:是一种以演奏手法命名的乐器。宋代著名词人欧阳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一文中就有“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的记载。唐代以后,琵琶才作为一件独立乐器的专用名词被人们沿用到今天。在琵琶演奏时,演奏者要以琵琶为媒介,并通过琵琶的语言来抒发感情表达音乐,演奏的最终目的是展现音乐的美,琵琶音色优美,独具魅力,虽柔却刚,穿透力强。在演奏中,要充分发挥琵琶音色的响亮、粗犷、热情、奔放等风格特色,并在刚柔、细腻、婉转,创造出最佳的音色变化来。

    琵琶音色情感演奏

    法律英语中模糊性语言的语用功能意义

    张丹阳原伟亮
    9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糊现象在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法律英语以讲究准确性、严谨性、规范性等为特征,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同样离不开模糊词语的使用。本文通过分析讨论法律英语中模糊性语言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探讨了模糊语言在法律英语中的语用功能意义,即提高语言表达的效率、有效维护当事人的权益和使法律英语文风庄重含蓄,旨在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法律英语的文体特征。

    法律英语模糊语言文体特征功能意义

    耶利内克文学创作的互文手法

    王平
    9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耶利内克的文学创作关注女性的命运、地位问题,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入手探讨人物的非正常心理。在语言,政治,自然,性和权力等方面卓有建树,其互文手法运用得也很娴熟。

    耶利内克互文手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