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

熊楚才

双月刊

1007-1032

zkb4618035@hunau.net

0731-84618035

410128

长沙市芙蓉区湖南农业大学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面向全国征稿、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湖南省首届十佳科技期刊和美国《CA》、俄罗斯《Pж》和英国《CAB》等数家权威数据库来源期刊,优先优惠刊登具有创新性、前沿性的省部级以上基金课题论文,有作物栽培与育种、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畜牧兽医、水产、茶学、果蔬、园林花卉、农业工程、食品科技、生物技术、学研产亮点等主要栏目,是农林、水产、师范及综合院校相关学科的师生、农业科研管理和推广人员及农业干部的重要参考文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植被混凝土边坡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与可蚀性

    马佳鑫夏栋艾尚进舒倩...
    702-7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湖北省宜昌市内恢复年限为 1、3、5、18 a 的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边坡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 Le Bissonnais 法分析快速湿润(FW)、慢速湿润(SW)和机械扰动(WS)等 3 种处理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可蚀性.结果表明:SW处理下土壤团聚体以≥5.00 mm粒径为主,WS 处理下土壤以≥5.00 mm粒径团聚体的占比最高,但其值低于 SW处理的,FW处理下<0.25 mm的土壤团聚体粒径占比最高,说明土壤团聚体经 FW处理后破碎程度大,SW处理后破碎程度小;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值均表现为 SW处理中的最高,FW 处理中的最低,而土壤可蚀性值(K)则与其相反,同一恢复年限的边坡土壤的相对消散指数均大于其相对机械破碎指数,说明快速湿润引起的消散作用是土壤团聚体破碎的主要机制;SW和 WS处理下已恢复 18 a的边坡土壤的粒径≥2.00 mm的团聚体占比最高,<0.25 mm的占比最低,MWD和GMD值最大,K值最小.可见,大暴雨冲刷可能会导致植被混凝土边坡土壤结构不稳定并发生侵蚀,且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植被混凝土边坡土壤结构逐渐趋于稳定.

    植被混凝土边坡土壤团聚体LeBissonnais法稳定性可蚀性

    玉米和马铃薯轮作的复配土的有机碳矿化特征

    郭振曹婷婷陈田庆王欢元...
    708-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玉米和马铃薯轮作下的复配土为研究对象,设计砒砂岩与风沙土体积比为 0∶1(CK)、1∶5(C1)、1∶2(C2)和 1∶1(C3)的 4种复配农田(复配土),采用碱液吸收法对复配土有机碳的矿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复配比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季种植玉米和马铃薯的复配土有机碳含量较CK的分别提高了27.27%~46.59%、42.47%~70.57%,除种植玉米的 C1 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过程中,复配土有机碳矿化速率呈现急剧下降、缓慢下降、平稳的 3 个阶段,在培养结束时,均以C3 的降幅最大;复配土有机碳累积矿化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指数形式上升,当季作物和复配比及互作效应均对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影响显著,种植玉米的C1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较大,种植马铃薯的则C3的较大;复配土有机碳累积矿化率在 2种作物间的差异较大,种植玉米的C2和种植马铃薯的C1的有机碳累积矿化率较低;复配土有机碳矿化速率常数与半周转期变化趋势相反,种植玉米的C2和种植马铃薯的C1的有机碳矿化半周转期较大.可见,当季作物和复配比均对复配土有机碳矿化产生了影响,玉米和马铃薯轮作以砒砂岩与风沙土体积比 1∶2 较适,可作为一种生产实践助推毛乌素沙地的生态化发展.

    玉米马铃薯风沙土砒砂岩复配土土壤有机碳矿化拟合参数毛乌素沙漠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耕地多功能的时空演变及分区优化

    向慧周春梅彭保发付冬暇...
    714-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耕地功能指数、功能优势指数等分析 2010-2020 年湖南省武陵山片区耕地多功能的时空演变趋势,探讨功能视角的片区耕地分区优化措施.结果表明:耕地功能时间演变存在差异,总体持续增长,文化、生产、生态安全、社会保障功能的变化率依次降低;耕地功能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总功能由 2010 年的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演变为 2020 年的 4 个高值中心;生产功能由北低南高演变为高值集中于东部;社会保障功能由东高西低演变为高值局部凸出、中等值普遍分布;生态安全功能由四周高、中间低演变为极高值三足鼎立,文化功能由北高南低演变为极高值和高值贯穿全域.将研究区划分为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生产、文化和生活-生态功能优势区等5类.

    耕地功能文化功能时空演变分区优化湖南省武陵山片区

    中国七省(区)牛蜱的种类鉴定及其携带无形体的分子检测

    潘海钰张雪玲麻林坤马平平...
    723-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确定牛体表寄生硬蜱的种类及其携带无形体的状况,从河南、湖南、海南、四川、贵州、广东和广西采集牛体表寄生硬蜱 572 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硬蜱进行种类鉴定;同时用 PCR 方法检测硬蜱体中无形体感染情况.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572 只牛硬蜱均为微小扇头蜱,且存在 A、B、C等 3个分支.基于无形体的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微小扇头蜱携带无形体,其阳性率为 38.8%(222/572),其中边缘无形体、山羊无形体、扁平无形体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分别为 23.6%(135/572)、7.3%(15/572)、5.3%(42/572)、2.6%(30/572),仅在湖南的牛蜱中发现存在无形体混合感染情况.微小扇头蜱C分支的发现尚属首次,且以边缘无形体感染率最高.

    牛蜱微小扇头蜱物种鉴定无形体中国7省(区)

    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

    胡远威魏南陈清华黄建荣...
    730-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于 2013-2021 年 1、4、7、10 月,在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设置 2 个采样区,各 3 个采样点,调查分析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并初步评估水体受扰动状况.结果表明:在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共鉴定出 171种浮游动物(含 9 类浮游幼虫),其中一区鉴定出 156 种,二区鉴定出 116 种;浮游动物分属于 8 个类群,主要优势类群为轮虫(57种)、桡足类(48种)和纤毛虫(33种);一区浮游动物丰度为 6.00~240.33 ind/L,平均为(59.27±58.39)ind/L,二区浮游动物丰度为 3.00~62.58 ind/L,平均为(19.20±16.82)ind/L;一区和二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区域差异显著,一区物种数和丰度显著大于二区的,一区的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值显著小于二区的,一区浮游动物丰度年际变化波动大于二区的,可见一区环境较二区更加敏感,一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2013-2016年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为轮虫(污染指示种),2017-2021 年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为桡足类(非污染指示种),更替率为 100%,除一区 2017-2021 年的 Shannon-Winner 多样性指数小于2013-2016年的外,两区域其余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大于 2013-2016年的,说明保护区水质有所改善.

    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指数区域差异年际变化

    旋耕机组对拖拉机半主动座椅非线性振动的影响

    魏刚孙松林
    737-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旋耕机组在运输和作业过程中对拖拉机座椅振动的影响,建立了拖拉机系统竖向平面三自由度振动模型,应用Matlab/SIMULINK对东方红MG654型拖拉机悬挂 2BYL-4型油菜旋耕机组系统进行振动仿真,以获得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时空气弹簧气压值和磁流变减振器电流值.仿真结果表明:当旋耕机组处于运输状态时,座椅空气弹簧气压为 5 bar、磁流变减振器电流为 0.650 A时,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为 0.629 m/s2;当旋耕机组处于作业状态时,座椅空气弹簧气压为 5 bar、磁流变减振器电流为 0.250 A时,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为 0.520 m/s2;这表明通过改变座椅空气弹簧气压和磁流变减振器电流,减小了座椅加速度均方根值,可改善驾驶员的驾驶感受.在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时进行试验研究,并将座椅非线性振动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对比,其最大相对误差为 6.40%.由此可见,建立的非线性模型比较合理.

    拖拉机旋耕机组半主动座椅非线性振动固有频率加速度均方根值

    基于LSTM的柑橘幼苗蒸发量预测

    代秋芳熊诗路李震宋淑然...
    743-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柑橘幼苗作为试验对象,利用传感器采集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以基质相对湿度、温度和EC值作为环境因子,采用称重法实时采集作物的质量变化量作为作物的蒸发量;以环境因子为模型输入,作物蒸发量为模型输出,构建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预测模型,优化后的最优模型结构以及训练参数包括 LSTM 模型的隐藏层 1 层,隐藏层节点数为 120,迭代样本数为 128,训练迭代次数为 175,网络的激活函数选择tanh函数,学习率为 0.001,时间步长为 72.LSTM 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 0.993 9、0.015 5 g、0.011 3 g;与循环神经网络(RNN)、门控循环单元(GRU)的预测效果进行对比,LSTM预测模型的预测蒸发值更接近真实蒸发值,预测结果相对误差范围波动最小,RMSE、MAE最小,R2最大,说明这 3种模型中LSTM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

    柑橘幼苗蒸发量环境因子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

    生食牡蛎HACCP计划的语义建模及可视化应用

    葛艳杨文佳邹一波陈明...
    748-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保障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计划国家标准的可执行性,以国标中的生食牡蛎加工HACCP计划的语义表达为研究对象,提出生食牡蛎HACCP计划的知识可视化应用模型(HVEM),对HACPP计划进行结构和数据两方面的语义理解,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进行知识提取,实现活牡蛎接收、干法冷藏、牡蛎肉储存等关键控制点(CCP)、监控以及验证、纠偏的实体、联系知识表达,构建HACCP计划知识体系,结合图数据库实现知识储存、可视化,并给出一个基于HVEM模型的HACCP质量溯源应用测试.结果表明,HACCP计划的知识可视化应用模型能较为系统地实现生食牡蛎HACCP计划的知识理解、知识表达、知识存储和可视化应用.

    生食牡蛎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知识可视化应用模型(HVEM)知识理解知识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