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林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林业科技
湖南林业科技

李昌珠

双月刊

1003-5710

hnlykj@263.net

0731-85578712 85311232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南路658号

湖南林业科技/Journal Hunan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湖南林业科技》创刊于1974年,是学术性、知识性、实用性兼备的综合性林业科技期刊。旨在通过最新科技成果信息的汇集与传播,促进科技兴林和林业产业化。本刊读者对象为林业科研人员、林业基层工作者、大中专院校师生等。报道内容主要有:林木良种繁育、育林技术、森林生态、森林保护、非木材林产品、园林绿化、林产工业、林业经济问题、国内外林业最新信息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综述性论文、实用技术、产品市场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杉木凋落物对魔芋的生长及其生理生化影响研究

    朱临渊曹受金颜惠芳彭翠英...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杉木凋落物对魔芋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杉木林下魔芋的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盆栽魔芋施加0、25、50、100、200 g·L-1等不同浓度的杉木凋落物浸提液,测定其叶柄长度、叶柄直径、叶盘直径等形态性状、叶、根及块茎鲜(干)质量、块茎葡甘聚糖含量以及叶片酶活性和光合特性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对魔芋地上生长部分而言,当浸提液浓度高于25 g·L-1时,各项指标值随浓度升高而减小;对魔芋地下部分而言,当浓度高于50 g·L-1时,各项指标值随浸提液浓度升高而减小.(2)魔芋块茎葡甘聚糖含量在浸提液浓度低于50 g·L-1时随浓度升高而增大,浓度高于50 g·L-1时随浓度升高而减小.(3)随着浸提液浓度越高POD酶活性越高,但其达到峰值后减小的时间越早,SOD酶活性下降越早,MDA含量积累越快.(4)当浓度不超过100 g·L-1时,魔芋在低光强下的光照需求增强,对弱光和二氧化碳的利用能力增强,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降低;当浓度超过25 g·L-1时,魔芋的水分利用效率会降低.因此,杉木凋落物浸提液对魔芋生长及生理生化方面影响显著,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且随着浓度升高抑制效果越明显.

    魔芋杉木凋落物生长光合特性葡甘聚糖

    基于种实性状的杉木第3代无性系种子园亲本评价

    王欣徐刚标黄帆蒋宏春...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木种子园是重要的林木良种基地,其主要任务是生产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优良的种子并保证稳产高产.本研究以湖南省会同县第3代杉木无性系种子园中的29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无性系球果纵径、横径、体积、产量及种子千粒重、发芽率、涩粒率、霉变率、发芽起始时间、发芽持续时间等10个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无性系的结实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0个性状指标在29个无性系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球果产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103.53%;种子霉变率(75.40%)次之;再次为种子发芽率(38.21%).不同无性系间,球果的纵径、横径、体积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发芽率与种子涩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种子霉变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球果的产量与球果的纵径、横径、体积等性状相关性不显著;种子的发芽起始时间与发芽持续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基于球果、种子性状主成分分析的结果,筛选出综合性状排名前9位的6、27、22、23、28、26、5、14、9号无性系,可为第3代杉木无性系种子园去劣留优提供依据.

    杉木种子园球果种子综合评价

    湖南省辰溪县古树群特征与分级研究

    向东陶德树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辰溪县44个古树群调查研究,分析古树群群落特征,计算树种重要值和古树群生物多样性指数,对古树群评估分级,希望为辰溪县乃至更大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古树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实地专业调查,测量古树胸径、树高等因子,访问居民了解村寨和古树群基本情况,从生态、人文、民居、交通、利用现状及潜能这五个方面对古树群评分.44个古树群共有2258株古树,隶属23科41属49种;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树种以马尾松、枫香树、栓皮栎、麻栎和青冈为主;株数按科分以松科、壳斗科、金缕梅科、漆树科和榆科为主,按属分以松属、金缕梅属、栎属、青冈属、黄连木属为主.古树群综合评分后分3级,其中Ⅰ级3个、Ⅱ级34个、Ⅲ级7个.经计算,古树群物种丰富度指数49、Shannon-Wiener指数1.8345、Simpson指数0.6339、Pielou均匀度指数0.4714、种间相遇率指数0.6339.研究认为辰溪县古树群树种和株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指数均不高,但群落生态和景观稳定性很好;分值较大的古树群生态和景观价值很高,可以结合县域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乡村振兴建设合理利用.

    辰溪县古树群群落特征生物多样性指数古树群分级

    湖南维管植物2个新记录属和8个新记录种

    周建军向剑锋费冬波刘松...
    27-3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野外调查、资料查阅以及馆藏标本比对,确定了湖南省被子植物2个新记录属——耳稃草属(Garnotia Brongn.)和多裔草属(Polytoca R.Br.),被子植物和蕨类植物8个新记录种,即耳稃草[Garnotia patula(Munro)Benth]、多裔草[Polytoca digitata(L.f.)Druce]、南川石杉[Huperzia nanchuanensis(Ching et H.S.Kung)Ching et H.S.Kung]、华刺子莞(Rhynchospora chinensis Nees et Mey.)、南昆杜鹃(Rhododendron naamkwanense Merr.)、白马银花(R.hongkongense Hutch.)、小果酸模(Rumex microcarpus Campd.)和腺果悬钩子(Rubus glandulosocarpus M.X.Nie).分别提供了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分布、生境、野外照片等信息.相关凭证标本均保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CSFI).

    新记录被子植物蕨类植物湖南

    湘西龙山县华桑人工林直径与树高结构研究

    刘丛全姚茂华彭梦游何勇...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华桑中幼林直径和树高结构规律,给营林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在龙山县砂子坡国有林场跑马坪分场华桑10年生人工林中设置3块20 m×30 m的样地,调查样地内乔木树种的直径、树高等因子.结果表明:该林分是以华桑为优势树种、6个树种伴生而成的针阔混交林,结构合理;华桑顶端具有双主梢生长特性,需在前期进行修枝整形;林分直径分布呈左偏的近似正态分布曲线,为典型的同龄林直径结构特征,林分处于中幼林阶段,需加强培育管理,直径分布服从Weibull分布和一元正态分布;林分树高分布呈左偏的近似正态分布曲线,树高分布服从Weibull分布和一元正态分布;树高与径阶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林分树高随着径阶的增加而增加,树高-径阶曲线可用y=2.729+0.659 d-0.017 d2+0.0003 d3表示.该林分为较为理想的中幼林林分结构,研究结果可为华桑人工林林分结构调整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华桑人工林直径结构树高结构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的湖南省林麝生境适宜性评价

    王安文东新周芸芸于桂清...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麝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种群数量极速下降.本研究对林麝在湖南省的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为有效保护和管理林麝种群与生境提供科学指导与基础数据.本文采用ArcGIS软件和MaxEnt模型分析了影响湖南林麝分布的主要因素,获得了其生境分布区.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林麝生境适宜性的重要生态因子是最冷季平均温度、最冷季降水量和海拔.湖南省林麝适宜生境2690.57 km2,主要于湘西北、湘西南呈现非连续的斑块化分布;次适宜生境3053.64 km2,主要分布在适宜生境的外围区域,适宜生境仅占研究区域面积的1.27%.最冷季平均温度2.5℃、最冷季降水量90~100 mm以及海拔1500~1900 m区间对应的模型响应结果最好.建议进一步加强林麝非连续适宜生境的廊道建设,提升适宜生境的保护与管理水平.

    林麝湖南省最大熵模型生境适宜性

    不同种源花榈木种子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李天翔肖亚琴杨骏吴琴香...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浙江杭州、湖南长沙等8个种源地的花榈木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其种子的表型性状进行分析比较,以探究花榈木种子表型性状在种源水平上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8个种源花榈木的种子长度、宽度、千粒重和种形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9.39 mm、7.58 mm、250.23 g和1.24,且在不同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分别为6.78%、8.01%、10.24%、7.99%;(2)花榈木种子4个表型性状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但种子宽度与种源地的年均气温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千粒重与年日照时数显著正相关,随年日照时数的增长有不断增大的趋势;(3)聚类分析将花榈木种源划分为五大类,由不同类群种源的地理位置可知花榈木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具有地域性和随机性.

    花榈木种源种子表型性状变异

    不同基质和生长调节剂对蒜香藤扦插繁殖的影响

    余平二冯嘉仪姜飘李卓冉...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蒜香藤是紫葳科蒜香藤属的优良木质藤本.为提升蒜香藤的繁育效果,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通过多项反映扦插成活及根系生长的指标,探究基质、IBA浓度及NAA浓度对蒜香藤嫩枝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对蒜香藤的生根率、总根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IBA浓度对蒜香藤的生根率、总根数、不定根数、不定根长和生根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NAA浓度对蒜香藤的新叶率和不定根长有显著影响(P<0.05).隶属函数评价显示,可以从生根指数、老叶率、不定根数和总根数评价扦插效果.最适处理为插穗用100 mg·L-1 IBA+50 mg·L-1 NAA的溶液浸泡30 min,采用体积比为3:2的河沙和泥炭土作基质.

    蒜香藤扦插繁殖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正交试验

    不同基质和激素处理对常山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黄丽群汪焱姚卫红刘球...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山是一种优良的观叶、观花、观果的乡土荫生地被和室内观赏植物,兼具药用价值,开发前景好.本文探讨了不同基质种类和激素浓度对常山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以期获得高效的嫩枝扦插优化方案,指导其商品化生产.采用L16(42)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黄心土、50%珍珠岩+50%泥炭、椰糠和河沙4种不同基质以及4个不同浓度水平(0、500、1000和1500 mg·L-1)的K-IBA溶液组合成的16个处理对常山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分析生根率、平均根长、生根数量、生根指数4个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最有利于扦插生根的是处理8(A2B4),即50%珍珠岩+50%泥炭+1500 mg·L-1 K-IBA溶液组合,性价比最高的是处理12(A3 B4),即椰糠+1500 mg·L-1 K-IBA溶液组合,二者生根率均达100%,根系发育好,且生根速度比黄心土、河沙快.可见,常山插穗生根是综合生根型,生产上宜用嫩枝扦插大量扩繁;扦插基质适合用混合基质,同时解决生根和生长所需营养;合适的激素浓度有利于插穗生根,以缩短育苗周期.

    常山基质激素嫩枝扦插生根指数

    亚临界萃取栀子果油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冯菲菲刘思思刘汝宽易有金...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栀子果实是原卫生部公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之一,也是我国优良的木本油料资源.为推动栀子果高值化利用,利用亚临界技术萃取栀子果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该工艺进行了研究和优化,重点探讨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料液比、萃取次数对栀子果提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栀子果油的最佳亚临界条件为:溶剂丁烷,筛网目数60目,料液比1:5(g:mL),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60 min,萃取4次.在此条件下,栀子果油提取率为93.02%.本研究可为亚临界萃取工艺在栀子果制油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栀子果油亚临界萃取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