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活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活力
活力

半月刊

1007-6263

huolizazhi@sina.com

0451-82626240;82627955

150001

黑龙江人民政府综合楼(哈尔滨市文中街8号)

活力/Journal HUOLI
查看更多>>《活力》杂志是黑龙江省政府根据全省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将黑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经济展望》杂志和黑龙江省体改委主办的《活力》杂志合并,组建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活力杂志社。指定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机关刊物。用于沟通全省各级政府间信息,指导经济工作,研讨政经理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告的视觉化与日常生活中新的公共领域的建构

    孙永
    94-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技术合理化运动的操控下,广告在社会文化中确立了自己的图像话语权,并建构了当下人类生活中新的公共领域。哈贝马斯所倡导的公共领域在广告制造的视觉文化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与诠释。在广告中,公共话语与私人话语之间的隔阂限渐趋消失,二者交融在一起;公共领域已经入侵并渗透到私人领域,开始在技术的支持下大肆注入和改变着广告公共领域。

    广告视觉化公共领域界限消解

    浅谈影像的价值与创作动机

    许佳音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影像作品价值和作品拍摄动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摄影工作者在创作阶段的拍摄选择。第一部分说明了本人写作本文的思路出发点,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重点阐述作品所具备的各种价值、多种价值并存现象、以及时间变迁使得价值发生变化的情况。第三部分阐述摄影师对于追求各种价值的创作动机,和最终获得的价值与出发点的不同。第四部分结论得出,在创作时价值取向应根据所应用行业的首要特性来进行选择,使得作品的质量尽可能提高,不能过分追求过多的价值。

    摄影价值动机转化

    互联网时代如何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侵扰

    王效贤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虚无主义对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等社会生活各方面起到过重要的影响,对于政治制度的稳定和社会发展更是影响甚远。在互联网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又呈现出多元多样的新表现,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研究的过程中,应时刻警醒自己,高压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进而揭示认识和把握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动态,警示人们自觉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泛起及其新动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历史虚无主义实事求是互联网

    自愿性及强制性信息披露特征和新动态研究

    臧嘉欣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披露划分为强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资本市场的完善使得我国的自愿性信息披露与强制性信息披露都呈现出了新的特征。本文从近些年两种披露方式的变化出发,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探寻两种披露方式的特征与相互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

    自愿性信息披露强制性信息披露特征新动态

    谈新时期社区群众文化发展的途径

    陆月
    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群众文化有着雄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推动社区群众文化工作的思想、组织、业务和设施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详细制度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实施;利用各种有效载体,使活动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以文化理论为指导,理论和实践结合;建立文化专干队,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社区文化队伍思想、理论和业务水平。

    新时期社区群众文化发展

    繁荣群众艺术推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林海
    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繁荣群众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繁荣群众文艺,就要发扬群众文艺优秀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讲述百姓身边故事,反映群众喜怒哀乐,创作出更多深刻表现生活,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优秀作品。

    群众文艺精神生活推动发展

    孔丘和苏格拉底哲学比较

    丁智琼卫春梅
    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丘是中国哲学史上公认的哲学大师,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公认的哲学大师,西方伦理学的始祖。孔丘和苏格拉底虽然生活的地域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哲学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当然这种相似性中有着西方各自的独特之处。下面笔者将从孔丘和苏格拉底二者的哲学特点、历史地位、思想内容等几个方面对孔丘和苏格拉底哲学做一个简单的比较研究。

    孔丘苏格拉底伦理学美德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的融入

    骆蕊月
    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古至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走过历史长河,从元谋人到半坡人的石器时代,再至封建王朝的男耕女织、小农经济时代,中国老一辈人的见证里书写着一幕幕传奇。从秦纂、汉隶,唐宋的书法里,从四大发明的创造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代代大家的涌现,正是中华文明沉淀下来的瑰宝。在这山河锦绣的年代,除汉族外,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可谓是贡献颇丰,而且熠熠生辉!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的融合问题迫在眉睫。

    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

    文人画之源之唐宋

    郑雨婷
    106页

    文人画特点综合性

    从《朱子家训》中看当代家风传承

    蔡东伶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优良的家教和家风不仅可以提高个人修养,对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强国家的民族力量都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从诸葛亮的《诫子书》到朱伯庐的《朱子家训》再到《傅雷家书》等,无不体现着家风的重要性。其中《朱子家训》中的许多内容都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朱子家训》家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