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活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活力
活力

半月刊

1007-6263

huolizazhi@sina.com

0451-82626240;82627955

150001

黑龙江人民政府综合楼(哈尔滨市文中街8号)

活力/Journal HUOLI
查看更多>>《活力》杂志是黑龙江省政府根据全省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将黑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经济展望》杂志和黑龙江省体改委主办的《活力》杂志合并,组建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活力杂志社。指定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机关刊物。用于沟通全省各级政府间信息,指导经济工作,研讨政经理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先进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研究

    陈伟健王海微
    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馆作为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文化信息的源头,应积极发挥文化馆文化资源传播的优势,大力挖掘文化馆的文化价值,及时吸收社会需求的文化科普知识.本文通过对当前先进文化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现状及可以借鉴的形式进行了浅析,以期为我所从事的群众文化事业起到积极作用.

    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对策建议

    电影《她》的色调研究电影《她》的色调研究

    何娇娇赵熙
    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她》这部电影是主要以暖黄色调为主的爱情片,由于男主人公是和人工操作系统相恋,所以一开始会误以为是一篇科幻片,也确实电影中会有一些科幻的冷色调,和主色调暖黄色相映衬.

    色调风格色调烘托氛围色调呼应电影的情感走向

    当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策略与创新

    班青
    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日益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日渐高涨.因此,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基础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形成一直新的形态.众所周知,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当前文化工作者广泛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创新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以满足人们的文化精神需求.本文就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来研究如何创新当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创新

    论《七月与安生》中女性的自我成长

    王衍萍
    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七月与安生》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七月和安生这两位女性的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两个性格上互补的女性形象,同时也表现出了女性的性格特点.她们的成长故事给我们研究女性成长带来很多启示,女性在成长过程中该如何探索、如何自我完善,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

    女性成长青春爱情自我完善

    英语文学作品中比喻修辞格赏析

    何宏
    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比喻修辞在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对英语文学作品中不同的比喻修辞进行赏析,以求能更好地运用修辞,增强读者的品味效果.

    英语文学作品比喻赏析

    《摹仿论》的"现实主义"

    李爽
    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奥尔巴赫的《摹仿论》运用语文学的研究方法,梳理了西方文学再现现实的历程."现实主义"是建构起《摹仿论》系统性研究的一个起点,通过对"现实主义"的探讨以达成对《摹仿论》的整体性把握.

    摹仿论文体混用现实主义

    论唐代诗人笔下之立春

    吕金漪
    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节气反映季节的变化,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随之形成的节气时令文化,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文人,创造出了无数的名篇佳作,其中立春深受唐代诗人的喜爱.通过对唐代立春诗的分析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丰富的感情世界与精神生活,还可了解到唐代人民在节令期间真实的生活写照、民俗风情等.

    节气立春诗时令文化

    中国门神形象的文化流变

    孙畅
    220-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古代,中国人把住宅当作是可以抵御猛兽入侵、防止财产被盗的第一道屏障.人们十分害怕鬼魂和猛兽,不想让鬼魂、猛兽侵入自己的家中.出于防卫家户的心理需求,人们祈盼有专门的神能够驱灾辟邪、保护家宅平安,因此门神成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最流行、最实用的守护神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以前只能用"鬼神"思想解释的问题逐步发展为可以用科学来解释,因此,门神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渐渐地"失业"了.在东北、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区,我们已经很难看到门神的踪影了."门神"虽然是"鬼神"思想的一种体现,但在更多情况下,它是我国传统思想中"吉""安"思想的一种表现方式.本文分别从门神的起源、门神的文化流变两个方面介绍我国传统的门神文化.

    门神形象文化流变

    20世纪40年代中国长篇土改小说的人物形象

    杨阳
    22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40年代的土改小说表现了土改这件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是在30世纪左翼文学的传统下形成的,有着明确的教育与启发目的,是"文学为政治服务"那个特定年代的特定产物.40年代的土改小说是按照土改运动的展开步伐进行的,塑造了相当一部分非常有代表性的农民、地主和工作队成员形象,这种形象塑造模式虽然由于过于强烈的政治色彩而有自身的局限性,但却对于研究中国农村小说具有借鉴意义.

    土改人物形象长篇小说

    民族声乐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探究

    马云志
    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民族声乐,并从艺术体裁、声乐作品、行腔韵味、演唱方法这四个方面入手,深层次地研究了民族声乐多样性的艺术风格.从而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与把握民族声乐及其多样性的艺术风格表现,充分发挥民族声乐多样性的艺术风格,致力打造具有不同风格特色的民族声乐作品,推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不断进步发展.

    民族声乐艺术风格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