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红外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红外技术
红外技术

苏君红(院士)

月刊

1001-8891

irtek@china.com

0871-5105248

650223

昆明市教场东路31号《红外技术》编辑部

红外技术/Journal Infrare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主管,昆明物理研究所、中国兵工学会夜视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技术性学术月刊。本刊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全面反映红热成像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水平、动态、研制进展状况,及其在国防、工农业及国民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红外技术的军事应用,红外和热成像观瞄、识别、跟踪、制导,红外警戒与微光夜视技术,红外对抗与反对抗技术是本刊宣传报道的重点。本刊刊登的大量技术报告、基础研究、工艺制作、测试分析、应用、综述、新产品开发等文章,促进了红外技术范畴内科研、设计、教学、生产、管理及红外技术研究及应用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度学习偏振图像融合研究现状

    段锦张昊宋靖远刘举...
    119-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偏振图像融合旨在通过光谱信息和偏振信息的结合改善图像整体质量,在图像增强、空间遥感、目标识别和军事国防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文在回顾基于多尺度变换、稀疏表示和伪彩色等传统融合方法基础上,重点介绍基于深度学习的偏振图像融合方法研究现状.首先阐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生成对抗网络的偏振图像融合研究进展,然后给出在目标检测、语义分割、图像去雾和三维重建领域的相关应用,同时整理公开的高质量偏振图像数据集,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偏振图像图像融合深度学习

    国内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丁习文程宏昌袁渊张若愚...
    129-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外像增强器是一种对紫外辐射敏感的成像器件,视场瑕疵是其成像效果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视场瑕疵检测技术主要分为人工和机器视觉两种方法.本文首先阐述了视场瑕疵的定义和检测标准.接着从瑕疵交叠靠近、大小和数量特性的角度,分析了视场瑕疵检测的难点.随后,重点介绍了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当前的检测需求和不足,调研了深度学习技术在其他领域的瑕疵检测效果.最后,从理论上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视场瑕疵检测的思路,旨在为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检测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推动其向着更加实用、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检测机器视觉深度学习

    基于微型空间相机的红外加热笼仿真与设计

    黄春玮张旭升郭亮
    138-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航天器热控技术领域,常采用红外加热笼模拟各表面的到达外热流,但随着模拟表面特征尺寸的逐渐变小,需要重新评估该模拟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本文基于某微型空间相机,以对外热流最为敏感的散热面为研究对象,开展红外加热笼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的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红外加热笼-黑片热流计的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传统红外加热笼控制方法对模拟表面总到达能量和热流密度均匀性的影响.基于上述结果,通过适当扩大加热笼尺寸和调整热流计粘贴位置,提高模拟表面的热流密度均匀性,保证总到达能量满足保守设计原则.对比分析得出,优化设计前后散热面热流密度的统计方差由 102.0 下降至 27.0、均匀性提升效果显著.本文研究内容也可为其他空间微小表面外热流的准确模拟提供参考、借鉴.

    红外加热笼微型空间相机黑片热流计热流密度均匀性

    快速反射镜自适应反演PID复合控制系统设计

    艾志伟张慕帆朱华嵇建波...
    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复合轴系统的光束跟踪性能,必须考虑不可测扰动对快速反射镜系统的影响.针对可测量扰动,设计了自适应反演前馈控制算法,并由此得到启发,设计了用于抑制不可测量扰动的自适应反演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控制系统,用自适应算法提高系统稳态精度以及对不同扰动的适应性,用PID控制器修正系统的误差信号改善系统动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PID控制算法,自适应反演 PID 复合控制系统的误差均方差值下降了 34.76%,相较于自适应控制算法,自适应反演PID控制系统的误差均方差值下降了 13.3%,自适应反演PID复合控制系统的稳态精度相比经典PID控制和自适应反演控制系统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采用复合算法时上升时间相较自适应算法减少了 48.9%,超调量相较经典PID算法减少了 80.5%,系统动态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快速反射镜扰动抑制自适应反演控制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快速反射镜滑模控制

    缑泽恩韩顺杰李双成粟华...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反射镜需要具备快速的动态响应以及抗干扰能力.针对快速反射镜系统在工作环境中,因自身运动以及外界干扰等因素所引起的不确定性干扰问题,本文在对快速反射镜系统进行分析与数学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改进滑模控制器,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出未知扰动并直接补偿给控制器,在保证跟踪误差在期望精度范围的同时,有效减少了抖振,便于工程实现.通过仿真实验证明:相较于传统滑模控制器,采用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改进滑模控制器,上升时间缩短了 50.4%,调节时间上缩短了 39.1%,跟踪精度提高了 30.5%,满足了快速反射镜的工作要求,提高了动态性能.

    快速反射镜扩张状态观测器滑模控制音圈电机

    基于相机平移矩阵奇异值分解的极线校正

    李守业胡茂海李天冉段哲一...
    155-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极线校正是一种针对双目相机原始图像对的投影变换方法,使校正后图像对应的极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消除垂直视差,将立体匹配优化为一维搜索问题.针对现今极线校正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目相机平移矩阵的极线校正方法:首先利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平移矩阵,求得校正后的新旋转矩阵;其次通过校正前后的图像关系确立一个新相机内参矩阵,完成极线校正.运用本文方法对SYNTIM数据库的不同场景多组双目图像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平均校正误差在0.6 像素内,图像几乎不产生畸变,平均偏斜在2.4º左右,平均运行时间为 0.2302 s,该方法具有应用价值,完全满足极线校正的需求,解决了双目相机在立体匹配过程中由于相机的机械偏差而产生的误差和繁琐的计算过程.

    双目视觉极线校正机器视觉深度相机

    一种基于多尺度的目标检测锚点构造方法

    邵延华黄琦梦梅艳莹张晓强...
    162-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标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基础任务,其中基于锚点(Anchor)的目标检测已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当前锚点选取方法主要面临两个问题:基于特定数据集的先验取值尺寸固定、面对不同场景泛化能力弱.计算锚框的无监督K-means算法,受初始值影响较大,对目标尺寸较单一的数据集聚类产生的锚点差异较小,无法充分体现网络多尺度输出的特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的目标检测锚点构造方法(multi-scale-anchor,MSA),将聚类产生的锚点根据数据集本身的特性进行尺度的缩放和拉伸,优化的锚点即保留原数据集的特点也体现了模型多尺度的优势.另外,本方法应用在训练的预处理阶段,不增加模型推理时间.最后,选取单阶段主流算法YOLO(You Only Look Once),在多个不同场景的红外或工业场景数据集上进行丰富的实验.结果表明,多尺度锚点优化方法MSA能显著提高小样本场景的检测精度.

    目标检测锚点红外YOLO(YouOnlyLookOnce)多尺度分析

    采用轻量化神经网络的高安全手指静脉识别系统

    李佳阳周颖玥杨阳李小霞...
    168-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特殊材料能伪造手指静脉从而欺骗识别系统,以及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手指静脉识别计算量大的问题,设计了具有活体检测功能和轻量化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手指静脉识别系统.采用光容积法检测手指脉搏波的变化,从而判断被采集对象是否为活体;利用剪枝及通道恢复方法改进了ResNet-18 卷积神经网络,并结合L1 正则化增加卷积神经网络的特征选择能力,在提升算法准确率的基础上,能有效地降低计算资源的消耗.实验表明,使用改进的剪枝及通道恢复优化结构,参数量降低了 75.6%,计算量降低了 25.6%,在山东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手指静脉数据库上得到的等误率分别为 0.025%、0.085%,远低于ResNet-18 得到的等误率(0.117%、0.213%).

    手指静脉识别系统活体检测剪枝通道恢复

    《红外技术》第八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175页

    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构算法

    白皓白廷柱
    176-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神经网络的红外灰度图像超分辨率重构算法.首先使用残差卷积模块增加网络深度提高了网络的学习能力,使得卷积层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利用到更多的邻域信息对于复杂场景有更好的学习能力.然后使用跳跃连接方式增加高频信息传输以实现对于图像细节的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能够有效地丰富重构图像的细节,重构图像中的目标轮廓有明显改善.

    红外图像深度学习超分辨率算法残差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