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红外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红外技术
红外技术

苏君红(院士)

月刊

1001-8891

irtek@china.com

0871-5105248

650223

昆明市教场东路31号《红外技术》编辑部

红外技术/Journal Infrare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主管,昆明物理研究所、中国兵工学会夜视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技术性学术月刊。本刊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全面反映红热成像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水平、动态、研制进展状况,及其在国防、工农业及国民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红外技术的军事应用,红外和热成像观瞄、识别、跟踪、制导,红外警戒与微光夜视技术,红外对抗与反对抗技术是本刊宣传报道的重点。本刊刊登的大量技术报告、基础研究、工艺制作、测试分析、应用、综述、新产品开发等文章,促进了红外技术范畴内科研、设计、教学、生产、管理及红外技术研究及应用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JRM的战场环境红外图像实时生成

    钟国雳廖守亿杨薪洁
    183-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新一代红外成像目标仿真系统的性能需求,生成逼真的战场环境红外图像供红外成像制导武器进行半实物仿真试验,研究了一种基于 JRM 的战场环境红外图像生成方法.首先利用3DSMAX建立目标的三维模型,并从导引头视场需求出发,结合目标地区的卫星影像数据与高程数据建立背景区域的三维模型;然后利用JRM的GenesisMC工具、SigSim工具和SenSim工具分别对物理材质特性及目标热源、场景红外特性、传感器特性进行建模;最后使用OSV工具实时渲染生成红外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满足红外成像目标仿真系统的红外图像实时生成要求,具有灵活性强,效果良好等优点.

    红外成像仿真半实物仿真JRM3DSMAX实时性

    面向双模态红外图像差异的拟态融合方法

    王学霜王肖霞吉琳娜郭小铭...
    190-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融合方法无法根据双模态红外图像差异特征的不同选择有效的融合策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红外光强与偏振图像差异的拟态融合方法.首先计算图像特征差异度对差异特征进行粗筛,制定主差异特征类型的选取规则来确定图像组的主差异特征;然后构造特征融合度,以建立差异特征与拟态变元集中各层变元的映射,确定变元分层结构;最后在变元分层结构选择主差异特征类型的各层变元,比较不同拟态结构变元组合时差异特征的特征融合度,确定其最大值占比最高的拟态结构,形成变体.实验结果表明,经主观分析本文方法结果的视觉效果比对比方法结果的效果更优;经客观评价本文方法结果均为有效融合,因此本文方法实现了对融合策略的自适应选择并提高了图像的融合质量.

    多层变元拟态结构拟态融合主差异特征类型特征融合度

    HRformer:基于多级回归Transformer网络的红外小目标检测

    杜妮妮单凯东王建超
    199-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外小目标检测是指从低信噪比、复杂背景的红外图像中对小目标进行检测,在海上救援、交通管理等应用中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然而,由于图像分辨率低、目标尺寸小以及特征不突出等因素,导致红外目标很容易淹没在包含噪声和杂波的背景中,如何精确检测红外小目标的外形信息仍然是一个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了一种基于多级回归Transformer(HRformer)网络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具体来说,首先为了在获得多尺度信息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原始图像信息的损失,采用像素逆重组(PixelUnShuffle)操作对原始图像下采样来获取不同层级网络的输入,同时采用一种可学习的像素重组(PixelShuffle)操作对每一层级的输出特征图进行上采样,提升了网络的灵活性;接着,为实现网络中不同层级特征之间的信息交互,本文设计了一种包含空间注意力计算分支以及通道注意力计算分支在内的交叉注意力融合(cross attention fusion,CAF)模块实现特征高效融合以及信息互补;最后,为进一步提升网络的检测性能,结合普通 Transformer 结构具有较大感受野以及基于窗口的Transformer结构具有较少计算复杂度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局部-全局Transformer(LGT)结构,能够在提取局部上下文信息的同时对全局依赖关系进行建模,计算成本也得到节省.实验结果表明,与目前较为先进的一些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相比,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同时具有较少的参数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更有意义.

    红外图像弱小目标检测Transformer图像分割

    基于TC4/Ni杜瓦冷指焊缝微观组织及接头结构的研究

    沈练李冉魏超群赵维艳...
    208-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微型节流制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杜瓦冷指,选取 TC4/Ni 的钎焊形式,从钎焊方法和钎料类型的焊缝微观组织以及接头结构设计的可靠性等方面对 TC4/Ni 的钎焊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应力、形变和降温时间仿真以及防锈蚀分析结果,研究 TC4/Ni 冷指端面结构钎焊工艺具有一定工程实用意义;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高温真空钎焊+AgCu28 钎料组合的较佳工艺方案,满足对控制元素偏析和减少焊接脆性相生成的目的;同时综合考虑钎透率、充耐压试验及剪切强度测试的结果,确定锥形焊缝为较佳焊接结构.

    杜瓦冷指真空钎焊TC4钛合金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桥梁混凝土表面露筋病害识别

    周坤彭雄钟新谷张文辉...
    216-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梁作为交通关键节点,承担与日俱增的交通流量压力,相当一部分桥梁尚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就出现较多的病害,技术状况不容乐观.高光谱成像运用光电技术检测物体对光谱波段信号的辐射和吸收情况,将该信号转换成图像和图形,可基于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分析被测物体的物理性质和物质组成,因此本文提出基于高光谱成像的桥梁混凝土表面露筋病害识别方法.利用线阵高光谱相机集成匀速步进滑轨装置,形成高光谱成像测试系统,采集桥梁混凝土表面露筋病害图像;基于桥梁露筋病害高光谱图像谱线与空间特征,结合预处理——平滑滤波-多元散射校准(Savizky-Golay-Multivariate scattering calibration,SG-MSC)、特征空间变换——光谱导数法(First derivative,FD)、特征变量选择算法——竞争自适应重加权抽样(Competitive adapa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将原始光谱曲线数据经特征空间转换提取相应特征值并显示波段;以光谱曲线特征向量构建数据集,基于支持向量机形成露筋病害识别预测模型.以某跨江大桥为例,以高光谱成像测试系统对实际桥梁混凝土露筋病害进行识别,将原始光谱数据经平滑特征空间变换与特征提取后放大差异,将 254个波段数据维度降低到 23个波段数据,模型预测精度达到 94.6%,对比可见光成像高光谱成像具有更高维度信息可有效表征物质属性,表明高光谱成像对复杂表面环境下的桥梁病害识别具有可行性和广泛应用前景.

    桥梁混凝土高光谱成像露筋病害谱线特征机器学习

    融合彩色模型空间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增强

    王振刘磊
    225-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设备红外图像普遍存在亮度暗、对比度低等问题,针对此现象,提出了一种融合彩色模型空间的图像增强算法.该方法将图像的对比度与亮度增强转换至HSV与RGB空间中分别进行处理:RGB空间中,首先预处理图像中的高灰度级,并采取混合滤波的方式抑制图中噪声,然后使用增强函数提高图像亮度,最后将增强图像转换至HSV空间中并提取H、S、V三分量图;HSV空间中,采用伽马变换和CLAHE(contrast limited adaptive histogram equalization)算法实现V分量的亮度提升,并采取非线性饱和度矫正函数处理S分量提升图像对比度,最后将处理分量与提取分量进行对应融合得到HSV空间中的增强图像,并将其转回RGB空间中得到最终的输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明显地提升红外图像的亮度与对比度,增强后的 3组图像其灰度均值和标准差平均值分别为 115.94和 78.65,相对于原图的平均值分别提升了 81.59和 36.17.

    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图像增强彩色模型空间融合HSV、RGB分量增强

    书讯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