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红外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红外技术
红外技术

苏君红(院士)

月刊

1001-8891

irtek@china.com

0871-5105248

650223

昆明市教场东路31号《红外技术》编辑部

红外技术/Journal Infrare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主管,昆明物理研究所、中国兵工学会夜视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技术性学术月刊。本刊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全面反映红热成像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水平、动态、研制进展状况,及其在国防、工农业及国民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红外技术的军事应用,红外和热成像观瞄、识别、跟踪、制导,红外警戒与微光夜视技术,红外对抗与反对抗技术是本刊宣传报道的重点。本刊刊登的大量技术报告、基础研究、工艺制作、测试分析、应用、综述、新产品开发等文章,促进了红外技术范畴内科研、设计、教学、生产、管理及红外技术研究及应用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大视场红外相机的畸变校正方法

    田三虎赵劲松何红星陈树刚...
    584-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大视场红外相机的畸变校正过程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畸变校正方法.首先,选择单参数除法模型(division model,DM)作为相机畸变模型,使用改进的加速特征稳健算法(speed-up robust features,SURF)自动获取两幅有相同场景的畸变红外图像的特征点对,然后利用九点非迭代算法和核密度估计方法获取图像的畸变参数,最后根据求得的畸变参数使用基于边缘保持的灰度插值方法对图像进行畸变校正.在整个过程中,不需要预先知道相机的参数和场景信息,通过输入两幅具有相同场景的图像,完成畸变校正,为大视场红外相机的畸变校正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对大视场红外相机进行畸变校正具有可行性和鲁棒性.

    大视场红外相机畸变校正自标定除法模型

    高分辨率探测器短中波红外滤光片的设计及其光谱特性研究

    陈永陈昕张一凡胡海波...
    592-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中波红外滤光片是航天光学遥感相机上的关键器件之一.高分辨率探测器的光谱响应由滤光片的光谱特性决定,其中短中波红外占有很大比重,传统方式制备的短中波红外滤光片与理论值存在差距,使得短中波红外滤光片发生光谱角漂或温漂等现象,在高分辨率探测器中形成高频和低频光谱混合叠加导致复原光谱失真.本文提出了一种高透过率低漂移高分辨率探测器短中波红外滤光片的设计及研制方法.为了达到短中波红外滤光片特定波长滤光特性的要求(在 3.5~4.1 μm波段范围内实现 98%以上透过率,在 2.4~3.35 μm、4.25~6.4 μm两个波段范围内实现截止),以Si材料为滤光片的基底材料,采用模拟染色体遗传交叉算法以带通滤光高低反射率膜堆结构进行了结构迭代设计,薄膜的高折射率材料采用TiO2,低折射率材料采用SiO2,该结构设计使得膜层数量大为减少,通过温漂测试、角漂测试、光谱特性分析及面形测试,短中波红外滤光片达到了前后双波段截止、高通带透过率的目标.环境测试试验表明,短中波红外滤光片膜层与基底材料匹配性适宜、膜层稳定性较高,适用于空间严酷的温度变化、高能粒子辐照环境.

    光学薄膜高分辨率探测器短中波红外光滤光片

    弹载红外探测器对拦截弹的探测能力分析

    张雪松吴楠王锋储思思...
    599-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弹载平台上加装红外探测器,从而对拦截弹进行探测和预警,是提高弹载平台突防和生存能力的创新性手段.本文针对弹载红外探测器对拦截弹的探测能力,分析了拦截弹的红外辐射特性,并推测了用于探测拦截弹的红外探测器参数.同时,根据探测概率和输入信噪比的关系以及基于辐射差的信噪比模型推导了探测概率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末段、中段防御拦截弹的探测需求,从探测概率、作用距离两个方面对弹载红外探测器的探测能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弹载红外探测器对末段拦截弹具有较强的探测能力,对于中段拦截弹只有在日照区能够保证探测需求,而在日影区只在一定探测视角下具备探测能力.

    弹载红外探测器拦截弹探测概率作用距离

    基于DCGAN的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片的生成

    丁习文程宏昌苏悦闫磊...
    608-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数据增强方法容易过拟合,为了解决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像数据集样本不平衡的问题,提升基于深度学习的条纹状瑕疵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DCGAN)的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像生成方法.通过对DCGAN进行损失函数的改进以及添加卷积注意力机制的优化,建立了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像生成模型,成功实现了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像的生成.随后,利用图像质量评价指标以及瑕疵检测模型来验证生成图像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生成的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图像可以满足使用需求,将生成图像融合到真实图像中再输入瑕疵检测模型可提高其检测精度.这一研究成果为三代微光像增强器和紫外像增强器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视场瑕疵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紫外像增强器视场瑕疵检测深度学习图像生成对抗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