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红外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红外技术
红外技术

苏君红(院士)

月刊

1001-8891

irtek@china.com

0871-5105248

650223

昆明市教场东路31号《红外技术》编辑部

红外技术/Journal Infrare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主管,昆明物理研究所、中国兵工学会夜视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技术性学术月刊。本刊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全面反映红热成像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水平、动态、研制进展状况,及其在国防、工农业及国民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红外技术的军事应用,红外和热成像观瞄、识别、跟踪、制导,红外警戒与微光夜视技术,红外对抗与反对抗技术是本刊宣传报道的重点。本刊刊登的大量技术报告、基础研究、工艺制作、测试分析、应用、综述、新产品开发等文章,促进了红外技术范畴内科研、设计、教学、生产、管理及红外技术研究及应用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直耦增强型CMOS相机技术研究

    李亚情李晗艳张立昀陈旭华...
    699-706,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直耦增强型CMOS(intensified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ICMOS)相机通过将像增强器输出窗与CMOS直接耦合而成,具备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光谱范围可调等特点.本文根据ICMOS的组成结构,分析了阴极、微通道板、荧光屏、CMOS等各组成部件对直耦ICMOS成像性能的影响,提出 ICMOS 用像增强器、CMOS 成像器件的选型依据,并结合公司对像增强器的加工优势,基于 18 mm NVT-7 像增强器和 1 英寸CMOS开展了实际微光成像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直耦方式的ICMOS相机能够在 5×10-4 lx条件下清晰成像,分辨力达到 16 lp/mm.此外,用于ICMOS耦合的像增强器增益不宜过高,4000 cd/(m2.lx)比较适宜,另外,在增益适宜的条件下,荧光屏输出亮度对其性能影响不大.

    像增强器光锥直耦分辨力

    光电倍增管电缆护套材料的选型研究

    王志任玲张成王宁...
    707-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PMT)是一种灵敏的光电探测器件,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为保证光电倍增管长期使用的稳定性,在其选材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电缆护套材料与液体介质长期接触,其与液体的兼容性严重影响光电倍增管的探测效率,因此对电缆护套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液体样品中浸泡不同护套材料后透过率的变化情况,研究了 4 种护套材料(PFA、HDPE、FEP、PTFE)在 3种液体(纯水、白油、液闪)中的兼容性.结果表明上述 4种护套材料在纯水和白油中兼容性较好,在液闪中兼容性稍差,4 种材料中PFA和FEP的兼容性更加优秀.

    光电倍增管电缆护套透过率兼容性

    基于表层温度深度学习的电缆接头绝缘劣化非接触式诊断

    严丹昭陈晶兰旺耀廖一鹏...
    712-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电缆中间接头绝缘层劣化程度的现场诊断效率和准确度,提出一种基于表层温度自适应深度学习的接头绝缘劣化状态非接触式诊断方法.首先,对电缆接头及两端电缆的绝缘表层进行红外热成像,实现电缆接头中心两边多个对称区域的表层温度、接头两端电缆的表层温度的非接触式采集;其次,构建基于双隐层自编码极限学习机的深度学习网络,以挖掘表层温度数据内部深层次隐含特征,将提取的深度隐含特征作为随机森林诊断模型输入;然后,提出一种非线性动态自适应旋转角的量子旋转门以改进量子烟花算法的更新策略,并用于诊断模型参数优化;最后,结合接头表层红外温度和绝缘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构建数据集,对诊断模型进行训练和现场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量子烟花算法可以较好地逼近全局最优解、收敛效率高,深度学习随机森林诊断模型具有较强的特征抽取和分类能力,参数优化后诊断模型的分类精度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在小样本训练集条件下就能达到较好的诊断效果,可实现接头绝缘劣化状态的非接触式诊断.

    电缆中间接头红外测温绝缘劣化诊断双隐层自编码极限学习机随机森林量子烟花算法

    基于改进YOLO v5方法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识别方法

    王小栋吕通发鲍明正何永春...
    722-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电力设备红外图像有遮挡、分类不准确和特征提取不充分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 YOLO v5 识别方法.首先通过迁移学习的方法,将电力设备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相融合,接着将Triplet注意力机制嵌入到特征提取网络中,对关键特征信息进行加权强化,最后通过多尺度融合的方法实现不同目标的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Faster R-CNN和SSD,本文方法的识别精度和识别效率最高,且适应于复杂背景下的多类型电力设备识别;本文方法的模型仅 4.1 MB,相较于SSD缩减了 80.8%,实现了网络模型的轻量化.本文方法为电力设备红外图像智能检测提供了新颖可行的方案.

    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迁移学习YOLOv5s注意力机制轻量化模型

    汽车用硫系玻璃元件红外双波段增透膜的研制

    薛浙瀛陶长虎陶欣周凯...
    728-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硫系玻璃IRG206(As40Se60)基底,研制了 3.7~4.8 μm及 7.5~9.5 μm双波段增透膜,可用于汽车红外夜视成像系统.采用电子束和电阻蒸发离子辅助沉积技术,结合化学键分析选取连接层材料,提高基底与膜层之间的结合力;利用离子辅助应力调控技术,优化膜层应力,实现膜层应力的匹配,解决硫系玻璃表面脱膜问题.测试结果表明,该膜层在 3.7~4.8 μm波段平均透过率为 98.31%,在 7.5~9.5 μm波段平均透过率为 97.43%,通过了牢固度、盐雾、高低温、摩擦等环境测试,能够满足汽车红外夜视成像系统的使用要求.

    薄膜硫系玻璃应力调控连接层技术红外夜视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