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红外与激光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红外与激光工程
红外与激光工程

崔玉平

月刊

1007-2276

irla@vip.sina.com

022-23666400 58625208

300308

天津市空港经济区中环西路58号

红外与激光工程/Journal 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红外与激光工程》系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会刊,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管,创刊于1972年,是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30年来期刊不断发展,现已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compendex”,英国 “科学文摘(S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被美国际媒体指南,乌里希期刊指南,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并入编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本刊是中国航天界光电子技术领域内学术性与工程应用性集于一体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刊登国内红外与激光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工程研究报告,集中反映了中国光电技术在宇航、卫星及导弹武器系统中的工程应用水平。 期刊的编委会由70余人组成,其中包括王大珩、母国光、张履谦、周立伟、姚建铨院士,及其他国内光电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他们来自航天、航空、兵器、电子、机械系统及中科院,国内著名大学,有他们审稿把关,期刊质量得到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铰链互补结构的宽频段高灵敏度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

    鲜中泽辛璟焘黎琪慧唐翔...
    242-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振动传感器工作频段与灵敏度相互制约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铰链互补结构的宽频段高灵敏度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将两个"工作区"与谐振峰互补的振动传感单元进行组合,在保证高灵敏度测量的同时,扩展了传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首先建立了传感单元的结构模型,通过力矩平衡方程,得出了影响传感器灵敏度和固有频率的因素,然后使用Ansys与SolidWorks联合仿真,优化了传感器结构参数,最后制作了传感器实物,搭建封装和测试系统完成封装和特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两个传感单元的谐振峰位于650 Hz和925 Hz,分别与传感单元2和传感单元1的"工作区"互补,将工作频率范围扩展到0~1 500 Hz,灵敏度优于410.4 pm/g,测量分辨率为0.16 mg.文中所设计的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工作频段宽等优点,为微振动监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光纤布拉格光栅振动传感器高灵敏度宽频段

    时域色散选通光谱分析技术

    靳致远章振夏海云胡佳栋...
    251-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频域的光谱分析技术已在分子原子光谱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频率扫描慢、锁定复杂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的光谱选通和扫描方法,具有光谱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和无机械运动元件的优点.飞秒时域拉伸技术作为一种超快探测手段,能够将飞秒脉冲展宽至纳秒,并实现光谱信息至时域信息的实时映射.在时域中使用皮秒级脉冲调制展宽后的纳秒脉冲,可选通出特定光谱.选通后,调节皮秒脉冲的延时便可完成光谱的扫描.通过51次延时选通测量氰化氢气体的2v3旋转振动带P10吸收线,验证了该时域色散选通法的光谱分析能力.单次测量的累计时间为5μs,230 ps选通脉冲宽度和56 ps扫描间隔对应的光谱分辨率和光谱扫描间隔分别为6.2 GHz和1.5 GHz,与色散光谱仪直接测量对比的误差标准差为0.0065,最大偏差的百分比为1.54%.未来通过降低选通脉冲宽度至30 ps和提高脉冲扫描速度,该光谱分析技术可达到0.8 GHz的光谱分辨率和千赫兹以上的光谱扫描速度.

    光谱分析时域拉伸频率选通频率扫描

    黑体涂层宽温区红外光谱发射率特性研究(内封面文章)

    刘志壹宋健郝小鹏于坤...
    260-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高发射率黑体涂层的宽温区红外辐射特性,基于两种发射率测量装置测量了应用于不同温度场景的JSC-3和GR两种涂层宽温区3~14 µm内的光谱发射率.其中JSC-3和GR涂层的测量温度范围分别是室温~1000℃和室温~150 ℃.分析了两种涂层光谱发射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角度下方向光谱发射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宽温区内JSC-3和GR涂层在8~14 μm的光谱发射率分别优于0.96和0.97,且光谱发射率保持稳定,变化量分别小于0.01和0.003.两种涂层在0°~30°内的方向光谱发射率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变化量均小于0.005.最后利用积分球反射法得到了两种涂层在室温下3~14 μm内的连续光谱发射率数据,实现了两种涂层在宽温区宽波段内的光谱发射率数据覆盖.

    高发射率涂层方向光谱发射率宽温区黑体辐射源辐射定标

    具有透射率先验与亮度感知的图像去雾算法

    石冬阳黄胜刘焕淋张俊林...
    269-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图像去雾领域,图像明亮区域的去雾效果与去雾后图像的抗噪性能是重要的去雾评估标准,然而大多数去雾算法在处理有雾图像明亮区域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问题,并且得到的去雾后图像常存在一定噪声,导致去雾后图像的抗噪性能普遍较弱.针对以上去雾问题,文中提出了具有透射率先验与亮度感知的图像去雾算法(Image Dehazing Algorithm with Transmittance Prior and Luminance Awareness,DTPLA).该算法首先构造求解大气光值模块(Solving Atmospheric Light Value Module,SALVM),将该类问题转化为克服干扰因素的影响和缩小求解误差的问题;其次,提出透射率先验(Transmittance Priori,TP)方法,以对图像明亮区域透射率的取值问题进行优化求解,并设计图像亮度感知模型(Image Luminance Perception Model,ILPM),对图像可视化效果进行增强,通过对透射率取值与可视化效果的联合优化解决失真问题并丰富图像重要信息;最后,引入图像降噪模块(ImageNoise Reduction Module,INRM),将其嵌入到图像去雾模型中,以提升去雾后图像的抗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主流算法相比,运用所提算法得到的去雾结果在3种数据集下均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图像的MSE值、PSNR值、SSIM值分别平均达到7.4701,39.983 9 dB,83.72%,基于以上3种数据集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图像去雾抗噪性能透射率先验亮度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