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谢在库

双月刊

1001-7631

cret1985@zju.edu.cn

0571-87952503

310027

杭州浙江大路38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工系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Journal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反映我国化学反应工程和有关工艺方面的科技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并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本刊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反应工程技术及其分析、反应装置中的传递工程、催化剂及催化反应工程、流态化及多相流反应工程、聚合反应工程、生化反应工程、反应过程和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及仿真、工业反应装置结构特性的研究、反应器放大和过程开发以及特约论著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碳纳米管表面等离子体改性活化过一硫酸盐性能研究

    姜涛汪欢雷乐成杨彬...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简单高效的等离子体刻蚀方法应用于碳纳米管(CNTs)的表面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Raman)等对改性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经刻蚀得到的CNTs缺陷程度和氧含量均有较大提升.研究发现改性后的CNTs催化剂可有效提升过一硫酸盐(PMS)活化性能,在降解水中 2,4-二氯苯酚(2,4-DCP)的性能研究中反应速率为未改性CNTs的 3.2倍,30 min内2,4-DCP去除率可达到 97%,同时在实际水体和放大实验中也展现出良好的性能.淬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实验结果表明体系中主要的活性物质为单线态氧(1O2).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制备高性能非金属活化 PMS 催化剂的方法,并在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等离子体改性过硫酸盐水处理碳纳米管2,4-二氯苯酚

    Encina美废塑料制苯及甲苯装置拟2027年底投产

    李慧琴
    9页

    MoO3-x负载蜂窝状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光热协同催化CO2还原性能研究

    李晨露王亚男徐松李忠玉...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光催化 CO2 反应中引入热能是提高转化效率的新方法.通过一锅法将含氧空位缺陷的 MoO3(MoO3-x)均匀负载在蜂窝状氮化碳(NCN)表面,成功制备出不同MoO3-x比例的MNCN复合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在全光谱照射下,复合样品 MNCN-1.0 光热催化 CO2 表现出优秀的性能,CO 和 CH4 的产率分别达到25.35 μmol/(g‧h)和1.80 μmol/(g‧h).这是由于MoO3-x独特的性质使其在全光谱反应中提高反应温度,促进温度场与光场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光催化的反应效率.

    光热催化CO2还原蜂窝状氮化碳氧缺陷三氧化钼助催化剂

    沥青基活性炭-MnO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非对称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祁传磊李圣平曹玉亭刘银东...
    19-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提供一种适用于超级电容器的沥青基活性炭-MnO 复合材料.以石油沥青为碳源,乙酸锰为锰源,通过压片成型和一步活化法的结合,制备得到了 MnO 负载沥青基活性炭复合材料(PAC@MnO).PAC@MnO 具有高比表面积且孔道主要由微-介多级孔构成.作为电容器电极材料,在三电极体系下,研究了不同MnO负载量对PAC@MnO-x电极性能的影响,其中PAC@MnO-0.3 电极在0.5 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高达344.5 F/g,在高电流密度为20.0 A/g下,仍具有190 F/g的比电容,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将PAC@MnO-0.3与PAC@MnO-0 组装成水系非对称超级电容器,在 5.0 A/g电流密度下循环3 000 圈后,其容量保持率高达87.24%,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MnO纳米粒子与PAC的均匀复合不仅显著提升了MnO的导电性,同时抑制了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使 PAC@MnO 呈现出优异的电化学特性.此外,PAC 丰富的多级孔结构为电解液离子的存储提供了大量的活性位点,并为电解液离子的快速传输提供通道.

    活性炭氧化锰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

    磺化炭催化苯甲酸二甘醇酯化反应制备二甘醇二苯甲酸酯

    徐伟斌韩亚彤司玉玺成有为...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精对苯二甲酸(PTA)氧化残渣回收苯甲酸(BA)制备环保增塑剂二甘醇二苯甲酸酯(DEDB),用于替代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通过磺化将—SO3H 基团负载到活性炭(AC)表面,成功制备了磺化炭(SAC)催化剂.并以BA和二甘醇(DEG)为原料,SAC为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浓度、反应温度、酸醇物质的量比[n(BA):n(DEG)]、带水剂甲苯用量对直接酯化合成DEDB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n(BA):n(DEG)为 2.2、催化剂与原料BA的质量比为 2%、带水剂甲苯与原料BA的质量比为14%、反应温度为210℃为最佳反应工艺条件,此条件下BA的转化率为90.1%,DEDB的收率为82.6%.

    磺化炭催化剂苯甲酸二甘醇二苯甲酸酯

    CuO/ZnO/Al2O3不锈钢纤维毡结构整体催化剂的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性能

    李士玲颜俏贾向坤宁静...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切削法制备的商用多孔不锈钢纤维毡为催化剂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CuO/ZnO/Al2O3结构整体催化剂,研究其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多孔不锈钢纤维毡结构整体催化剂进行微观形貌分析.通过改变反应空速和反应温度,考察结构整体反应器与固定床反应器的制氢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固定床反应器,填充不锈钢纤维毡结构整体催化剂的反应器可强化反应过程的传质和传热,在反应温度为280℃时,氢气流量为 0.55 mol/h,甲醇转化率为95.07%;不锈钢纤维毡结构整体催化剂可降低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反应温度,减少反应系统的能量消耗.

    制氢反应器甲醇水蒸气重整结构整体催化剂多孔不锈钢纤维毡

    塞拉尼斯利用捕集的CO2制甲醇

    李慧琴
    40页

    K2CO3催化热解棉秆及其含钾半焦产物对焦油的催化降解

    唐奕晨潘一丹程谦旺孟繁锐...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质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焦油对设备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探究K2CO3催化棉秆热解生成焦油的影响机制以及含钾半焦对焦油的催化降解作用,对实现生物质能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在 600℃条件下,采用卧式固定床催化热解实验装置研究棉秆的催化热解特性.结果表明:添加 K2CO3 能抑制焦油产生,K2CO3添加量为 7.5%(质量分数)时,焦油产率由未添加K2CO3时的 43%降至 33%,且焦油中芳香烃含量增大.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半纤维素模型化合物 4-O-甲基葡萄糖醛酸的分子热解计算结果表明,钾活化了4-O-甲基葡萄糖醛酸侧链基团,使—OH 更易于脱除.进一步以甲苯作为焦油的模型化合物,开展棉秆半焦异相降解甲苯实验研究,发现添加K2CO3使热解半焦的比表面积增大、半焦表面吸附位点增多,增强了甲苯的降解缩合反应.可见,添加K2CO3能在热解初始阶段减少焦油产生,同时回收含钾半焦作为催化剂能够强化焦油降解,为提高棉秆资源利用率提供了新思路.

    热解碱金属生物质焦油棉秆

    长链烷基脲类消泡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焦彦君汪昌国曹添陈小强...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无硅型消泡剂是未来消泡剂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本工作将十八烷基异氰酸酯分别与油胺、1,6-己二胺和三(2-氨基乙基)胺反应合成了三种长链烷基脲,并以烷基脲为消泡活性物、矿物油为载体、Span-Tween为乳化剂制备了三种脲类消泡剂.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通过显微观察手段研究了疏水粒子在油基消泡剂中的消泡过程和机理,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各组成及用量对消泡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用低黏度白油,脲消泡活性物占消泡剂质量分数为 4%,Span-Tween复合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HLB)值为8、用量占消泡剂质量分数为5%时,制得的脲类消泡剂在涂料应用中有着比同类市售产品更优异的消泡性能.

    消泡剂消泡机理消泡性能涂料

    无挡板CSTR内部流场及颗粒分布的CFD模拟研究

    李茂苗赵萌施宇震邓嘉瑞...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无挡板连续搅拌式反应釜(CSTR)内部流场分布及颗粒运动情况,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的基础上对三种搅拌釜工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探讨了粒径为100,300和500 μm的颗粒在各个工况下的混合情况.研究表明:在时间为0~100 s时,初始搅拌釜内颗粒的平均速度相较于初始时增加了39.22%,达到了1.479 7 m/s,搅拌釜内的流场平均速度为1.737 2 m/s,颗粒的平均速度与流场速度呈现相近的趋势;搅拌桨位于罐内中间位置时,颗粒分布最为均匀;采用双层搅拌桨时,颗粒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最大颗粒速度可达到4.238 3 m/s.

    计算流体力学连续搅拌釜颗粒分布流场无挡板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