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

程惠亭

月刊

1005-9954

chem_eng@chinahualueng.com

029-87988823 8824 8826

710065

西安市高新区唐延南路7号华陆大厦《化学工程》编辑部

化学工程/Journal Chemical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化工行业学术性及技术应用性刊物,是国内创刊最早的化学工程专业刊物。创刊于1972年,双月刊,国内外发行,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5-9954,国内统一刊号为61-1136/Q,国外总发行现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代理,国外发行代号为4814B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助燃空气加湿对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性能的影响

    张群力周钊宇张金亮刘涛...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燃气锅炉的NOx(氮氧化物)排放质量浓度,可以利用助燃空气加湿方法实现燃气锅炉降氮,重点针对该方式的燃烧过程和实施效果开展模拟与实验研究.研究不同助燃空气含湿量对燃气锅炉排烟温度、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助燃空气加湿可以明显降低炉膛出口的NOx平均排放质量浓度.当助燃空气加湿至76.90 g/kg时,燃气锅炉的NOx排放质量浓度可降低至38.05 mg/m3,降氮效率高达71.96%.当助燃空气含湿量高于57.30 g/kg时,炉膛出口的CO质量浓度增长率急剧增加,燃烧的稳定性变差,继续提高助燃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利于燃气锅炉的稳定运行.提出的助燃空气加湿技术为已有燃气锅炉的低氮改造方面提供技术参考.

    燃气锅炉助燃空气加湿降氮数值模拟燃烧特性

    危险废物灰渣玻璃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李小锋于伟锋张召锋孟祥琪...
    7-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危险废物焚烧、热解等过程产生的飞灰和底渣仍属于危险废物,其处理会占用大量土地.分析危险废物灰渣组分及熔融特性,设计相应的富氧燃烧熔融工艺、余热回收工艺及烟气净化工艺.根据固体废物玻璃化处理产物的判定、环境安全质量要求、应用技术要求,确定熔融工艺玻璃化产物的资源化利用方向.可以得知:燃料式富氧燃烧熔融玻璃化处理工艺能够固化重金属并完全分解二噁英,解决危险废物填埋二次污染的问题;系统烟气余热可回收利用以降低系统能耗,熔融玻璃化处理产物可替代建筑材料资源化再利用.

    固体危险废物液态排渣焚烧玻璃化处理废物再利用

    叠层交错凹穴微通道热沉内流动与传热特性

    柳林张玲张鑫宇曹杨...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日益呈现微型化和高功率化的微化工器件的散热性能,提出一种叠层交错凹穴微通道热沉.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该微通道热沉内流动和传热特性,考查扩缩比φ和高度比β对热性能的影响,并与直微通道热沉和单层三角形凹穴微通道热沉分别进行对比,评估其综合性能CPE.结果表明:具有叠层交错凹穴的微通道热沉的努塞尔数Nu和摩擦因数f分别比单层三角形凹穴微通道高10.1%—34.4%和5.9%—28.7%.Nu、f、CPE均随φ的增大而减小.当固定φ值且β=0.5时,Nu、f、CPE在相应雷诺数Re下达到最大值.在相同Re条件下,β在0.25-0.75内的变化不会引起流动阻力的显著波动.叠层交错凹穴微通道热沉可以加强流体的混合,中断热边界层的再发展,具有强化传热作用.

    叠层交错凹穴微通道热沉数值模拟综合性能强化传热

    R513A在水平螺纹管内冷凝换热性能与压降

    路镇阳黄理浩陶乐仁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R513A在内螺纹管中的冷凝换热性能与流动特性,通过实验对R513A在外径为12.7 mm和9.52 mm的光滑管和内螺纹管中的冷凝换热系数和压降进行分析,实验工况为:质量流速50-270 kg/(m2·s),冷凝温度33、35、38、40℃.结果表明:R513A与R134a在光滑管内的冷凝换热系数差值为-18.8%--25.5%,在螺纹管内差值为-5.5%-0.8%,螺纹管对于R513A的管内冷凝换热效果的增强更为显著;R513A的压降比R134a低5.6%-17.8%;随着管径的减小,R513A的管内冷凝换热系数和压降均增大.Oliver关联式对所测试螺纹管的管内冷凝换热系数的预测精度最高,平均误差值约为14.56%;对于管内压降的预测,所选关联式的计算结果与部分实验值存在较大误差;新拟合的压降关联式对R513A在内螺纹管内冷凝的压降预测结果较好,95.32%的数据点在30%误差线之内.

    R513A冷凝螺纹管换热系数压降关联式

    基于热电效应与相变耦合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数值研究

    陈凯盛周涛涛吴志根陆威...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度对锂离子电池工作性能影响巨大,需要增设热管理系统对电池在高温工况下散热.文中建立了一种基于热电效应和相变材料耦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冷端直接为电池制冷,热端采用相变材料散热.为进一步强化系统散热性能,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半导体制冷片及相变材料对电池散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导体制冷片在高工作电流下,其制冷效果突出,但存在电池内部温差过大、相变材料短时间失效等问题难以在电池放电全程维持其合适工作温度,可应用于紧急情况下为电池迅速散热.当制冷片在低工作电流下工作时,制冷片输入工作电流为0.4-0.6 A,相比电池无热管理系统下的平均温度,电池最高平均温度降低约45℃,电池在放电全程散热效果显著,且电池内部最大温差小于5℃,均匀性良好.相变材料的熔点及潜热值大小对热管理系统散热性能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热电效应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相变材料数值分析

    rGO/CdS@HAP复合微球的光催化活性增强机理

    杨莉姜晓雪靳晓曼王柯...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CdS基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运用水热法在CdS@HAP(羟基磷灰石)微球表面包覆rGO(还原氧化石墨烯)并制备rGO/CdS@HAP光催化材料,利用XRD(X射线衍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UV-vi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理化性质,结合MB(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实验探讨rGO/CdS@HAP的光催化活性增强机理.结果表明:rGO/CdS@HAP具有中空微球结构,直径4-5 μm,rGO以薄纱状均匀包裹在CdS@HAP表面;rGO/CdS@HAP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在可见光辐射120 min后对MB的去除率高达94%,在光催化循环实验中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机理分析证实,由CdS和HAP构建的Ⅰ型异质结带隙较窄,有助于提升复合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和利用,rGO在CdS@HAP表面的包覆提升载流子分离效率的同时为光生空穴提供高速的传输路径,有效抑制CdS的光腐蚀,从而实现rGO/CdS@HAP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显著增强.

    CdSHAPrGO复合微球光腐蚀光催化稳定性

    广告索引

    34页

    版权声明

    《化学工程》编辑部
    34页

    配体辅助Ni(Ⅱ)离子印迹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付冬雪赵莉姚星月王琪...
    35-3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沉淀聚合法,以Ni(Ⅱ)离子为模板离子,邻氨基吡啶为配体,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系统优化印迹条件,制备一系列Ni(Ⅱ)离子印迹聚合物Ni(Ⅱ)-IIP1-20及相应的非印迹聚合物Ni(Ⅱ)-NIP1-20.采用SEM(扫描电镜)、FT-IR(红外光谱)等对较优条件下制备的Ni(Ⅱ)-IIP3及Ni(Ⅱ)-NIP3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动力学吸附实验和等温吸附实验等进一步探究其吸附行为.结果表明:Ni(Ⅱ)-IIP3对Ni(Ⅱ)离子的平衡吸附量达109.48 mg/g,印迹因子为3.70,是典型的介孔材料.其表面存在吸附Ni(Ⅱ)离子的特异性印迹孔穴,吸附行为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此外,在"竞争离子"Co(Ⅱ)离子存在的条件下,Ni(Ⅱ)-IIP3对Ni(Ⅱ)离子仍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良好的吸附选择性,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吸附材料.

    Ni(Ⅱ)离子沉淀聚合法离子印迹聚合物邻氨基吡啶

    一种自适应强制进化随机游走算法应用于换热网络综合

    段欢欢易智康张笑恬肖媛...
    40-4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RWCE(强制进化随机游走)算法应用于系统热集成时,最大步长既影响当前可行搜索域的范围,又影响整型变量的进化,固定参数设置降低了更优解产生的几率.因此提出一种融合自适应步长和自适应反向学习策略的RWCE算法.建立随机动态步长,在导向参数牵引下自动激励有利步长值持续进化;在此基础上,建立自适应反向学习策略改变个体进化路径,使算法在优化的不同阶段能够自动搜索最佳步长,并挖掘尽可能多的结构,充分发挥算法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能力.最后研究并计算H6C10、H10C10、H13C7 3个典型中大规模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进一步提升算法的寻优能力.

    自适应导向参数反向学习换热网络RW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