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工业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工业与工程
化学工业与工程

元英进

双月刊

1004-9533

hgbjb@tju.edu.cn

022-27406054

300072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业与工程/Journ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4年,是天津大学和天津化工学会主办的化工类学术期刊。主要反映当前化学、化工领域的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介绍国内外化工技术的新进展,新动向,促进科学向生产力转化。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化学、化工基础理论的研究;新型材料的开发应用;新型催化剂及催化工程的开发和研究;传统化工工艺的改造及新工艺过程的开发;反应器的设计及化工过程分析与模拟;传统分离过程及设备的强化与改造和新型分离过程的开发;环境、生化及医药工程的开发和应用等。服务对象主要是从事化工、生化、环保及医药等领域科研、生产及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化学、化工类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半干法脱硫渣矿化CO2与解吸AMP溶剂反应研究

    王彦宋磊马奎岳海荣...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半干法脱硫工艺产生的脱硫渣对吸收了 CO2的有机胺溶剂进行化学解吸并矿化CO2,解吸后的溶剂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对比了工业常用的4种有机胺MEA、DEA、MDEA和AMP的吸收-矿化性能,优选出AMP作为吸收矿化工艺的吸收剂.考察了脱硫渣颗粒粒径、搅拌转速、有机胺浓度和反应温度对矿化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并利用表面覆盖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动力学拟合.物料和能量衡算结果表明脱硫渣矿化再生工艺在能耗成本方面相较传统热再生工艺具有优势.

    CO2捕集脱硫渣吸收矿化工艺化学吸收法

    水性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及性能

    门园丽刘晨耿佳琦袁才登...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聚环氧丙烷醚三醇(PPO)为主要单体,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羧基单体,1,4-丁二醇为扩链剂合成了聚氨酯预聚体,并以三乙胺为中和剂,进一步制备了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考察了交联单体PPO含量对乳液及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PBA):n(PPO)=9:1时,乳液稳定性好,聚氨酯膜的拉伸强度为44.18MPa,断裂伸长率为742.94%,其热分解温度为239℃,对皮革的黏接强度高于皮革的内聚强度,对不锈钢的黏接剪切强度为14.76 MPa.

    水性聚氨酯热熔胶黏接强度搭接剪切强度

    Co2P4O12/NF纳米线阵列的制备与电解水性能研究

    张卫国卢宜鹏王宏智姚素薇...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CoCl2·6H2O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和磷化工艺在泡沫镍表面构建Co2P4O12阵列,Co2P4O12纳米线直径约200 nm.采用SEM、TEM和XRD进行形貌和晶体学特性表征,并利用三电极体系在碱性环境下测量电化学性能.在析氢过程中,只需要122 mV过电位就能达到10 mA·cm-2电流密度.析氧过程中,仅需要334 mV的过电位就能达到15 mA·cm-2电流密度.组装的电解池在1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工作40 h后电解槽电压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展现出很好的稳定性.Co2P4O12/NF是一种有潜力的双功能催化剂.

    Co2P4O12纳米线阵列析氢过程析氧过程双功能催化剂

    Ag单原子负载N改性石墨烯催化CO2加氢制甲酸的理论计算

    林研岳海荣刘长军钟山...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酸是理想的化学储氢介质和有前景的燃料源,CO2催化加氢制甲酸原子经济性高,是Co2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DFT计算研究了 Ag单原子负载N改性石墨烯催化CO2加氢制甲酸,在4种催化剂上分别考察了 3条路线合成产物.结果表明:N的引入提高了催化剂对反应物的吸附能力,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垒,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为新型2D催化剂催化CO2加氢制甲酸提供了理论基础.

    Ag石墨烯N掺杂单原子催化剂CO2加氢DFT计算

    丙基碘化铵掺杂制备稳定高效的FAPb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张越许艳婷蒋克健周雪琴...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色的α相甲脒铅碘(α-FAPbI3)由于其出色的光电性质在光伏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α-FAPbI3在室温下容易转变为没有光学活性的黄色相(δ-FAPbI3),降低器件的光伏性能和稳定性.通过在FAPbI3前驱液中掺杂丙基碘化铵(PAI),在空气气氛下制备纯α-FAPbI3薄膜.研究发现,PAI掺杂可以抑制α-FAPbI3的相转变而不改变其光学带隙.同时,PAI掺杂后的FAPbI3薄膜的晶体质量、器件光伏性能和稳定性均得到显著提升.掺杂1.0%(摩尔分数)PAI的FAPbI3钙钛矿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2.6%.结果表明PAI掺杂是提高α-FAPbI3钙钛矿电池光伏性能和稳定性的一种有效策略.

    钙钛矿掺杂稳定性光电转换效率功能材料

    缚酸剂对合成抗氧剂3052的影响

    陈董礼阳军刘长清韩小平...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献中合成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苄基)-4-甲基-6-叔丁基苯基丙烯酸酯(抗氧剂3052)使用的缚酸剂大多为三乙胺,但三乙胺作为缚酸剂时,不仅会和丙烯酰氯发生络合反应,造成丙烯酰氯失活,而且碱性较强,会导致产物进一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双酯等副产物.通过对不同的缚酸剂进行筛选,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吡啶、Na2CO3和三乙胺相结合作为混合缚酸剂,大大地减少了副产物的产生,原料的选择性均在97%以上,产率可达80%,将合成得到的3052样品添加到ABS树脂生产中,色差值△E小于2.0,达到行业的合格标准.

    缚酸剂抗氧剂3052吡啶Na2CO3三乙胺

    连续微流体在光聚合制备聚合物颗粒中的应用进展

    刘青于思源Jhair Pe?a邢金峰...
    4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聚合以其对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适应性广、成本低等优点备受关注.连续微流体在光聚合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反应效率并实现聚合的高度控制.连续微流体在光聚合制备聚合物颗粒中的优点包括可重复性高、合成精度高、能控制聚合物的粒径、多分散性和内部结构.在这篇综述中,总结了连续微流体在光聚合合成纳米颗粒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单相微流体光聚合和多相微流体光聚合,具有各种形态的聚合物颗粒的形成机理以及典型实例.

    连续微流体光聚合聚合物颗粒

    蒸汽在过冷液体喷雾上直接接触相变换热过程实验研究

    黄安阳罗祎青张会书袁希钢...
    5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水为工质,通过实验研究了饱和水蒸汽与过冷水喷雾逆流直接接触冷凝换热过程,考察了不同入口液相温度下液膜厚度及破碎长度变化、液膜轴向及径向的温度分布;基于实验数据计算出了液膜局部传热系数及总传热系数.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直接接触冷凝换热过程中,低入口液相温度时的液膜厚度和破碎长度更大;液膜在径向方向上存在温度梯度变化,液膜表面的温度较高,中心存在1个最低温度;随着液膜运动轴向距离的增大,液膜温度逐渐升高,喷嘴出口处液膜的温升最快,在整个喷雾的冷凝换热过程中,液膜温升占喷雾换热总温升的80%~85%,因此相比液滴,液膜起主要换热作用;喷嘴出口处的局部传热系数最大,并随着轴向距离增大逐渐减小.实验得到总传热系数的值远大于传统的膜状冷凝传热系数,体现了蒸汽-过冷液体喷雾这类直接接触换热方式的优势.

    直接接触冷凝传热液膜喷嘴温度分布传热系数

    季铵盐-醇疏水性低共熔溶剂分离镍和钴

    何喜红肖海锋李林波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疏水性低共熔溶剂(HDES)是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具有成本低、蒸汽压低和合成简单等优点.以三辛基甲基氯化铵(Aliquat 336)为氢键受体,正己醇、正辛醇、正癸醇、正十二醇和正十四醇分别为氢键供体制备了 5种HDES,用于Co(Ⅱ)和Ni(Ⅱ)的萃取分离.考察了 Cl-浓度、酸度和温度对萃取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了 Co(Ⅱ)的反萃行为,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了 HDES萃取Co(Ⅱ)的机理.结果表明,增加Cl-浓度、升高温度、降低酸度,可以改善Co(Ⅱ)和Ni(Ⅱ)的分离效果.不同的HDES相比,增加氢键供体的烷基链长度,Co(Ⅱ)和Ni(Ⅱ)的分配比略有下降,分离因子基本不变.萃入HDES的Co(Ⅱ)可采用1 mol·L-1 Na2SO4溶液反萃,经过二级反萃,可以将99.5%的Co(Ⅱ)反萃到水相.5种HDES萃取Co(Ⅱ)的机理相同,为阴离子交换.

    疏水性低共熔溶剂萃取钴/镍分离氢键供体

    导电聚合物气敏传感器研究进展

    王志鹏郭知明邢金峰
    7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敏传感器是利用材料的气敏特性实现目标气体浓度检测的电子元器件,在生产安全、环境监测、临床医学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气敏材料主要分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导电聚合物(CP)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导电聚合物因其成本低、易于合成,在室温下对氨气等有害气体表现出良好的响应的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导电聚合物复合物的研究也极大地提高了导电聚合物的气敏性能.分析了导电聚合物电阻调控机理,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对氨气、二氧化氮、硫化氢等气体的导电聚合物及其复合物的气敏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导电高分子在甲醇、三乙胺、一氧化碳等气体检测中的研究情况,最后展望了导电聚合物在气体传感领域的应用前景.

    导电聚合物气敏机理气敏传感器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