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工业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工业与工程
化学工业与工程

元英进

双月刊

1004-9533

hgbjb@tju.edu.cn

022-27406054

300072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业与工程/Journ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4年,是天津大学和天津化工学会主办的化工类学术期刊。主要反映当前化学、化工领域的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介绍国内外化工技术的新进展,新动向,促进科学向生产力转化。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化学、化工基础理论的研究;新型材料的开发应用;新型催化剂及催化工程的开发和研究;传统化工工艺的改造及新工艺过程的开发;反应器的设计及化工过程分析与模拟;传统分离过程及设备的强化与改造和新型分离过程的开发;环境、生化及医药工程的开发和应用等。服务对象主要是从事化工、生化、环保及医药等领域科研、生产及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化学、化工类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守正创新 深耕不辍启新程——纪念《化学工业与工程》创刊40周年

    马新宾
    1页

    多位点离子液体聚合物催化CO2环加成反应研究

    王昊岳成光王美岩马新宾...
    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CO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制备环状碳酸酯是一条绿色经济的CO2利用途径.针对现有CO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中非均相离子液体催化剂活性低和活性组分易流失等问题,设计制备了系列多位点离子液体超交联聚合物HCPs-[DmPhe]Br,研究了多位点协同作用、超交联聚合物组成和结构等因素对其催化CO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性能的影响.其中,同时含有双季铵-卤素离子对、羟基和叔胺结构的HCP-[DmPhe]Br-DCX离子液体超交联聚合物催化剂,在1.3 MPa,130 ℃,8 h的条件下,可实现94%的碳酸丁烯酯收率,且催化剂循环稳定性好,重复使用5次,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另外,超交联聚合物的多孔结构以及大比表面积促进了离子液体的较好分散,使其与离子液体单体具有相当的活性.该工作对CO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反应高效非均相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开发与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CO2利用环状碳酸酯离子液体协同作用超交联聚合

    二维NiFe-Nx-C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性能研究

    李京李阳范晓彬张凤宝...
    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碳基催化剂Ni-N位点上CO2的活化能垒,并解决Fe-N位点上的CO中毒问题,以NaCl为模板,采用限制溶剂生长和热解法合成了具有NiFe-Nx双活性位点的超薄二维碳基催化剂(ZNF-900).结果显示:ZNF-900具有超高的电催化CO2还原生成CO的选择性(FECO>97%)和电流密度(jCO=37.3 mA·cm-2).通过XPS、Raman等表征和EIS、Tafel斜率等电化学分析方法,证明Ni和Fe之间存在协同促进作用,从而促进了催化剂表面CO2分子的吸附和CO产物的脱附.

    二维碳基催化剂协同催化CO2还原电催化

    异噁唑类除草剂合成研究进展

    郭轩宇张宝冯亚青
    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噁唑类除草剂具有高选择性、高活性、持效期长等优点,同时具有更好的生态安全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该类原料药的合成路线长,存在收率低,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规模应用.综述了异噁唑类除草剂的研究进展,重点对砜吡草唑(Pyroxasulfone)、苯磺噁唑草(Fenoxasulfone)、苯唑草酮(Topramezone)、异噁唑啉除草剂(Methiozolin)、双苯唑酸乙醋(Ethyl bisoxazolate)5类新兴的异噁唑类除草剂的应用范围和合成路线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优缺点,为开发此类除草剂农药提供指导.

    异噁唑类除草剂合成进展

    苯胺和甲苯二胺本质安全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丁晓墅任小亮刘伟郭力铭...
    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硝基苯、二硝基甲苯催化加氢生产苯胺、甲苯二胺工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催化剂金属原子利用率低等问题,基于原子尺度金属催化剂和液相有机氢载体构建具有本质安全、环境友好及贵金属减量化等特征的硝基苯、二硝基甲苯催化加氢反应体系.介绍了不锈钢基单原子铂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在硝基苯加氢反应中的应用,异丙醇为氢源的二硝基甲苯加氢-异丙醇脱氢耦合液相反应催化剂及合成甲苯二胺反应性能,活性金属烧结膜反应器及液相微连续流催化加氢合成苯胺、甲苯二胺反应性能,以及锆基材质上纳米管(坑)阵列铂催化剂制备及合成甲苯二胺反应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结果;为苯胺、甲苯二胺的绿色安全生产提供了基础.

    原子尺度金属催化剂甲苯二胺异丙醇微连续流本质安全

    高通量rGO微球@PVDF纳米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来晨雨王瑞程丝楠范红玮...
    4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膜,并采用共混纺丝法和真空抽滤两种方式将还原氧化石墨烯微球(rGO)负载于其上,获得高通量rGO微球@PVDF纳米纤维复合油水分离膜.通过调整静电纺丝过程参数(如推注速率和电场强度等)和纺丝液配方,对PVDF纳米纤维膜结构进行优化,并采用不同的rGO微球负载量、负载方式、黏结剂含量来提高纳米纤维膜的表面粗糙度和疏水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接触角测试对纤维膜的表面形貌和亲疏水性进行表征,并通过二氯甲烷-水体系进行油水分离实验,测试了不同配方下杂化膜的重力驱动油水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当静电纺丝溶液中PVDF含量为14%时,以1 mL·h-1的推注速率,在15 kV下制得的PVDF纳米纤维膜,并将1%PVDF溶液、3 mg rGO微球(与黏结剂中有效成分PVDF质量比为3∶1)和溶剂组成的铸膜液抽滤在膜表面,复合膜表面水接触角为130.9°,其油水分离过程中的有机溶剂透过通量可达5 641.3 L·h-1·m-2,水相的截留率为99.28%.

    静电纺丝聚偏氟乙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微球油水分离膜

    α-Al2O3小孔径超滤膜低温制备与性能研究

    史伟达邱鸣慧陈献富笪晓薇...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α-Al2O3以低廉的价格与优秀的性能成为制备陶瓷膜的经典材料,然而α-Al2O3需高温驱动相变,高温会导致晶粒的过度生长与孔隙的聚结,这不利于超滤膜的制备.为制备具有高选择性的α-Al2O3小孔径超滤膜,采用聚合溶胶路线,通过调节溶胶合成参数影响其热处理过程中的结构转化以促进α-Al2O3的低温制备.在950 ℃下煅烧的前驱体完全转变为α-Al2O3.通过考察涂膜时间提升膜面完整性并采用该热处理条件制备了具有超薄分离层的α-Al2O3超滤膜.该膜展现出良好的分离与渗透性能,并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5 kDa,渗透率约为 250 L·m-2·h-1·bar-1.

    溶胶凝胶法α-Al2O3小孔径超滤膜低温制备

    新型吸收式制冷体系工质对溶液研究进展

    暴阳正李历浪钟勇斌李红娇...
    6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吸收式制冷系统是一种低碳/零碳制冷技术,利用低品位热源(如工业余/废热、太阳能热源等)作为其驱动能源,能有效提高能源系统综合利用效率.当前商业吸收式制冷剂体系主要基于水-溴化锂和氨-水体系,水-溴化锂溶液存在腐蚀性强、易结晶和制冷效果差等问题,氨体系有毒性较强、爆炸性以及氨-水制冷设备无法小型化等缺点.新型制冷剂-吸收剂工质对的研发是设计更环保高效的新型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核心.总结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工质对体系,从吸收剂角度出发,探讨了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大分子有机溶剂以及其它吸收剂与制冷剂组成的工质对溶液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和实验研究方法.特别讨论了吸收剂-制冷剂相互作用类型和机制,及其对工质对溶液热力学性质和制冷性能的影响规律.总结研究发现对于新型工质对体系,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工质对溶液对制冷剂蒸汽的吸收性能欠佳.通过调控吸收剂化学结构和工质对组成,增强吸收剂-制冷剂相互作用是进一步优化工质对体系的关键途径.该综述为优化、设计工质对溶液体系提供了参考.

    吸收式制冷热力学性质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有机溶剂

    基于时变性聚团识别方法的高密度循环流化床内聚团分布特性

    宋大山李之辉苏鑫王成秀...
    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密度提升管内的聚团分布特性,在18 m高循环流化床提升管系统中测定了不同固体循环速率下(Gs=100~1800 kg·m-2·s-1)的瞬时颗粒浓度.采用基于时变性的聚团识别方法对聚团进行识别,进而得到了聚团浓度、聚团持续时间和聚团速度在提升管中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循环流化床中的颗粒浓度和聚团特性参数和与低密度循环流化床相比存在较大差异.高密度条件下,提升管内聚团浓度最高可达0.41.聚团持续时间最高可达5.5 ms.提升管截面内的聚团净向上运动,r/R=0.949时,聚团的净运动速度高达1.83 m·s-1.此外,在极高的颗粒循环速率下(Gs=1800 kg·m-2·s-1),聚团特性参数的轴径向分布变得更均匀.

    高密度颗粒浓度聚团识别时变阈值聚团分布

    Aspen Adsorption在气体吸附过程模拟方面的应用

    张妍李洪峻董志明杨丽...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Aspen Adsorption是一款吸附模拟软件,常用于气体吸附分离过程的模拟计算,对操作条件优化、设计优化、吸附材料性能评价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简要介绍了 Aspen Adsorption软件的应用、模型参数和各种衡算方程,总结了其在穿透曲线计算方面的模拟计算和应用,归纳了利用循环控制器Cycle Organizer针对各种类型的变压吸附PSA(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和变温吸附TSA(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过程进行模拟的情况.此外,针对Aspen Adsorption与其他软件结合使用的案例也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对Aspen Adsorption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吸附AspenAdsorption模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