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化学工业与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化学工业与工程
化学工业与工程

元英进

双月刊

1004-9533

hgbjb@tju.edu.cn

022-27406054

300072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业与工程/Journ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4年,是天津大学和天津化工学会主办的化工类学术期刊。主要反映当前化学、化工领域的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介绍国内外化工技术的新进展,新动向,促进科学向生产力转化。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化学、化工基础理论的研究;新型材料的开发应用;新型催化剂及催化工程的开发和研究;传统化工工艺的改造及新工艺过程的开发;反应器的设计及化工过程分析与模拟;传统分离过程及设备的强化与改造和新型分离过程的开发;环境、生化及医药工程的开发和应用等。服务对象主要是从事化工、生化、环保及医药等领域科研、生产及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化学、化工类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水系锌离子电池有机正极材料的最新进展

    刘吉源马叙王云锋苟林...
    10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可持续发展扩大了社会对储能系统的需求,特别是可充电电池系统.与其他电池系统相比,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以其固有的安全性、低成本等特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以过渡金属元素为基础的传统正极材料也已经不能满足其绿色发展的需求.有机化合物因其资源可再生性、环境友好性和结构多样性已成为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综述了具有不同储锌机理的有机正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导电聚合物、羰基化合物、亚胺化合物、氮氧自由基化合物、COFs/MOFs材料和三苯胺衍生物等材料,并且对有机正极材料的未来发展前景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水系电解液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机化合物研究进展

    甲基葡糖胺-壳聚糖硼螯合树脂吸附剂的动态吸附

    吴纪辰马永丽吴强刘明言...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盐湖卤水、海水、地热水等溶液提硼具有重要价值.吸附法是低浓度溶液提硼除杂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关键是吸附剂的研发.目前新型硼吸附剂的研究较多.但是,由于合成的吸附剂多呈粉体,粒径小,回收和循环使用困难,成功应用者很少.为此,对合成的较大粒径的新型甲基葡糖胺-壳聚糖硼螯合树脂吸附剂进行了固定床动态吸附脱硼工程应用问题研究,考察了含硼溶液的初始浓度、流速、吸附剂填充高度和固定床直径比等参数对动态吸附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硼的动态吸附效果随初始浓度和吸附柱填充高径比的增大、溶液流速的减小而增大;相比于高径比的影响,初始浓度和溶液流速的变化对硼吸附率影响较大;在高径比为4、初始浓度100 mg·L-1、溶液流速5 mL·min-1时,硼的动态吸附性能较优.

    动态吸附吸附剂固定床

    糠醛衍生物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研究

    史雪磊王纪孝高敏宋双双...
    12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生物废料的提取物为原料制备绿色环保型缓蚀剂是重要的研究方向,糠醛是来源于生物质最有前途的化学平台物质之一.利用糠醛与三聚氰胺缩合制备了新型高效绿色缓蚀剂,即N2-(2-呋喃亚甲基)-1,3,5-三嗪-2,4,6-三胺(FMA),考察了 FMA在1.0 mol·L-1 HCl溶液中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室温静态失重结果表明,当FMA浓度为200 mg·L-1时,缓蚀效率达95.14%;即使在338 K温度下,FMA缓蚀效率仍保持在90%以上;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FMA为以抑制阳极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其优异的缓蚀性能归因于能够在低碳钢表面形成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的吸附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表面含FMA的低碳钢在1.0 mol·L-1 HCl溶液中浸泡6 h后,钢板表面依旧光滑平整.

    腐蚀生物质电化学糠醛呋喃基席夫碱缓蚀剂

    玉米芯基氮掺杂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刘雨春苏伟孙艳赵宇...
    135-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玉米芯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尿素为氮源来制备氮掺杂活性炭,采用77 K氮气吸附、XRD、XPS、红外、元素分析等来表征活性炭样品,主要考察了尿素添加量和添加阶段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氮掺杂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可以达到3 000 m2·g-1以上.在不同阶段添加尿素,所得活性炭具有相近的孔径分布,但由于比表面积和氮含量的不同,使得其对N2、CH4和CO2的吸附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尿素的添加可以提高样品中吡咯氮的含量,进而提高活性炭对CO2 的吸附选择性.样品ACNA2在268 K下对CO2/N2和CO2/CH4的分离系数分别为10.30和3.74,与未进行氮掺杂的活性炭样品AC相比,分离因子分别提高了 87.6%和59.8%.

    玉米芯尿素氮掺杂活性炭吸附

    用于增强多金属氧酸盐抗肿瘤功效的靶向聚合物纳米颗粒

    万冬张煜英王欢姚田子...
    14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金属氧酸盐(POMs)是一类很有前景的医药制剂,被用于抗癌、抗菌等方面.但其水溶性差,与正常细胞有非特异性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对肝脏和肾脏的毒副作用,这些都限制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用靶向分子修饰的聚合物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可以解决POMs的这些问题.在此,设计了包裹POMs的新型聚合物NPs(PLA-mPEG1000/TPGS3350-Folate),用于将POMs靶向输送到肿瘤细胞.与没有靶向功能的NPs相比,这些用叶酸(FOL)修饰的NPs在体外对MCF-7黑色素癌细胞显示出很高的抗肿瘤活性,这可能是由于通过叶酸受体介导的内吞途径增强了细胞的吸收能力.设计的这些NPs在未来治疗癌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金属癌症纳米颗粒靶向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