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化工
能源化工

储政

双月刊

2095-9834

hxgyygcjs@163.com

025-57057410

210048

南京市六合区大厂葛关路699号

能源化工/Journal Energy Chemical Indust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高科技人才的业务素质,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技信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服务。特色为融学术性、技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内容丰富,资源翔实,图文并茂,读者面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的二十大后中东能源合作对新型能源体系的影响

    朱晔丁孝华尹海涛查冬兰...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后我国在中东的外交活动开启了我国与中东国家外交事业新篇章,能源合作正是此次外交活动的重中之重,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相得益彰.梳理了新型能源体系的定义、目标、特征、背景、研究现状,围绕完善能源供应安全、重构能源结算体系、开展能源业务合作等方面分析了此次外交活动和中东能源合作对新型能源体系的积极影响,明晰了上述内容需要正视的困难,以期对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若干参考.

    党的二十大中东能源合作新型能源体系能源革命对外依存度能源结算体系

    外部扰动促进气体水合物生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姚国宝李占东范瑞彬李吉...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气体水合物的形成条件和生成机制出发,阐述了外部扰动(温度、压力、机械等)在其生成过程中的影响,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压力扰动在一定程度上能明显缩短诱导时间,但其促进机理还在摸索阶段;传统的机械扰动技术较成熟但大多存在结构和能耗问题;新型外场强化能够明显加快晶核形成.为进一步寻找更佳水合物生成促进方法提供了依据.

    气体水合物形成条件生成机制外部扰动

    专利文摘

    15,31,38,52,62,72,78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回收材料LiFePO4的应用研究

    孙晓辉吴光渔李景康袁天明...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动力和储能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开始逐渐被重视.为了保证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清洁、环保,锂离子电池中的核心材料正负极主材的循环使用可行性需要进一步评估,进而实现以锂离子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链的闭环.对一种回收的LiFePO4 正极材料的性能进行了验证,评估其材料理化指标变化对加工性能的影响,以及加工成电池后电性能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物理干法得到的回收LiFePO4 主要物性指标能够达到电池制造级要求.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测试结果显示Al含量偏高,磁性杂质、克容量发挥以及回收粉料粒径分布等理化指标无明显异常,但仍存在较大的改善提升空间,通过跟进该回收LiFePO4 的过程加工性能,发现极片的直流电阻存在波动.从常温荷电存储测试结果可看出,28 d常温存储后电芯的容量保持率达到 92%以上;恢复率达到 93%以上,满足国标要求,说明对粉体、浆料增加必要的除磁操作对最终成品电芯自放电风险降低起到一定作用;电芯循环测试结果显示,0.2 C循环 100 次,容量保持率在95%以上,与正常LiFePO4 加工的电芯循环性能水平相当.

    锂离子电池回收LiFePO4加工性能电性能

    海水吸收烟气二氧化碳模拟评价

    申屠佩兰司马聪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采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海水吸收计算模型,根据海水组成调整吸收液,考察了贫海水流量、吸收温度对烟气中二氧化碳吸收效果的影响,计算了输送海水贫液泵扬程、吨碳水耗、吨碳电耗.在平衡级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速率计算模型,对吸收塔塔板数、填料高度、塔径进行了计算,得到 20%捕集率时的吨碳水耗和电耗,并探讨了海水加压吸收二氧化碳的可行性.

    海水烟气二氧化碳吸收

    二氧化碳驱油返回气提质利用方案比选

    康玉阳刘松林金勇廉东...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利用井口返回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烃类,针对某油田二氧化碳驱油返回气的气源特征,结合油井装置现场实际情况,对二氧化碳和烃的分离及提质利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 2 种二氧化碳驱油返回气的提质利用方案,对比了工艺脱水效果及膜分离效果,分析了应重点解决的问题.结果表明,直接对返回气进行压缩、预冷、干燥、脱水后再进行膜分离脱碳是较经济可行的方案,利用级间抽出气体的位能和减压冷量不足以弥补气体循环带来的压缩功耗.

    二氧化碳驱油返回气提质利用

    凹凸板换热器内含不凝气的蒸汽冷凝特性研究

    李中阳孟彦孝刘炳成李强...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凹凸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换热设备,其强化传热效果在于其板片的结构.鉴于不凝气的掺入对蒸汽在换热器内的冷凝传热效果也会产生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对凹凸板换热器内含不凝气蒸汽冷凝特性进行研究.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不凝气含量、凹凸台高度、间距以及倾角对凹凸板换热器冷凝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不凝气体积分数从 0 增大到 30%时,蒸汽冷凝水质量分数降低了 41.05%.通过分析不同凹凸板片参数对换热器内冷凝换热的影响,发现冷凝水质量分数会随凹凸台间距增大而增大、凹凸台倾角减小而增大,随着凹凸台高度先增加后减少.当凹凸台间距为 1.3 mm,凹凸台高度为4 mm,凹凸台倾角为130°时,凹凸板换热器综合传热效果最好.

    竖直板域通道传热特性蒸汽冷凝凹凸板片

    天然气凝析液起伏集输管道动压问题模拟研究

    强海亮毕泽峰何舟王琦...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流体力学有限元仿真分析法,结合现场实测验证法,研究了通过耐高温有机涂料处理200~250℃的高温原油天然气集输管道内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耐高温有机涂料处理后,可大幅降低天然气集输管道内壁粗糙度及管道内部阻尼,进一步控制管道内部乱流,降低管道整体阻力,显著降低了管道内动压,实现更高的管道传输效率.该研究对其他天然气集输管道降低管道阻力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集输管道黏滞阻力敏感特异性数值模拟传输效率

    海洋平台原油处理设备中超声降黏效果研究

    鞠朋朋刘博杨施颖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原油超声处理试验装置,分析了超声作用时间、作用温度、超声频率、超声功率、原油黏度变化对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 70℃时,超声处理促使原油黏度显著降低,温度高于 70℃时,原油经过超声处理后黏度反而增加,主要是空化阈值的影响结果.随着超声作用时间的变大,原油超声处理后降黏率先升高后降低,主要与超声热作用相关.超声功率变大后,达到相同的超声空化效果所需要的时间变短,最优超声作用时间变短.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超声降黏率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临界最优超声功率.超声处理降黏对于 50℃、黏度为 500~1 081 mPa·s的原油降黏效果较好.

    海洋平台原油处理超声波降黏效果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反相乳液深井钻井液研究

    凌勇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井钻井的油基钻井液应具有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而油包水的反相乳液作为油基钻井液是较好的选择.在深井钻井中,高温会使聚合物表面活性剂降解并发生相分离.使用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钻井液模型中形成稳定的油包水反相乳液,使乳状流体形成 60 μm水滴.此外,流变学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疏水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可以得到稳定的油包水反相乳液,其性能可以通过调节纳米粒子的性质和含量进行改性.120℃下老化试验结果表明,其在高温下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用于深井钻井作业.

    深钻钻井液模型高温老化流变学二氧化硅纳米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