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峡科技与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峡科技与产业
海峡科技与产业

赵庚新

月刊

1006-3013

hxkj@isic.ac.cn

010-58882748

100038

北京市复兴路15号二段949室

海峡科技与产业/Journal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Across The Strait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两岸四地科技界、产业界、学术界,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碳"目标下侨资企业低碳转型难题与对策研究

    陆小成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侨资企业低碳转型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侨资企业低碳转型存在转型意愿不强、创新能力不够、政策扶持不力、配套服务不优等难题.面向"双碳"目标,应提高侨资企业低碳转型意愿,提升低碳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扶持,完善配套服务,推动新时代侨资企业低碳转型与绿色高质量发展.

    "双碳"侨资企业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

    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金华市为例

    何静静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孵化器高质量发展.基于金华市孵化器绩效评价的研究背景与现状,深刻分析构建科学、系统、符合新时期"双创"要求的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现实意义,提出创新构建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创新开展孵化器绩效评价工作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对策建议

    构建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评估体系的研究

    任伟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科学城的内涵和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发展战略定位,借鉴其他地区科学城评估体系设计的经验和方法,围绕创新资源环境、创新成果产出与转化、创新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宜居环境竞争力、开放合作影响力5 个维度,构建全面、综合的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科学城建设的动态评估监测,并对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应用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扎实推动科学城建设提供参考.

    科学城评估体系层次分析法

    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研究与分析

    曹文佳
    15-1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国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在此过程中,高校的整体科研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因此,如何对科研绩效做出客观准确、真实有效的评价,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效率,已成为各大高校关注的焦点.鉴于此,通过阐述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国内外现状背景、方法体系,总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供参考.

    高校科研绩效绩效评价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创新突破与产业突围的路径探讨——基于SWOT分析的常德实证研究

    高丹文郑明享吴军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SWOT分析了常德创新与产业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挑战,针对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投入不足、创新产出不多、创新人才少、创新平台少、产业结构不优等问题,探索了通过创新突破实现产业突围的路径和对策.创新突破是手段和动力,通过完善创新体系、引育创新人才、打造高能级平台、攻克核心技术和转化科技成果,强化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产业突围是目标和结果,通过招引培育项目、壮大高新产业、升级传统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和发展生产服务业,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培育企业主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突围,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常德高质量发展.

    创新突破产业突围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SWOT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赵刘威姜鸿运高鹏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我国高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具体路径,包括积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重视"第二课堂"的发展、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等方法,以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理念,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创新创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基于核心驱动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

    赵鑫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过程,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框架和方法论,关乎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果.目前,国内外广泛存在基于核心驱动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如技术推动模式、市场拉动模式以及政策引导模式等.通过对不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优点、缺点研究,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实践应用分析,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科技成果转化转化模式转化渠道核心驱动力新型研发机构

    新发展格局视角下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刘雯姜佳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工业发展落后,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在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区位交通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选择甘肃省为代表来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状况."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指明了思路、方向和着力点.因此,在新发展格局视角下,将新发展格局和新型工业化衔接起来,以熵值法测算分析 2012 年、2018 年和 2021 年甘肃省 14 个市州工业化水平,通过泰尔指数、因子分析、包络法来研究发展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 2017-2021 年甘肃省 14 个市州进行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以期正确认识甘肃在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市州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难题,有利于提高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形成合理的工业产业空间布局.

    新发展格局工业化水平评价指标因子分析空间溢出效应

    数字技术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研究

    陈珖
    37-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数字技术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对我国"专精特新"的内涵、发展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制约因素,探究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从政府供给、社会环境和企业需求 3 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探讨数字技术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专精特新数字经济技术赋能

    低碳经济背景下生鲜产品模糊供应链优化与协调

    李敏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紧张等问题的不断加剧,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生鲜产品的供应链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通过分析生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以及低碳经济对需求模糊性影响,分析了消息不对称对生鲜产品供应链库存与运营的挑战,建立生鲜产品模糊供应链优化模型,最后给出生鲜产品模糊供应链协调策略.旨在探讨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生鲜产品模糊供应链的优化与协调问题,以期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生鲜产品供应链提供有益的启示.

    低碳经济生鲜产品模糊供应链优化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