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四川大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四川大学

陈谦明

双月刊

1000-1182

hxkqyxzz@vip.163.com

028-85502414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4号华西口腔医学院教学楼8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Journal West China Journal of Stoma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反映我国口腔医学工作者在防病治病、科学研究及教学等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发表口腔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文、调查报告、病例报告,报道研究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颞下颌关节在口腔颌面外科中应用的策略思考与展望

    毕瑞野祝颂松
    551-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颞下颌关节在人体口颌系统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损伤破坏可造成口颌功能障碍与继发颌骨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是关节严重破坏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并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近年来,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与关注,但因多种原因未获得普及与推广.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经验,对人工关节置换的治疗原则、治疗流程与技术要点进行系统阐述,旨在促进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在临床上的应用与推广.

    颞下颌关节关节重建关节假体颌骨畸形髁突

    正中关系的临床决策

    于海洋颜哲彬解晨阳吴秦...
    558-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中关系(CR)最初应用于无牙颌的全口义齿修复,后来逐渐应用于有牙颌的临床诊疗.关于CR在有牙颌中的应用,一方面对其合理性有不少质疑,如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中,CR是否应作为诊疗核心?咬合重建修复治疗中,CR是否应作为建?颌位?正畸治疗中,CR是否应作为目标颌位?但另一方面,CR的各种临床运用却是客观存在的.根据现有认知,本文汇总整理了争议不大的几种主要临床场景的适用条件,初步提出了CR临床应用时的决策树,供临床参考.

    正中关系最大牙尖交错位髁突全口义齿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咬合重建正畸治疗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指导下的口腔癌规范化治疗

    邱思齐李玥晗刘法昱
    56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腔癌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是影响口腔与全身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不同专业学科对于口腔癌的治疗手段不一,并且医生个人经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工作指南能够使不同专业的医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对于患者最适合的、一致化的治疗方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制定的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已经成为全球肿瘤临床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指南.本文就2024年第3版的《NCCN头颈癌指南》,结合具体病例,探讨不同分期口腔癌规范化治疗方案的选择.

    口腔癌临床实践指南治疗方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

    包封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微囊促进成骨效果的研究

    袁莉红陈晨马语笛梁睿贞...
    572-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囊包封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成骨细胞骨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双通道微量注射泵制备包封BMP-2的2种相对分子质量(12 000和30 000)的PLGA微囊.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微囊形态结构;磷酸盐缓冲溶液浸泡法表征微囊缓释性能;细胞Calcein-AM/PI染色及CCK-8法检测微囊细胞相容性;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包封BMP-2的微囊作用48 h对MC3T3-E1细胞的趋化作用;碱性磷酸酶活力测定、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微囊作用MC3T3-E1细胞后对细胞骨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2种相对分子质量的微囊均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相对分子质量12 000的微囊的趋化作用最佳.相对分子质量30 000的微囊较相对分子质量12 000的微囊缓释时间长,且初始爆发量减少了约25%.成骨诱导14、21 d后,相对分子质量30 000的微囊形成的钙沉积结节较相对分子质量12 000的微囊多.结论 本研究通过调控PLGA的相对分子质量控制BMP-2的释放,发现相对分子质量30 000的微囊能够更好地诱导MC3T3-E1细胞的长期骨形成能力.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微囊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

    非综合征型多数牙先天缺失家系中PAX9新突变的研究及PAX9突变导致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基因型—表型分析

    靳占云郭峻嘉袁云云孟令强...
    581-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中国多个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家系中鉴定PAX9突变,并研究PAX9突变导致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的基因型—表型关系,为先天缺牙基因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自2018年至2023年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44例非综合征型多数牙缺失患者.采集先证者及其核心家系成员外周血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并用Sanger测序验证其突变,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突变体进行了致病性分析和功能预测.在PubMed等检索出与先天缺牙相关PAX9突变的55篇文章共232例患者,分析PAX9突变基因型—表型关系.结果 在中国家庭中发现了一个新的PAX9基因移码突变c.447delG(p.Pro150Argfs*62)和一个已报道的PAX9基因错义突变c.406C>T(p.Gln136*).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三维结构建模,预测发现该移码突变具有致病性,突变导致PAX9蛋白提前终止,结构与功能受损严重.总结PAX9基因型—表型关系发现,携带PAX9突变的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患者最容易缺失第二磨牙.结论 发现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新的PAX9基因移码突变c.447delG(p.Pro150Argfs*62),扩展先天缺牙PAX9突变谱.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PAX9突变最易感牙位为第二磨牙,PAX9突变导致的乳牙缺失均为乳磨牙缺失.

    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PAX9全外显子组测序基因型—表型

    书讯

    592,608,628,635,651页

    香芹酚水凝胶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保护作用研究

    周露露滕念高甜甜王洪斌...
    593-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香芹酚水凝胶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泊洛沙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基质,制备负载香芹酚的温敏型水凝胶.SD大鼠经结扎线法造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牙周炎组、空白水凝胶组及低、中、高剂量香芹酚水凝胶组,观察各组大鼠牙周炎症状及牙槽骨CT结构;观察肝、脾、肾及牙周组织变化;检测血清中骨代谢指标;Western blot检测骨保护素(OPG)及核因子-κB(NF-κB)通路蛋白表达;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香芹酚水凝胶具有良好缓释性、生物相容性及细胞黏附性;香芹酚水凝胶组大鼠牙周炎症状明显减轻,牙龈组织中OPG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NF-κB蛋白水平及各炎症因子水平大幅降低(P<0.01).结论 香芹酚水凝胶可调节OPG、NF-κB通路,减少牙槽骨吸收,改善牙周炎症.

    牙周炎香芹酚水凝胶骨保护素通路核因子-κB通路牙槽骨吸收

    成人正畸术后美观人群的颅颌面特征和前牙目标位设计

    程俊鑫朱钰洁李玥霖郑英成...
    609-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正畸患者为基础,探究成人正畸术后美观人群的颅颌面特征,并为前牙目标位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从1 055例成人正畸患者中,经过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术后美学评价,最终纳入338例术后美观人群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统计描述术后美观人群的头影测量均值,广义估计方程比较性别、骨性矢状向分类(ANB)的差异,单因素分析评价不同性别中年龄、骨性指标和软组织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评价骨组织指标、软组织指标对正畸切牙指标拟合的影响.结果 术后美观人群中,男女性在颅骨和下颌骨长度、下颌骨顺旋程度、骨性颏部突度、上颌切牙唇倾度、上唇厚度、面下1/3高度、鼻部突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术后美观骨性Ⅰ类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骨性颏部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下唇突度比女性更小,其余性别差异与不区分骨性矢状向分类的美观人群结果一致.男性在不同骨性分类中,上下唇突度、软组织颏部突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但骨性Ⅱ类比骨性Ⅰ类人群的上唇基底部更薄,骨性Ⅲ类比骨性Ⅰ类人群的下唇面高更大.女性在不同骨性分类中,上唇突度、上唇面高、软组织颏部突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但骨性Ⅲ类比骨性Ⅰ类人群的上唇基底部更厚.术后美观人群中,男女性的上唇厚度、女性上唇基底部厚度及下唇面高与年龄存在相关性.男性患者上唇突度与后颅底长度、下颌体长度、ANB、上颌骨矢状向长度存在相关性,下唇突度与下颌升支高度、下颌骨顺旋情况、骨性颏部突度存在相关性.女性患者上唇突度与SNA、ANB、上颌骨矢状向长度、下颌骨顺旋情况、骨性颏部突度存在相关性,下唇突度与ANB、下颌骨顺旋情况、骨性颏部突度存在相关性.使用多个骨性指标拟合牙性指标时,男性的牙性指标IMPA和女性的牙性指标G Vert-U1的adjusted R2(分别为0.712、0.795)最大.同时使用多个骨性和软组织指标拟合牙性指标时,男女性的G Vert-U1的adjusted R2(分别为0.836、0.842)最大,其中男性G Vert-U1主要受软组织颏部突度和鼻基底部突度影响,女性G Vert-U1主要受鼻基底部突度和ANB影响.结论 本研究以正畸患者为基础,展示了成人正畸术后美观人群的颅颌面特征,发现了性别、年龄、骨组织与软组织指标的相关性,基于多个骨组织和软组织对牙性指标进行拟合,为正畸前牙目标位美学设计提供参考.

    美观正畸颅颌面特征前牙目标位设计头影测量参考标准

    正颌手术患者不同体位下静态露齿的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添文杨辉俊王锋林博...
    624-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正颌手术患者不同体位下静态露齿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正颌术前或术后患者148例,分别于直立位与仰卧位时拍摄照片,测量静态露齿值,比较不同体位的差值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将患者根据性别、口内是否有正畸托槽、测量时间(术前、术后)、术中上颌骨移动方向(前徙、后退)进行分类,比较静态露齿差值的差异.将露齿差值与年龄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其相关性.结果 2种体位下静态露齿的差值为0.99 mm±0.95 mm,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性别的静态露齿差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有正畸托槽、术前术后测量时间、不同上颌骨移动方向的静态露齿差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露齿差值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r=-0.087,P=0.291).结论 仰卧位相较于直立位,静态露齿会增加约0.99 mm;男性不同体位下静态露齿差值大于女性,是否有正畸托槽、是否接受过上颌骨手术、上颌骨移动方向、年龄对不同体位下静态露齿的差值无影响.

    静态露齿体位影响因素

    骨管技术在Ⅱ期下颌骨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手术中的应用初探

    高娜田美孙亚威王丹妮...
    629-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骨管技术在Ⅱ期下颌骨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6月—2023年6月期间21例行手术治疗的Ⅱ期下颌骨MRONJ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药物名称及给药方式、术前是否停药和预后).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发病时平均年龄为(68.33±10.74)岁.根据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的指南对患者进行分期,纳入患者为Ⅱ期下颌骨MRONJ,治疗方式为颌骨部分切除术联合骨管技术,术中软组织无张力严密缝合.术后定期随访,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等评价手术疗效.采用简版SF-12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共21例,术后随访8~38个月,17例患者黏膜愈合良好(80.95%),临床伴随症状消失,无新的死骨形成.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83.62±5.90)分]显著高于术前[(63.67±4.70)分](P<0.05).结论 手术联合骨管技术在较为难治的Ⅱ期MRONJ患者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成功率高.

    下颌骨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手术治疗颌骨部分切除术